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于阿拉斯加Alaska的游记和攻略很少,来这里的大都是留学生,英语呱呱好,再就是各国老外,追寻极光和户外运动的旅行达人。</h3> <h3>想玩转阿拉斯加,先来听一段碳-14测定的历史。<br /></h3><h3>全球通史有曰,在3万年前的冰河世纪末期,封冻了大量海水,海面下降了460英尺,于是露出了一座宽1300英里的路桥,连接着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h3><h3>而如此大的"桥"却被湖泊、沼泽、草地和冻土带的各类灌木所覆盖,为当时的大型哺乳动物提供了牧场,也引来了追逐它们的猎人。</h3><h3>啥?阿拉斯加原住民是从西伯利亚徒步东进北美的游牧猎人?蒙古人种?</h3><h3>可是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移民到阿拉斯加的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和外界文明几乎没有交流,自成一体。</h3> <h3>但是,这个冰雪的世外桃源终于还是被现代文明打破。1741年6月,丹麦探险家维塔斯·白令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探险,为彼得大帝寻找新的殖民地,结果发现亚洲与北美洲在太平洋北部是相连的……</h3><h3>发现阿拉斯加以后,可爱的白令在探险途中挂了。为了纪念他是到达此地区的No.1,这片海域被命名为"白令海"。</h3> <h3>故事暂停。</h3><h3>于是有人问,阿拉斯加的冬季那么冷,怎么玩啊?</h3><h3>当然是看极光啦!</h3> <h3>March 24-25,2018 Wiseman Photo by Jack</h3> <h3>要论冷夜里的风景,极光无疑是地球夜空最浪漫的景观。它光怪陆离,变幻莫测,它浩瀚神秘,似梦似幻,带给人无限幻想。</h3><h3>何况还有各类传说,从远古上神一路编到外星人。在上古《山海经》中它是一个叫"烛龙"的北方神仙,在芬兰语中它是"火狐狸",在罗马神话中它叫"欧若拉",是掌管黎明的女神,为渴望幸福的人们指引方向。</h3><h3>传说这些夜空中流动着的彩色光带会给有幸目睹它的人带来神奇的治愈力量,幸福一生。这吸引着无数人仰望苍穹,追寻极光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愿望:一生一定要看一次极光。</h3> <h3>Feb 27,2018 Fairbanks Photo by Jennifer </h3> <h3>坐标:费尔班克斯Fairbanks</h3><h3>一路听着张韶涵的《欧若拉》,来到北极圈探险的入口:费尔班克斯,著名的"北极光之城",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h3><h3>这里曾因淘金而兴,一年有200多天可以看到极光,特别是在冬季,是全世界最容易追到极光的城市,也是众多雪地活动集聚地。</h3><h3>而且最主要的是,由于费尔班克斯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的冬天真的不太冷,平均气温-25摄氏度,无风,半夜三更看极光绝对熬得住冻。</h3><h3>看极光的最佳时间为九月到次年的四月初,新月前后七天最佳,极光指数1-10级,2级以上肉眼可见,5级就算是极光大爆发了。</h3><h3>在阿拉斯加连续呆4-5天,能看到极光的概率是96%。</h3> <h3>等等,你发现没有?极光=北极光,从没听说过南极光。Why?</h3><h3>So,看极光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成因,科学可不是神话。</h3><h3>极光的形成有三大要素:太阳风、地球磁场、地球大气层。</h3> <h3>首先太阳风产生了带电粒子并把它们吹到了地球,地球磁场把带电粒子吸引到南北极,在地球大气最上层(距离地面100-200公里处)的高空,带电粒子与氧原子、氮分子等质点碰撞激发产生了光学现象,就是极光。</h3> <h3>接下来,get重点了:</h3><h3>1、极光是镜像的,北极的极光和南极的极光一定是同时成对出现,你在北极看到的极光,地球的那一端也在同步上演而且完全镜像。</h3><h3>2、不是没有南极光,而是因为极光发生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状带区域内,南极圈那全是海水没有观测地,所以没有人能看到南极光,除了企鹅。</h3><h3>3、肉眼看到的极光大都是灰白色或淡绿色,而相机却能够捕捉到绿色、红色、紫色……姹紫嫣红,不是相机骗人,而是因为人眼和相机的光学反射能力不同,记录时间长短也不同。红、绿二色是氮气和氧原子被电子碰撞后分别发出的光,其它颜色就是大气中的惰性气体碰撞后反射出的光线,只有在极光指数较高的大爆发时才能拍的到。</h3><h3>4、极光随时都可能上演,只是强弱不同,白天肉眼无法察觉,只有在寒冷晴朗的黑夜才可见。由于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只能在冬季的极夜期来追寻北极光了。</h3> <h3>March 24-25,2018 Wiseman Photo by Jack</h3> <h3>所以,看极光必须要在9-4月的冬季,到北极圈附近,准备好相机和三脚架,掌握好拍摄技巧,找到空旷无光污染的地方,穿好保暖衣服,然后就是耐心等待:无云、新月、星光灿烂的夜空(11点-2点)。</h3><h3>建议拍摄参数:ISO400 15-30s 极光爆发2-10s F2.8-4</h3> <h3>而我们计划到费尔班克斯的五天里,航班延误大半天,大雪下了整三天,天空云层厚重根本没有星星,眼瞅着上面直播着5级指数的极光,可就是看不到。</h3><h3>这都是源于今年阿拉斯加的暖冬。</h3> <h3>Feb 27,2018 Fairbanks</h3> <h3>经过连续四天三夜的虔诚祈祷和辛苦追逐,两天山顶小木屋的耐心等待,老天终于感动的开眼了,在最后一晚绝望的时刻,云开雾散Aurora女神姗姗来了……</h3><h3>她带着微弱的绿光,灵动的舞蹈和神秘的变换,这是一生中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h3> <h3>Feb 27,2018 Fairbanks Photo by Jennifer </h3> <h3>Feb 27,2018 Fairbanks Photo and Edit by Iris</h3> <h3>穿越北极圈Arctic circle是玩转阿拉斯加的另一个重头戏。</h3><h3>道顿公路Dalton Hwy,一条神秘而狂野之路,直通向北极圈。被BBC喻为"世界十大死亡公路"之一。</h3><h3>冬季无论是空览or陆路穿行,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满目的极地风光,偶遇极地萌宠的惊喜,人类壮举的输油管道,壮美的育空河和布鲁克斯山脉,途中还能邂逅极光女神。</h3> <h3>它没有鸟语花香,没有青山绿水,但总有人愿意踏上这条冒险之路,穿越严寒、冰雪,一路与荒原为伴,去真正领略这条孤独大道无与伦比的壮阔与美丽。</h3> <h3>我们选择的是飞去车回北极圈之旅,乘坐9人小飞机,在晨光熹微中一路飞跃育空河和北极圈,50分钟后到达北极圈内著名的Coldfoot镇。</h3><h3>在飞机上,我们和北美最高峰Denali Peak(6193米)打了个招呼,和冰冻的育空河挥挥手,在北极圈上空的云海里徜徉……</h3> <h3>茫茫云海中的右上方就是北美最高峰Denali Peak,是在飞机云海上唯一能看到的山峰。</h3> <h3>Coldfoot其实并不是很冻脚。这里有一个北美最北的邮局(营业中),我们给亲朋好友邮寄了明信片,而事实证明一个月后完全能收到,概率高达99%。</h3> <h3>这里是道顿公路的中途休息站,Coldfoot几乎没有常住人口,全是不定期的工作人员,冬天25人夏天40多人。我们在这里遇到一批长途司机,据说头一天前方路段发生雪崩,正在抢修。。。</h3> <h3>不过这里的午餐非常棒也不贵,点赞。</h3> <h3>Wiseman位于北极圈以北63英里,Coldfoot往北11.5英里,靠近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Gates of the Arctic,地处科尤库克河中游,背倚布鲁克斯山脉。</h3><h3>这是我今生到过的最北的地方啦,顿时感觉自己很牛逼。</h3> <h3>Wiseman人口不到 24 人,冬季只有11人,是一个百年矿镇,20 世纪 2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淘金热年代建造仍在使用的小木屋30多间,这些房间大多数都是季节性居民来居住的。</h3> <h3>木屋上的驼鹿Moose大角的装饰是阿拉斯加常见的装饰品,Jack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猎物战绩,居住的小屋,还有极光照片。</h3> <h3>March 19,2016 Wiseman High9.5 Photo by Jack </h3> <h3>这里冬季寒冷,气温常常在零下45摄氏度。我们到的这天是零下30摄氏度,羽绒服滑雪裤雪地靴够用,拍照时手指可以裸露两分钟,尼康相机不用保暖套也行,热帖没用上。</h3><h3>这里有绝美的布鲁克斯山脉,夏季可以登山远足、垂钓、漂流或泛舟、观赏鸟和野生动物。冬季越野滑雪、雪上健行、狗拉雪橇,还有就是探寻著名的北极光。</h3> <h3>沿途的风光大美无限,Nice的司机几次让我们驻足欣赏,在冰冻湖面上仰望北极圈内的落日,在无人的道顿公路上得瑟玩耍,还在湖边的雪地上发现了北极狼的脚印……</h3> <h3>在途径育空河Yukon River 的时候,司机给了我们两个"大锅盖",在河边的雪坡上好一顿滑,超好玩儿。</h3> <h3>在Gobblers Knob停留时正是日落时分,美丽的雾凇被夕阳映射成了淡粉色,如梦如幻。</h3> <h3>冬天切记不能自驾道顿公路。就算你是驾车高手,也不要冒险,不熟悉这条冰雪之路会非常危险。</h3> <h3>这次连我们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遇到了车陷雪里的困境,铁铲、雪链和地毯是冬天车上必备的工具。</h3><h3>这里人迹罕至,千万不要随意踏入没有人走过的区域,因为松软的雪下到底如何你不知道。</h3> <h3>沿途遇到标识oversize的车开道的大车,必须靠边停车避让,不然车后飞扬的尘雪会让你迷失方向。非常危险!</h3> <h3>回程在北极圈标志处打卡,这里车去车回的游客巨多。经过此行的感受比较,真心不建议来回都坐车。因为车去车回只能到达北极圈标志处,没有看到北极圈以北的小镇和沿途纯净的风光(而这一段路程的确是无与伦比的美),来回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也很辛苦。</h3><h3>而且飞机上的景色也是非常壮观的,还是飞去车回能够天空地面多维度的体会阿拉斯加的壮美。</h3> <h3>在这里换乘了旅游公司专为道顿公路设计改装的大巴车,沿途夜路窗外看不到风景,但是司机找寻了三处位置追寻极光,都因为下雪有云层而以失败告终。</h3><h3>最后得到的是一份北极圈探险证书。</h3> <h3>在育空河营地晚餐休息时,意外捕获了月亮的大光环。</h3> <h3>道顿公路沿途最抢眼的不仅是壮阔的雪松峻岭的水墨风光,还有一路上孤独壮观的输油管道。</h3> <h3>说到输油管道Alaska Pipeline,故事还得继续,这可是段不可不知的阿拉斯加成长史。</h3><h3>阿拉斯加在世界地图上非常显眼。面积900多万平方公里的美国,阿拉斯加独占170多万,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这么大的一块领土,偏偏还是一块飞地。</h3> <h3>1867年3月30日,美国国务卿威廉·西华德与俄国公使爱德华·德施特克尔签署了关于阿拉斯加的条约,美国以720万美元购得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岛。按照美元对黄金的购买力折算,这笔钱相当于今天的4.6亿美元。</h3><h3>当年阿拉斯加可是俄国人求着美国人买的,对于认为阿拉斯加毫无价值的俄国人来说,这个价格相当可以了。但反过来,西华德却由于做了这么一笔亏本买卖,在美国被骂得狗血淋头。协议达成后国会拖了一年才拨款。</h3><h3>后来的事实证明,西华德是大智慧者,一百年后的阿拉斯加亏本变血赚。这个案例可以上兰德教材了。</h3> <h3>美国买进阿拉斯加后,首先发现了渔业资源。鲑鱼捕钓加工业逐渐成为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到1900年,阿拉斯加地区已建有50多家鲑鱼罐头厂。<br /></h3><h3>从1897年开始,人们在阿拉斯加又逐渐发现金矿,费尔班克斯遂成为著名的淘金镇。</h3><h3>美国人好像被流星砸中了头,好运接踵而至,随后又发现了大量玉石和矿藏,1968年在普拉德霍湾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已经探明至少有200亿桶储量。毫无价值的冻土变成了一块大肥肉。俄国人这才意识到这笔买卖亏大了,悔不当初。</h3> <h3>Pipeline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是人类的壮举。它起自阿拉斯加最北部北坡的普拉德霍湾,纵贯整个阿拉斯加地区,终止于南部阿拉斯加湾的不冻港瓦尔迪兹。全长近800 英里(约1300 公里)。</h3> <h3>管线建造时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的挑战,除了要面对恶劣的环境外,中间要穿越三座山脉、34条河流、活跃的断层、700公里冻土层、还有定时迁徙的驯鹿和驼鹿,近半条Pipeline要架空兴建,以防止冻土融化而产生的移动。</h3><h3>输油管为单管设计,直径1.22米,1974年3月开工,1977年5月落成,耗资80亿美元。管线使用至今已运送了超过150亿桶原油,可以买无数个阿拉斯加了……所以你想想,美俄关系能好吗?</h3> <h3>那当初,白令好不容易开辟这么大一块殖民地,俄国人为什么要卖掉呢?</h3><h3>历史还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翻回到300年前。</h3> <h3>当西欧人在美洲开疆拓土之时,东欧的俄国人则从另一个方向向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扩张。</h3><h3>白令发现阿拉斯加四年后,俄国猎人就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狩猎基地,征服了阿留申群岛的土著居民。由于阿拉斯加海域有数量庞大的海獭,俄罗斯商人盯上了海獭皮贸意。于是海獭被大规模捕杀,数量锐减。</h3><h3>俄国人天生是寒带的民族,对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大举开发正是它们的擅长,触角一路向东延伸,直到东南海岸的锡特卡Sitka。</h3> <h3>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啊。为了维持阿拉斯加各据点的运营,必须把粮食和武器,从西伯利亚经过可怕的白令海峡运抵目的地,颇费周折消耗巨大。为减少开支,俄国人于是打起了美洲西海岸的主意。到1819年,他们已在美洲西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h3><h3>这一扩张,必然导致了殖民美洲的前辈西班牙和美国的不满,引起冲突不断。</h3><h3>19世纪欧洲战争爆发后,俄国疲于应战,无暇顾及阿拉斯加,其他国家的捕鲸人和皮毛商见机纷纷迁至这块俄属地域,抢夺利益。</h3><h3>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俄国害怕阿拉斯加被英国夺走,但是又预料到自己迟早会失去它。一方面,皮毛贸易的衰落让俄国人无利可图,还要花钱供养据点,另一方面,阿拉斯加远离本土,俄国人鞭长莫及。寻思寻思不如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720万美元计算下来,每亩不到几分钱,这估计是历史上最割肉的买卖。</h3> <h3>1959年1月3日,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冷战时期,阿拉斯加又成为了美国的战略武器部署地,导弹直指老东家俄国。</h3><h3>在民用领域,阿拉斯加的地理优势也很明显。它是亚洲飞机飞往美国的天然中转站,海运船只也需要在阿拉斯加获得补给,这可让美国占尽了天时地利。</h3> <h3>故事讲到这,还得回归玩转阿拉斯加的主题。</h3><h3>既然看极光都是在晚上,那么白天干什么呢?</h3><h3>参加狗拉雪橇、雪地摩托、滑雪、冰上钓鱼等户外活动啊。</h3> <h3>坐在狗拉雪橇上,驰骋过一片片童话王国般的世界,白雪覆盖的森林雪原,可爱的狗狗们边跑边时不时回头看看我们,那感觉真是心都要融化了啊。</h3> <h3>阿拉斯加大学极地博物馆,费尔班克斯的地标建筑,这座博物馆的设计获得了2008年芝加哥Athenaeum美国建筑奖。</h3><h3>馆内的两层展厅吸纳了阿拉斯加从夏天到冬天、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远古动植物化石与极地动物标本应有尽有。爱斯基摩人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也得以传承,各具特色的手工艺品与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h3><h3>这里有一部25分钟介绍极光的英文电影,值得一看。</h3> <h3>科学家们发现大自然是有声音的,风、云、日出、日落、包括北极光发出的神秘声音,这种声音激发了许多民间故事,令荒野流浪者恐惧和敬畏。但北极光奇怪的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首次通过科学得到了解释。在这里的听音室,我们听到了来自大自然美妙的音乐,这是大自然的语言。</h3> <h3>白天在费尔班克斯市区踏雪走走,到Golden heart公园和Chena河边散步,逛逛路边的纪念品商店。</h3> <h3>还可以去珍那温泉Chena Hot Springs享受享受冰火两重天的乐趣,参观冰雕博物馆 Ice Museum,去全冰制造的酒吧里喝一杯酒。</h3> <h3>阿拉斯加虽然寒冷,食物都要从其他州运送,但是阿拉斯加的三文鱼和帝王蟹相当出名,都是值得品尝的美食。</h3> <h3>我们选了当地人极力推荐的拥有150年历史的The Pump House,来了一顿自我答谢晚宴,餐厅环境复古风格,帝王蟹的确好吃。</h3><h3>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乘坐极地火车去安克雷奇Anchorage了,它是阿拉斯加首府,也是阿州最大的城市,免税购物天堂。</h3> <h3>2004年经典的迪士尼动画《极地特快》将一辆开往北极的神秘列车带入了人们视野。而这趟列车的原型就位于阿拉斯加。</h3><h3>这趟开往北极世界之巅的观景列车冬季每周只有一趟,从安克雷奇(Anchorage)到费尔班德斯(Fairbanks)之间往返,12小时,车票可谓奇货可居,我们提前了两个月查到的班次订的票。</h3> <h3>早晨8:30阿拉斯加Aurora号从费尔班克斯出发,走走停停、慢悠悠的行程非常适合拍摄,沿途可以欣赏到皑皑白雪覆盖的马塔努斯卡河和苏西特纳谷、德纳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壮丽的景色,沿途还能觅见许多野生动物例如:北美驯鹿、大角羊、驼鹿、熊以及种类繁多的水鸟,偶尔还能遇见森林狼。</h3> <h3>阿拉斯加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美洲最大的自然动物栖息地,也是世界现存为数不多的自然动物园之一。</h3><h3>在美国,阿拉斯加被称为最后的边疆,这是一片人类文明所及范围之外的、没有时空概念且自然而美丽的沃土。</h3><h3><br /></h3> <h3>我们遇到最多的是驼鹿,列车长会告诉你它们的方位,并停车让游客观看拍照。</h3> <h3>德纳里国家公园Denali National Park,是美国仅次于黄石国家公园的第二大国家公园,这里拥有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现重新改名叫Denali Peak (6193米20310英尺)。公园真是大啊,列车穿过国家公园的边缘地带就走了八个多小时,沿途风光简直用震撼人心都不足以表达。</h3> <h3>Denali Peak,山顶常年云雾缭绕,一般在地面上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今天老天格外开恩,赏了个大晴天,不仅看到了山峰,还各种角度反复看,拍了个够。</h3> <h3>阿拉斯加有20个国家公园,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州境内,其中最大的马拉斯皮纳冰川流域面积为5703平方公里。该州还拥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脉中的17座,拥有世界最好的野雪滑雪场,一年四季都可以滑雪、徒步冰川,夏季徒步国家公园、乘船游览冰川更是美不胜收,是户外运动的天堂。</h3> <h3>在这趟极光列车上,我们还有幸见到了一位常住阿拉斯加的著名画家Shannon cartwright,她擅长创作儿童画册,在网上你可以看到她出版的书籍介绍,但是在中国几乎买不到。公主现场买了一本留作纪念,还与她的狗狗玩了半天。</h3> <h3>另外,列车上有午餐和晚餐,有专门的餐饮服务员预约服务,餐品虽然选择不多但质量还是不错的,价格不贵。我总结了一路上美国的公共场所,包括机场火车高速服务区的餐饮价格都很接地气,不妨一试。</h3> <h3>原计划在安克雷奇要徒步马塔努斯卡冰川的,因为班期时间没赶上,只能留待下次了。我知道某些人心里正在窃喜,追极光已经几天没睡好觉,终于可以休息了。看来,来阿拉斯加你还得有副好体力,锻炼身体没错滴。</h3><h3>接下来是安克雷奇疯狂购物的一天,你能想象在各州税率不同的美国,购物时标价上可以不加税了甚至还打折的愉悦心情吗?</h3> <h3>西雅图是美国进出阿拉斯加航班的门户,在这个四季如春的美丽城市逗留一下,也是一件惬意的事。西雅图不眠夜的太空针塔space needle、音乐及科幻体验馆Pop museum、华盛顿大学、派克市场、参观波音飞机厂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星巴克咖啡感兴趣,还可以到第一家星巴克店排队买个纪念杯子。</h3> <h3>阿拉斯加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狗拉雪橇比赛的起源,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还有夏季怎么玩转阿拉斯加……</h3><h3>来过的人都会爱上阿拉斯加,爱上它的纯净、它的原始、它的野性、它的浪漫,特别是神秘的北极光和可爱的野生动物,一定会的。</h3><h3>阿拉斯加Alaska,夏季有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