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工欲善其教书之事,必先利其读书之器",要给学生一杯水,做老师的需要一江活水。为引领教师不断学习发展之路,本学期继续从各年级选取部分优秀教师代表,成立教师阅读分享团,共读一本书,以丰富、充盈教师的阅读视野,提高团队的整体阅读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教育好祖国的未来!</h3> <h3> 本学期教师共享的一本书为孟晓东先生的《从原点到远点》。孟晓东,教育硕士,积极倡导并践行"语文生长课堂"。作为一名教育行政干部,他通过这本书,经历了一次对于"教育究竟是什么"的终极探问。</h3> <h3> 刘莉校长为本次分享会的主持人,她分享第一章节序言:"教育是为了儿童",结合卢梭的《爱弥儿》,感悟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应该少一点规、多一点范,少一点管、多一点理,少一点控制,多一点顺应;分享"教育即研究",结合我校特殊学生关爱建档,感悟教师即研究者,从关注一个孩子的成长变化中,体会职业的幸福感与使命感。</h3> <h3> 张春洁老师分享追寻"和而不同"的文化轨迹,柏小教育人把一所不起眼的村小发展为如今的实验小学,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把"全纳并蓄、和而不同"作为立校之基,积极打造学校"至和文化"。她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自主管理班级实验,感悟以规范促进孩子自觉行为的产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无需教导、督促,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h3> <h3> 张恒龙老师分享"武"动童年,文化若水,柔却有力,沁透人心。张老师讲述了武术操的由来,针对目前部分男孩缺少阳刚之气、威武之气,慨叹渴望孩子们如南宋将领、词人辛弃疾"沙场秋点兵"般那种文武双全的气魄;更希望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般的英气逼人。他结合我校正推广的武术操,感悟它是从身到心,由魂到魄的升华,富于激扬人生、磨砺意志、催人奋进、塑造人改变人!</h3> <h3> 颜发才老师结合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回忆自己的童年无忧无虑、充满趣味,小时候为同学捐钱送衣,长大后相遇依然被人感恩。他慨叹现在的孩子缺少生活体验、缺乏感恩与爱的教育,感悟教师应多努力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对孩子多一些关爱,让孩子快乐成长!</h3> <h3> 张阳主任分享"一花一世界"、"儿童眼中的世界",结合正在阅读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事例,感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只看表面,做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应关注孩子的本性,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为学校,做为老师,都应具有人文情怀、知识情怀、行者情怀,促进孩子内心自我教育的升华。</h3> <h3> 从原点到远点,让我们明白了教育人应立足传统,把握现实,依循教育规律,才能站稳脚跟,眺望前方,形成愿景。</h3> <h3>潮平天地阔,正是扬帆时。</h3><h3>路在脚下,理想的彼岸就在前方!</h3><h3>一次深入内心的交流,</h3><h3>让我们感受到作为教育人所应肩负的责任。</h3><h3>为了美好的未来,</h3><h3>我们在努力践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