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龙眼花开遍野</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A</span></h1> <h1>也许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的缘故,在退休的前夕,我特别想念家乡,专门回了一趟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这次回故乡不像过往匆匆忙忙,为了记住乡愁,我特意放慢了脚步,多逗留一段时间,在童年玩伴的陪同下,回走当年走过的路,回看当年想见的人,体验当年干过的活,回味那些年馋嘴的小吃,寻找儿时的身影和似曾相识的童年记忆。</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龙眼花开盛,蜜蜂采蜜忙</span></h3> <h1>三月,是故乡高州一年之中的最美时节,阳光流泻,风和日丽,花开遍野,芳香扑鼻,蜂舞并起,舒服到让游子流连忘返。山头,陌上,田边,路旁,屋角转弯处,处处花开,真是水果之乡名不虚传。荔枝花、龙眼花,芒果花,竞相开放,各显风骚十来天,还有美丽苦楝树和各种野花花开的衬托,不少乡村似乎成了花的海洋。</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图:高中陈同学的龙眼园,看花之灿烂,今年必定是丰收年</span></h3> <h1>故乡这个词就是这样,在她身边时你往往不觉得,而当你一旦离远了,你会发现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时常出现于你的梦里,也许这就是乡愁。当我行走在乡间小道上,闻着泥土的清香时,仿佛看到似熟似陌的影子,那稻草堆的迷藏,那山上摘稔子的打闹 ,那六双堡河游泳的嘻戏,那些童年往事还记忆犹新。</h1> <h1>在童年的玩伴的陪同,我特意来到小学母校,同时也是我曾经从教的六双小学,当我看到那似曾相识的校园,听到那孩子朗朗读书声时,一段段时光的碎片,立即串成了一个个旧时依稀的画面,让我感慨不已,五味杂陈。</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双小学朗朗读书的视频</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span></h1> <h1>人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情怀,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逝去了就会被忘记,但一些刻骨铭心的事情,也许一生也难以忘怀。1978年9月,我到六双小学当了二年民办教师,时至今日,虽然过去了40个年头,旧时依稀,却又恍如昨天.....</h1> <h1>当上民办教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也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份错爱。那是1978年高考,我考得的分数很高,特别是物理化学(同卷)成绩获得满分💯,但却没有被录取,(那时体检十分严格,说是肝大,体检不合格,也不排除政审不过关,但是到现在还是个迷)我背着家人偷偷的哭了一大场,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时任六双小学邱孔秀老校长知道我未被录取,便上门安慰并愿意聘请我为民办教师。</h1><h3><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图:是我从教的六双小学,原叫六双堡,始建于晚清道光年间(1821—1850)南北长46.4米,东西54米,高14米,墙厚0.6米,属三合土夯筑。六十年代鼎盛时期,在校学生500多人,但现在有点破烂不堪,令人心痛。</span></h3> <h1>承蒙老校长的错爱,我成了六双小学一名民办教师。这是我人生遇到第一次的贵人相助。我非常佩服老校长当时的胆识,那时候社会还受到"左"倾残余思想的影响,我这个"可教育好子女"的身份,当时根本就没人敢去使用。我知道老校长这一做法,是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的。由于高考的失利,为了生活,我欣然地接受老校长这份错爱,因此,民办教师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职业中的一份错爱。</h1> <h1>之所以是我职业中的一份错爱,是因为当教师并不是我的理想,当初我的梦想是想成为一名知名的建筑师,也许因为从小常常跟着木匠师傅父亲的缘故,对木工、泥水工匠耳闻目染,加上1974年在校读高中时,又遇上学工学农又学兵,学校开设许多劳动课程,大部分同学是上山开荒种西瓜,而我被安排到木工小组。因此对建筑渐渐产生了兴趣,1978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第一志愿就是建筑设计专业,但因高考的失利,却错爱成了民办教师。</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C</span></h1> <h1>那时六双小学的教师队伍,公办教师是少数,而民办教师却是主力。公办教师是领工资的,而民办教师是记工分的,只是每月有些补贴而已。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月领的补贴是9元钱,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领了这么多的钱,那时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也许这是凭自己的能力赚到的钱。妈妈就更不用说了,喜上眉梢,逢人就说,从来没有看过她这么开心,那些天话特别的多,也许是多年压抑情绪的一种释放,还嘱咐我以后要懂得感恩,好好帮学校做事之类话语。</h1> <h1>为了表达对老校长贵人的敬意,完成老妈的嘱咐。我一直在寻找老校长住处,之前曾经多次寻找,但都不如愿,但这次回家,我下了很大决心,想方设法找回多年失去联系的老校长。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石鼓煤矿老校长大儿子家,找到了多年想见而未见到的老校长。老校长今年已93岁高龄,虽然年事已高,但头脑还是十分清醒,见到我们还有些激动,对六双小学很多的人和事还记得清楚,还热切关心起学校的一些情况,真让人肃然起敬。</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片中间是老校长,右是校长大儿子</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D</span></h1> <h1>在六双小学从教那段日子,时间虽短,却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教学虽忙,但日子充实,心情舒畅。在教师当中,我是最年轻的一个,还不足20岁,教学任务也属最繁重的其中一个,我任四年级的语文,一年级的图画和唱歌,还兼任四(2)班的班主任,每周得上26节课,还肩负着复习 参加来年高考的使命。那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生要上晚修,我干脆住在学校,天天早起,学校对面是橡胶林,每天在农场职工起来割橡胶的时候,大约是凌晨4点多就起床。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起早贪黑是常态,经常每天工作、学习18小时。工作虽然繁忙,但从来没有怨言,相反,我觉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甚至闹了一些笑话。</h1> <h1>记得,我刚走上讲台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就出了洋相。当时讲解课文生词,讲到生词"码头",有位学生便举手提问,说"老师,码头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当时一下子把我问住了,因为我一直生长在农村,没有去过什么大城市,也没见过码头,码头究竟长什么样,用什么做的,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只能望文生义,说是用石头做的,吱吱唔唔应付过去了,其实码头的义解不少,用各种材料做的都有,但由于自己知识面的局限性,讲述不透彻,差点弄出笑话来。</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的六双小学校园</span></h3> <h1>俗话说,"要想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一桶水"这一点也不假,记得多年前看报,说深圳市园岭小学有位数学教师,上数学课时,讲述"二乘二为什么等四?"用了差不多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想象,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渊博的知识,怎么能讲得何等详尽,何等的精彩。想想我这个语文老师,连"码头"这个词都讲不清楚,差别如此之大,这让我情何以堪,这就叫天壤之别。</h1> <h1>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一件很可笑的事,真是有点误人子弟的感觉。我自己才是高中生,知识浅薄,见识也很少,未经过师范院校毕业就上岗教语文,加上那时资料缺乏,没有更多的资料可查,更谈不上用上度娘了,唯独有一本供备课的小册子,如果新上岗的老师备课功夫没做足,那是很容易出洋相的。那时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知识贫乏,教师青黄不接,像我这种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的为数还不少,可以想象,那时乡村小学教学质量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h1> <h1>但话说回来,在那特定的环境,国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民办教师,乡村的小学也难以想象,想想民办教师也是可怜又可爱的一族,付出的是脑力,收获的是劳力工分,可以说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在那特定的环境,民办教师的贡献功不可没,要不然,中国现在还多出很多的文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E</font></h1> <h1>在六双小学的700多个日日夜夜,令我最难忘、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学校的一次作文比赛。那是1979年7月的一次现场作文比赛,作文题目是《学英雄见行动》,我们四(2)班获得可喜的成绩,共有五篇作文获奖,但有些班级一篇也没获奖。那五篇获奖作文写得还不错,还张贴在学校的学习园地供全校师生学习。现场作文能写出这样的水平,很多老师感觉有点意外,也令校长刮目相看了,但我想却是意料之中,因为我知道个中原由。其实这获奖文章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现场写作水平,而只能反映出学生一次有计划、有准备的写作水平。</h1> <h1>话得从一次报告会说起,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全国上下学英雄,学校请了中越自卫还击战英雄杨秀昌回校作报告。杨秀昌是我们乡人,是当年自卫反击战的火战炮连连长,报告会上,以他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得非常生动感人,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自卫反击战的故事。报告会不久,学校来了一次现场作文比赛。其实在报告会之后的第二天,我便布置了我们班写了一次作文,题目是《学英雄见行动》,作文写好后每一篇我都作了认真的批改,真巧现场作文的题目和我布置的作文题一样,只字不差,由于事先写过这题目的作文,因此同学们得心应手,很快就交了卷,文章写得好就是意料之中了,文章能获奖也是情理之中了。<br /><br /><br /></h1><h3><br /></h3><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F</span></h1> <h1>六双小学,一首歌,就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每当我听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曲时,神情总有些激动,它蕴含着我们师生的情谊。这歌是我一生中听得次数最多,二年里大概听过2600多次,每每听到这歌时,必须要工工整整站在教室门口等待新的一节课开始。时至今日,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时,还有些条件反射,会毕恭毕敬的听完才做事。</h1><h3><br /></h3> <h1>六双小学,一片月就是一生的情谊。每当晚修过后夜深人静时,留下学校的就是我们两位最年轻的民办教师。以灯光为伴,以月亮为侣,因为经历相似,同是高考失利,成绩分数过线,但都不被录取的考生,也许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缘故,我们私下无所不谈。记得有一天晚上,两位心有不甘的年轻人,在月光下,看着星星,吃着甘蔗,怀着憧憬,带着梦想,畅谈未来,大有"煮酒论英雄"之味道,欲冲出高州,闯荡一番之气概。机会真是留给了有准备之人,我们双双都冲出高州,他去了江西,成就了他的大事业,开办属于自己的私立大学,而我被分配到深圳。虽然我们各奔东西,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40年来一直保持联系,心系对方,真是一片月光成就了一生的情谊。</h1> <h1>四十年的追寻,四十年的叩问,一首歌,一片月,一生情。念着故乡,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忘不了错爱和牵挂。</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来自手机自拍和网络。</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来自刚杰原创,2018年3月31日于高州。</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