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

张建新

<h1>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距银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br> 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早发掘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br> 截至2012年,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在长达近90年中,从这儿出土了3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还有不少古动物化石。<br> 独特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魔鬼城、旋风洞、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余处奇绝景观,纪录了三万年人类生生不息的活动轨迹,使这里充满了玄远、雄浑的旷古神韵。由横城大边、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构成的古代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成为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br> 1988年,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2009年8月,被公布为国家地质公园。<br> 2015年,水洞沟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r> 水洞沟是宁夏之根,要深入了解宁夏悠久的历史与起源,首选要走进水洞沟。<br>  在水洞沟遗址区,细细品味水洞沟文化的底蕴,追寻那神秘、久远的古人类文化,感受已被风蚀吹沙、犹如鬼城魅影、又如海市蜃楼的那无人雕琢的自然景观。<br>  本人再次探访神秘的水洞沟遗址,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依依惜别,本文将景区的十二个主要节点介绍如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遗址发掘点</h1><h1> 水洞沟考古发掘的主要区域。1923年,德日进,桑志华首先在这里进行了F1至F5发掘,出土了300多公斤的石器。按照考古学的惯例,远古文化往往是以首先发现的地点来命名,因将这里命名为"水洞沟文化遗址",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就称之为"水洞沟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宁夏灵武国家地质公园一号遗址</h1><h1>  这里曾是一群水洞沟人在碧水蓝天下,拿着自己打磨的石器追逐着羚羊、野驴、犀牛、鸵鸟等动物,依着水丰草美的湖泊边快活的生活着。</h1><h1> 突然有那么几天,苍天猛降暴雨,湖水迅猛上涨,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不及收拾工具,就匆匆离去。于是,湖水的沉积就将这些工具及生活用过的残余深深埋起来。不知过了多少年,沉积越压越厚,填平了湖泊。可是上游冲下来的那条小河却不屈不挠地冲刷着。</h1><h1> 久而久之,就把这早已填平了的地方割成一条深沟。深沟的断崖上,当年人类生存过的遗址重新暴露于世。</h1> <h1>  据200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最新调查,水洞沟遗址剖面从上至下划分为8层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层。</h1><h1> 对了解地质发育历史和鉴定出土石器、动物化石的相对时代具有重大意义。</h1> <h1>  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的汪宇平先生,在内蒙鄂托克旗调查文物时,同时对水洞沟也进行了调查。</h1><h1> 1960年,中国和前苏联组建的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对水洞沟遗址发掘了6x6米,深11米的探方,出土了约2000件石制品。</h1> <h1>  1963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斐文中教授率队对水洞沟遗址(即I号遗址)东侧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野驴、犀牛、羚羊、转角羊,野牛、狗、猪和驼鸟等十几种动物化石和1.1万件石器。</h1><h1> 1980年9月,宁夏博物馆和宁夏地质局区调队,在我区著名考古学家钟侃研究员的带领下,又组织了对水洞沟文化遗址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古生物化石67件和各种打制石器、石片、刮削器、石箭头、石叶和大量镶嵌工具的石刀片等石制品6700多件,而且首次发现了3件人工磨石。</h1> <h1>  2003年至2007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高星领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灵武市文物管理所参与,对水洞沟文化遗址进行了第五次系统发掘。这次发掘在多个地点发掘出多个不同文化层次,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5500多件。</h1><h1> 在第八地点发现的8枚用骨片和驼鸟蛋制成的比纽扣略小的环状装饰品,是目前中国旧石器时代同期制作最精美的饰品,在国内考古界尚属首次发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二,水洞沟遗址博物馆</h1><h1> 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4308平方米,建筑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h1><h1> 它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张小三店</h1><h1> 1923年,当一阵悠扬的驼铃声从远处渐渐传来时,这家名叫张三小店的车马店主人知道一定是有客人从远方来了。</h1><h1> 主人张三和妻子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来者是两位黄发蓝眼的外国人,后来张三夫妇才知道他们正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他们这次是从天津出发沿黄河沿岸进行考察,在途经水洞沟时由于天色已晚就住进了张三小店。</h1><h1> </h1> <h1>  院内陈列着四尊雕像,他们分别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先生。</h1><h1> 这几位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水洞沟村</h1><h1> 古老的水洞沟村是由北方的先民们创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这种居室往往是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h1><h1> 水洞沟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居住方式,发展成一种半地穴式建筑形式。其方法是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壁确定为墙壁的地基上,用土坯垒墙,使之达到一定高度,再以桁条,木椽搭顶,复以柴草,柴草上面糊以泥土,防止漏水。</h1> <h1>  水洞沟村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半地穴式的聚集村落遗址,我国西北地区的老百姓称其为"地窝子"。</h1><h1> 水洞沟村聚落共有29处地穴式建筑遗址,让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先民们的居住形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五,&nbsp;芦花谷</h1><h1> 通过的这段深沟峡谷,是古清水河。沿着这个峡谷,可直接到达原清水河的源头,灵武清水营。</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少,边沟补水困难,沟底河床露出,遍布鹅卵石,其间只有涓涓细流流过。</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h1> <h1>  经保护性地开发利用,沟内已培育成长约一公里的"芦花谷",春夏芦苇摇曳,一片葱绿可爱;秋冬芦花如雪,白色的芦叶瑟瑟两岸是高约数十米的断崖峭壁,它们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塞外景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明长城示意图</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洞沟长城观景台</h1><h1> &nbsp;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配套最完善的长城。它东起辽东的鸭绿江畔,西至甘肃的嘉峪关旁,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余公里。</h1><h1> 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h1><h1> </h1><h1> </h1> <h1>  据文献记载,明代的万里长城是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可今天有不少人则认为东到山海关,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山海关到鸭绿江这段辽东长城,工程较为简陋,毁坏较为严重,所剩遗迹已不多见。而山海关至嘉峪关因工程坚固,保存较好,迄今遗迹犹存。</h1> <h1>  水洞长城观景台是宁夏唯一一座、一脚跨两省的长城观景台。</h1><h1> 在水洞沟遗址景区,可以闲庭信步于明长城脚下,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是浓厚西北大漠风貌;而在南边的水洞沟,湖泊湿地、高峡平湖尽显江南秀色,呈现出南北地理特征差异性的分界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红山湖</h1><h3>&nbs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登上坝顶,呈现在眼前的是"高峡出平湖"的又一奇特景观,这个湖泊位于红山地区,命名为"红山湖"。</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山湖"是蓄积边沟之水而形成的,丰水期,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鹰鹤翱翔,水面上时有鸳鸯、野鸭游弋,山中野草青青,景色非常优美,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span></h3> <h1>  在这一片奇特的地貌、土林景观里,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可看到湖对岸的明长城。</h1><h1> 中国的长城在修建的时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大峡谷</h1><h1> 登极而望,水洞沟一带的地形地势是错落有致的,5级黄河阶地顺势排开。</h1><h1> 在被河流切割的一些地段,阶地地层从上到下得以暴露,像被利刃切开的千层饼, 白、红、 黄相间的堆积平行叠压,相互交错,层层色色似乎争相诉说着桩桩有关地球变迁和生命演化的故事。</h1><h1> 在地势低处,由于劲风和雨水的侵袭剥蚀,原本由粉细沙构成的台地被分割成槽垄、沙丘,又被雕磨成千姿百态、神秘莫测的诡异造型,学名叫"雅丹地貌"。</h1> <h1>  现在看到的水洞沟遗址被一条名为边沟的河谷分割为南北两部分。</h1><h1> 边沟是一条发源于遗址东约28公里的清水营附近的小河,自东向西流淌,沿途将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冲蚀切割成两壁屹立的深沟峡谷,景色壮美。</h1><h1> 边沟在遗址西约800米处折向北流,穿越明代修筑的土长城后汇入黄河。</h1> <h1>  大峡谷是自然形成的冲沟,有数十米深,风蚀地貌,土林景观,绵延4公里左右,本是大自然的"杰作",到明代时,这里又成了明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h1> <h1>  大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魔鬼城</h1><h1> 所谓"魔鬼城",实际上是一处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记录了比较复杂的地质过程和环境历史。经过大自然鬼斧神王工地造就了这种像一座被遗弃了千万年的古城一样的地貌景观。</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走进这座魔鬼城,风雨剥蚀的土柱像凋零的古塔,巍然峭立,断崖绝壁像破损的城墙。</span></h1><h1> 这里又像是一座城垣,因此被人们称做"魔鬼城"。"城"内堆积的流沙,是沙漠地带雅丹地貌特有的景观,再加上丛生的荒草,使人倍感历史的沧桑。</h1> <h1>  这里被称之为魔鬼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h1><h1> 每当大风刮起,这里会发生各种奇怪的声音,像尖厉的哨声,又伴随着低沉的长啸,或夹杂着类似悲凄呜咽的哭声。随着风力的不同,各种声响也不尽相同,似有千般变化,很容易联想到传说中的魔鬼们发出的各种长啸,悲凄等声响,令人毛骨悚然,而被当地百姓称之为"魔鬼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藏兵洞</h1><h1> 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待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分为2006年发掘的1号藏兵洞和2012年9月20日发掘的2号藏兵洞)。</h1><h1> 它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h1> <h1>  藏兵洞是中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h1> <h1>  藏兵洞的结构功能可分为十部分:一是坑道;二是会议大厅;三是观察口;四是居室;五是储藏室;六是伙房;七是兵器库;八是炮台;九是水井;十是陷阱。</h1> <h1>  明代鞑靼、瓦剌入居河套,灵州长城一线为明王朝在宁夏等地最北面的防守线。</h1><h1> 红山堡一带地势平坦,便于敌骑兵队伍大面积地展开,这一带就成为鞑靼等贵族率军南下的首攻之地。</h1> <h1>  据史书记载,明代鞑靼、瓦剌贵族多次由灵州至盐州间拆墙南下,寇掠灵州、宁夏(今银川)等,掳掠后退回北方。但都未曾攻入红山堡,这可能与藏兵洞等立体防御工事在军事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有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一,红山堡</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北33公里的水洞沟旧石器文化遗址以东约4公里处,始建于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h1> <h1>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h1><h1> 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而命为"红山"后讹传为"红山堡"。</h1><h1> 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h1><h1> "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h1><h3><br /></h3> <h1>  历史上,设置红山堡等城障时,主要有两个目的:</h1><h1> 一是保卫国家安全,加强长城线上的防守;</h1><h1> 二是"防秋"。所谓"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鞑靼、瓦剌贵族仍然遵循突厥等游牧民族贵族的古例,就是往往于秋天马肥草盛之际,大举兴兵南侵,这时农耕还正值秋收季节。为此,从隋唐至明,每到这时就要调集大军戍边,以保护百姓秋收,因称之为"防秋"。</h1> <h1>  据说,藏兵洞有三条通道可以进入红山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洞口,其余的两口洞口在何处?至今尚未发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二,瓮城</h1><h1> 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h1><h1> 瓮城大部已经被沙尘掩埋,在对瓮城进行保护性的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小庙宇式的遗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砖铺成,面积较小,四周散落许多残破的厚瓷片,据专家考证,这座小庙是在红山堡驻扎的守军用来祭祀或是保佑打仗胜利的,毁于乾隆三年大地震。</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结束语</h1><h1> 水洞沟遗址因出土了大量与欧洲莫斯特和奥瑞那文化时期相似的石器而饱受争议,其旧石器文化是"本土起源"还是"欧洲传入"成为最大的分歧。</h1><h1> 最新研究已表明,水洞沟不是单一的文化形态,而是欧洲旧石器、华北小石片、细石器三种文化形态的融合,但其过程中到底是人的迁徙还是文化的迁徙不得而知。</h1><h1> 期待水洞沟遗址的下一步发掘中能够出土人类化石,以更好地判断水洞沟旧石器文化的来源和去向。</h1><h1> 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后的考古发掘带来的惊喜!相信以后的考古有望揭开更多的秘密</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span></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考文献</span></h1><h1>1,《水洞沟穿越远古与现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等编著;</h1><h1>2,《中国考古》;</h1><h1>3,《中国社会科学网》;</h1><h1>4,《宁夏考古》。</h1><h1><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span></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