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保定十三中八年级语文组“研思互助”活动

十三中语文组

<h3>  2018年3月23日,保定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组“研思互助”活动,于十三中本部多媒体教室如期举行。</h3> <h3>  此次教研活动之目的为加强校内交流,促进共同提高,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教学渠道,深化教育教学资源,切实发挥教研的独特作用。</h3> <h3>  上午,白红芬老师进行了《祝福》公开课展示。</h3><h3> 课堂设计精巧,紧扣重点,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环节紧凑,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务实高效,学生们获益匪浅!</h3> <h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和谐。</h3> <h3>  课后,白红芬老师对课程设计进行了陈述和深刻的反思,对自己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的特色和不足进行了总结。</h3><div><br></div> <h3>  与会的老师热烈讨论,畅所欲言,找亮点、查不足。鲁迅作品深刻且晦涩难懂,可通过人物的描写探究本文主旨,本文远离学生,在探究主旨过程中,可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感知精神上的压制对儿童成长的残害。</h3> <h3>  下午,第一节课,戎倬老师进行了《合欢树》公开课展示</h3> <h3>  戎倬老师的课和颜悦色,柔情似水,基本功扎实,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品读题目、梳理内容、拓展延伸,教学语言朴实,课堂气氛和谐民主。</h3> <h3>  杨校长在课后点评中指出:创造互相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我们作为十三中教师的前进目标。多学习,多借鉴,多创新,走出学校,努力培养教师专业技术水平。</h3> <h3>  下午第二节课,臧颖老师进行了《背影》公开课展示。</h3><h3> </h3><h3> 臧颖老师带着学生们进行一次感动之旅。臧老师内敛沉静,教学语言丰富,抓住语言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有所感悟。学生们为《背影》那个总是无言付出的父亲流下了感动的泪水。</h3><h3> </h3><h3> 臧老师凭借其自身独特的教学特色使其语文教学由内而外的散发一种人文关怀,也验证了她“用语文教人”的理念。</h3> <h3>课后点评</h3><h3><br></h3><h3> 刘校长对臧颖老师的课做出了高度评价。这堂课真的是一堂特别生动精彩,感情充沛的课。这样的感情的升华,是自然的流露,是孩子们直接深情地表达,感动了孩子,感动了老师,感动了所有人。毕业以后的孩子们,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依旧会想起在这堂课上收获的感动,收获的对父亲深沉的爱,感悟到父亲对自己的这种默默无闻却又父爱如山的爱。</h3><h3> </h3> <h3>  语文组组长胡老师对戎倬老师和臧颖老师的课做出点评:一、优秀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二、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丰富灵动,在讲感人至深的《背影》和《合欢树》这类作品时,要带动学生体会人间亲情的美与感动。三、激励性评价用语点缀课堂,学会欣赏学生。四、语文教学还是要侧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h3> <h3>  与会的老师畅所欲言,进行评课,议课,不同的观摩心得在交流中得到碰撞和升华。</h3> <h3>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研思互助”教研活动,让我们不仅从中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达到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智慧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h3> <h3>  “聚焦学科素养,丰富多彩课堂”是我校一直秉承的发展方向,我们将持之以恒地追求学校内涵发展,打造优质语文课堂,在有内涵的优质教育中不断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