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我的恩师吕士谦(副本)

雪韵

<h3>本来翘首盼望老师信心满满的要写的在大兴安岭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回忆录《深山老林》,对自己写的内容进行添充,修改。不知何故,老师终止了与外界的交流,怕老师情绪不稳,影响病情,內容无法充实,就以此篇留作回忆。今天终于看到老师在群里发的信息,得之平安,同学们都十分高兴。祈盼老师摆脱疾病的困扰,健康长寿。</h3> <h3>  早就想写点文字表达对吕士谦老师教诲的感恩之情,但在博才多识的吕老师面前赧然,始终没有动笔。直到最近老师在微信中多次发出慨叹——眷恋他曾生活过的第二故乡。想那亭亭玉立的白桦树,想那香腮熏醉的杜鹃花,想那清洌甘美的家乡水,想情同手足的朋友…… 听到老师声声呼唤,内心感到震颤。 本来呂老师早有计划在近两年返回第二故乡一次,以完成自已多年的風愿,但因身体有小痒,不能如期返乡。我就用我的拙笔叙写我与吕老师短暂的一年师生之情及对我与同学们几十年的影响。算是化解老师思乡之情的绵薄的礼物吧!</h3> <h3>  一九八O年秋,我升入了高中,开学第一天,我刚进入教室,吕老师如沐春风走进班级,我内心窃喜,因为我上初二时每天上学都与吕老师相对而行,他是给林业局成立的速成英语班的学生上课,以解决全局中小学无法开英语课的燃眉之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封闭落后的家乡会说“洋文”那可是凤毛鳞角的人。我早就对吕老师有崇敬之情,现在吕老师居然就站在我面前,内心是何等的惊喜!他用糯糯的吴地方言,右手抚着眼镜做自我介绍,其中一句几十年来我还记忆犹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就在那里。声音不大,但清脆悦耳,如玉磬相击发出的声音,筑在我心里的不喜欢语文学科的抵触情绪壁垒瞬间坍塌,即刻引起我无边的遐想。直到四十年后我才切实感受到那意境。缠绵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击打在青石板上,被雨水浸润的不同时代的瓦当,各异的图案更为清晰,隔窗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和着曲折委婉,柔丽缠绵的评弹声,空气里沁着桂花的清香。视觉,听觉,嗅觉被充斥着满足感,让人留连忘返。 </h3> <h3>  从微信中了解到老师出生在扬州的东圈门,它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的后门。扬州自隨唐修建京杭大运河来就是商贾云集的地方,更是才子佳俊喜欢游览生活的之处。古有鉴真,郑板桥,秦少游,近有朱自清等。东圈门街更是自明末以来江浙盐商的聚集地。家家庭院深深,人才济济,老师出生在这样文化底蕴深厚,家族地位煊赫的地方,举手投足浸染着浓郁的书卷气。也难想像从小过着优渥生活的老师,是怎样忍受在刚满二十出头便“支边”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与我的表哥一样走进莽莽林海的大兴安岭进行森林勘测工作。冬季爬冰卧雪,忍受严寒的侵袭,熬.过一个个慢长的孤寂的黑夜;夏季蚊叮虻咬,面临野兽的侵害.,度过一个个潮湿的闷热的日子,一干就是十几年。老师教我们时家就在学校的围墙外,只要下雨,雨水便倒流入院内及厨房,生活极简朴,最富有的就是书,为避免书受到水的侵袭,把它们摆放在火炕靠墙的家里最高的地方,家里没有家俱。但从他的两片镜片后从看不出一丝愁苦的样子,总是洋溢着熠熠的神采。</h3> <h3>  老师不但自己看书,,还带动我们看。他对我们贫瘠的文化底蕴从不气馁,而是利用早自习时间每天给我们讲解一则古代寓言故事与典故,让我们积累大量的详实材料与词汇。在老师的引导下,时间一长,已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我便走进旗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看书,积累零用钱去书店买书,同时订阅老师推荐的刚刚创刊与复刊的报刊,如《收获》,《十月》,《钟声》,《小说月报》,《读者文摘》,《萌芽》,《星星诗刊》等。还利用业余时间借览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的书,领略到异国风情,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终身阅读的习惯。</h3> <h3>  当班级有了文化氛围之后,吕老师又在另一领域开辟出一条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从小生活在偏僻小镇的我们来说都没听过集邮这个词。老师却能如数家珍的介绍各种邮品的种类,收藏方法,及每枚邮票的艺术价值,又为我们认识世界和学习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当时有多名男同学学着老师开始集邮,受经济的拘限,我当时没有集邮,但有这个情结,工作后当做业余爱好也做了些收藏,这也是受老师多年前的影响。过了几年,经验成熟后,老师又与当时担任鄂伦春旗邮政局长,也对集邮感兴趣的刘海珠,在鄂中教学的教师谭凤国等办了《鄂伦春集邮》,创刊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二日,这是呼伦贝尔地区最早发行的记载集邮协会活动的内客,为纪念这次活动发行了首日封。这在内蒙旗县级是做这项工作最早的,被纳入内蒙邮政史,我在阿拉善左旗参观邮品展览时还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当时既惭愧又自豪。因为在家乡工作多年不了解这一创举,也因曾聆听过呂老师的课而自豪!</h3> <h3>  吕老师能高屋建瓴看问题,总是带着极大的兴致去做每件事,即便是锻炼身体时也能把乏味的事做得有声有色。他深知要想身体长期为自己服务必须强身健体。还记得那时已近不惑之年的老师早晨组织我们坚持跑步,还在两张白纸上用手绘制了由家乡到齐齐哈尔终站的线路图,开展擂台赛,把每个人每天跑的距离按图索骥核算下来标注在图上,每当先锋队员到达一个经停站老师便把那里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介绍给我们,这真是一箭双雕,既增强了我们的体质,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当时的几名先锋队员都光荣入武,成绩斐然,直到现在还有多名学生保持下跑步的习惯,爱好体育运动,有强健的体魄,这与吕老师的引导不无关系。从后来的聊天中了解到您当时想把我所在的班当做教改实验班,而到了高二重新整合了班级学生,实验才没坚持下去,但我们做学生的也很幸运了,生活在山坳里的我们几十年前就接受了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领略了西方国家施行的通识教育。</h3> <h3>为了检测学生的体能,也为了实现学生们远游的愿望,吕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到加格达奇春游,为了让活动顺利实施,老师先组织我们进行两次长途的演练,教我们控制骑自行车的技巧。八一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四月中旬已下几场连绵细雨,当时家乡通往加格达奇的路主要是运材,道路狭窄,泥泞.坡度较大。但曲径通幽,当时还可领略原始森林的风貌。四月十九日清晨我们激情豪迈一路前行,风驰电掣,不足半小时的时间,使进入了两面古木参天,散发着松香的林荫路,初开的杜鹃花如胭脂般点染在白桦林间,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蝴蝶伴我们翩然而飞,如去赴云南蝴蝶会,那是我一生看到最陶醉的景色,几十年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回来时虽大雨滂沱,步履艰难,但青春无悔,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感谢老师给全班同学创设的这次机会,现在想来老师为让这次活动能成功完成要费多少心血啊!这次活动我有一次升华,多年喜欢旅游活动与老师的影响关系很大。</h3> <h3>  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我们受影响,就连家长的思想都在变化。原来我的家长是不允许我看小说的,认为那是闲书,影响学习。但当看到我看书后成绩反而提高了,就大力支持我买书,订刊物,.家里当时积存了两木箱书,即使有的书家人,朋友看过多遍已磨损我也敝帚自珍,用锁头锁在箱內,以免遗失,只可惜被八八年的一场大水淹没。</h3><h3> 不只看书被家长认可,在我的宣传下看电影也变成了父母的默许。每当一部新影片要上影,老师便介绍梗概及主演,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便油然而生有了看这部电影的动力,老师总是通过关系为我们买到紧俏的电影票,我们就美美的去看。通过看《牧马人》,《庐山恋》,《徐茂与他的女儿们》,《绝唱》等几十部电影不止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最主要的让我们从小生活在单色调里的我们提高了认识,精神世界丰富起来,追求自由,独立。人性本真的东西得以回归,这就是老师的大智慧。 /''</h3> <h3>  呂老师对我们说话和气温婉,语言灰谐幽默,态度宽容大度,做人耿直无私。在为我们学生与老师争取利益时,他会仗义执言,锱珠必争,根植在他內心的知识分子的傲骨是不能改变的。我认为他与宋朝的苏轼可有一比,在任何情况下兼顾天下,保持一颗公正的心,潜心钻研学问。吕老师把精力用在孜孜以求的学习上,年近五十考取了当时万人过独木桥的律师证,开始做一名法官,这简直就是传奇。直到退休告老还乡还发辉着余热,不但给家庭带来一份收入,也充实了晚年的生活,直至古稀之年才离开了作岗位。</h3> <h3>  在我与同学们的一生中,能遇到这样一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老师而有幸,愿老师身体早日康复,期盼师生相聚的日子早一天到来!</h3> <h3>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九日去加格达奇旅游名单</h3> <h3>二0一六年连国云返乡同学小聚</h3> <h3>二O一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刘玉杰,袁秀琴,温广清返乡与家乡同学小聚</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