[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安徽研学路]第一站:徽雕艺术

美友2302272

<h3>2018年3月31日5:00,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高一师生在操场集合,准备开启安徽的研学之旅。</h3> <h3>清晨华美的北京南站。</h3> <h3>时间很早,北京南站相对安静,但空气中涌动着师生对研学的期待。7:48分,高一师生踏上了驶向安徽的列车。</h3> <h3>沿途经过优美的自然景致。</h3> <h3>14:13分,和平街一中高一师生抵达黄山北站。刚一下车,便可以感受到安徽带来的热情。偏高的气温并不能影响师生们初到安徽的激动与兴奋,而迎接师生们的是一个个接踵而至的精彩,有意义的活动。</h3> <h3>下午3时左右,抵达徽字号徽雕博物馆,这里的一件件艺术品,蕴藏着安徽深厚的徽文化气息。</h3> <h3>阴雕,阳雕,镂空雕……每种雕刻技法都各有特色,结合构造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h3> <h3>学达性天,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 </h3> <h3>孝,左一猴,右一人,上为老,下为子。意在年轻时大人为儿女遮风避雨,长大成人,要像拐杖一样扶持老人。所谓“百善孝为先”,正是中华民族重视孝文化的体现。</h3> <h3>一双手套,一片竹签,一柄刻刀,变成一件做工细致的雕刻艺术品,期间经过的每一份努力,每一点艰辛,这时才能明白工匠每一滴汗水的意义。学生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认真细致的完成了一件自己用心亲手雕刻的戒尺。</h3> <h3>初会</h3><div> 郝鑫</div><div><br></div><div>铁画银钩躬亲事,</div><div>深浅不易难曲直。</div><div>一厘一毫穷其志,</div><div>誓将入木三分尺。</div> <h3>在坐了6个多小时的火车后,终于抵达了安徽。一下车走到阳光底下,一股与北京温度不同的热浪扑面而来,是南方特有的感觉!接下来去参观了徽国书院,尝试了戒尺的雕刻,深刻觉得“匠人精神”这个词,好说,难做。要从每一次失败的雕刻中走出来,一如既往细心、认真的继续雕刻,为了最后的成就感,付出大量的耐心与努力,最重要的是坚持,何谓“匠人”,匠的是艺术品,磨练的是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出精致的、完美的艺术品的工匠,我想才能被称为“匠人”吧。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h3><div>回到酒店以后又去听了徽州文化的讲座,每一个独特、优秀的文化背后,都是一代一代先贤的智慧与毅力的高度凝练,例如没有尊重、崇尚儒家思想的文化传承,就没有名满天下的徽商,没有徽州文化气息浓郁的众多庠序,此次徽州之旅,我认为目光并不应该局限在目之所见,更重要的,是感受徽州古老文化的格局,从一砖一瓦,一梁一栋中感受中国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nbsp;</div><div> ———高一五 徐嘉悦</div> <h3>制作:</h3><div>梅竞丹</div><div>邓瞳</div><div>张雨晴</div><div>雷钰</div><div>徐嘉悦</div><div>指导教师:</div><div>卢岩</div><div>郝鑫</div>

师生

安徽

徽州

雕刻

艺术品

文化

和平街

高一

匠人

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