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彭徐州

葛爷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农村,对城市充满了神秘感,必然向往距离家最近的徐州市,可条件有限,只能羡慕地听同村个别小伙伴自豪地讲述其在徐州游玩的趣闻。</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在省城上大学,在京城工作,徐州就成了我每年回家路途的中转地,每次回家心切,下了火车赶汽车,对徐州的感官印象也就集中在火车站周围,作为广义的徐州人,这次回家探亲抽出时间好好逛逛徐州,去追梦她那千年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p> 一、两汉文化 <p class="ql-block">  民间流行这么一种说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 作为我国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历史文化遗存了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又以汉墓位列第一。</p> <p class="ql-block">  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而对项羽,人们却不以成败论英雄,"破釜沉舟"的典故,取自于项羽消灭秦主力的巨鹿之战。宋·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评价项羽一生。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推翻秦王朝暴政,自立为西楚霸王,荣归故里,定都彭城,分封天下(其中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5年的彭城大战,项羽大败刘邦。由于放过了刘邦,结果落成了"霸王别姬"的千年绝唱和"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毛主席诗词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出自这段历史。徐州第一胜迹戏马台,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遗踪,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纪念这位悲剧英雄人物的地方。</p> 二、古民居 <p class="ql-block">  徐州古代水患频繁,宋代以来,黄河夺泗入淮,流经徐州,往往泛滥,淹没州城,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户部山因地势较高而免遭覆顶之灾。且靠近城池,因此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和富贾豪门纷至沓来,成为了富户们争相趋居之地,久之,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户部山”之说。民居依山造势,错落有致,布局巧妙,朴实无华,既有北方之浑厚,又有南方之灵秀。现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余、翟、郑、李等四家大院,余家大院的房胆为清代始建,呈小正方形,中央是空心,四周有门窗,上面覆盖大石板。目的是为了辟邪以便逢凶化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把它作为鸡窝用。余家三老太爷的婚房再现了徐州地区旧时新人拜堂的场景。翟家大院的绣楼再现了古代大户人家小姐的生活方式。据记载,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徐州,在翟家的亭中小住,清晨起后,忽见四周云雾缭绕,兴致挥笔题写了“伴云亭”三字。旁边龟叶池寓意落叶归根,池中央的山石呈龟状,健康长寿之征,既有意境美,同时也具有园林设计的阴阳观。</p> 三、古黄河 <p class="ql-block">  公元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故堤决口,洪水吞没封丘县,经豫东改道流经山东曹县、安徽砀山、江苏丰县、徐州城区,向东南夺泗入淮、夺淮入海,改变了淮河下游的水系,经常对这一代地区造成洪涝灾害。清代乾隆六次南巡中,五次阅河,四次到徐州,"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为便于在徐州阅河,降旨两江总督修建行宫,治理河道。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箱决口,自此改道东北入山东,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铜瓦厢以东数百里的黄河河道自此断流,原本穿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新中国治理废旧黄河,如今的黄河故道成为徐州一条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镇河牛",是古黄河岸上的一景,可在黄河流经徐州的六百多年间里,它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一首古老的歌谣:"武宁门外水悠悠,万里长堤卧古牛。青草绕前难下口,长鞭任打不回头。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润周身似汗流。莫向函关问老子,国朝赖尔保徐州。"反映出当年黄河对徐州的危害和人们铸铁牛镇黄河祈求平安的心声。</p> 四、兵家必争之地 <p class="ql-block">  徐州扼守在交通要冲,北可控制华北平原,南下可攻打江南,西去可以进中原腹地,东推可有海港作退路。而且徐州虽属于华北平原,但周围却多山,易守难攻,古代又有故黄河天险可守,历来兵家必争之地。</p> 五、旅游 <p class="ql-block">  云龙山山形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龙山不在高,文物古迹不少,山上留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站在现代修建的观景台上可以一览徐州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最美不过云龙湖,相比她的姊妹湖西湖,少了点人文历史,多了些自然景观,散步湖边,微风袭来,湖水荡漾,垂柳轻浮,碧水波波,绿草茵茵,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到了晚上,健步走的人群,广场舞的大妈,绝对是现代人文一绝。</p> 六、科教 <p class="ql-block">  徐州科教资源丰富,拥有包括"211工程"的中国矿大在内的等高校10余所,在校大学生接近15万人,高校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进入新时代,徐州正以全新的面貌打造创新城市、生态家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彭城怀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元代•萨都刺</span></p><p class="ql-block">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p><p class="ql-block">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重瞳”是指项羽,他的坐骑叫“乌骓”,“玉帐连空”写他的失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戏马台”原是项羽练兵的地方,刘裕北伐时也曾在这里大会将校宾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画眉人”是西汉张敞,此人直言敢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燕子楼”为唐朝驻徐州节度使张愔所建,他结识名妓关盼盼,收娶为妾,张死后归葬洛阳,关盼盼恋张旧情,独守空楼十余年,小楼多燕子,故称“燕子楼”。</span></p><p class="ql-block"> 1957年3月17日,毛主席乘飞机从徐州到南京,随兴把元代萨都刺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写下来交给秘书林克,还逐一讲解该词所写徐州历史上的人和事。</p> 东方雅典    最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