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溪里的童年(原创)

颜道跳

<h5><i><font color="#167efb">  午后,惠风和畅,春光明媚。我又一次翻开了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代表作《草房子》,静心品读起来。曹先生的生花妙笔令人感佩不已,生动的故事情节更是勾起了我的回忆,儿时的那些令人欢悦的美好画面,如汩汩流水涌现于我的脑海。原来,童年一直蛰伏在我的心灵深处,不曾远去……</font></i></h5> <h3>  我的童年,是同紧挨着我家的一条小河紧密相连的。这是一条清澈见底,流水淙淙的小河,乡亲们烧饭做菜,洗澡浣衣,灌溉庄稼,全都依凭着它。村里的大人都管它叫“门前溪”。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条门前溪,我的童年至少会失去一半的光彩和乐趣。</h3><h3> 时光之轮倒回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到夏天,甘露般清凉的门前溪就成了我们这些小屁孩的乐园。暑期两个月,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时段,每天都会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好戏……</h3> <h3><font color="#010101">  午后,小伙伴们陆续来到门前溪,纵身跃入水中畅游起来。各路“高手”差不多到齐时,新一轮“埋水大战”便闪亮登场了。十来个小伙伴站立水中,呈一字排开。“开始!”裁判一声令下,大伙儿猛吸一口气,如同机灵的水鸟一般,迅速钻入水中,水面上留下一串串涟漪在荡漾。滴答,滴答,滴答,耳畔似乎传来钟表走动的声音。我在心里默数着:“3,4……20,21……45,46……”还没数到50,我已听到好几声“哗啦”的声响,水面也像风中的灯泡一样,不停地晃荡着。 “60,61……” 我原先胀鼓鼓的腮帮子,此时已像漏气的皮球,全扁了,水面上陆续冒出一个又一个小气泡。“67,68……”咚,咚,咚,我清晰地感觉到了不断加快的心跳声,心脏好像要破膛而出似的,难受极了。“再坚持一下……74,75……”当我数到79的时候,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得我马上就要窒息了——“哗”的一声,我猛地钻出了水面。“吁——”我长长地吁了口气,似乎将堵在心中一整年的那股浊气,彻底倾吐出来了,顿时有种身轻如燕,飘飘欲飞的感觉。“80秒!你创造了埋水新记录!厉害!”裁判有些激动,为我竖起了大拇指。“耶——”水面上飘荡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font></h3> <h3>  稍作休息,精彩纷呈的跳水表演开始了。我们光着身子,像小泥鳅一样溜到了“大操场”(当年我父亲读小学时使用的操场,我的老家就建在操场一隅),排成一列纵队,从距离水面两米多高的操场边缘,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跳。那跳水的姿势,潇洒灵动,简直可以与国家队的跳水运动员相媲美了(哈哈,吹的)——有的纵身一跃,犹如猛虎下山;有的张开双臂,好像白鹤亮翅;有的倒挂金钟,宛若飞鹰捕食。门前溪里响起了一阵“扑通”、“啪啪”、“哈哈”声,好像一支技艺高超的乐队正在演奏一曲美妙的《夏之韵》呢!</h3> <h3>  “口渴了吧,我去给你们弄点解渴的!”一个小伙伴自告奋勇地游上了岸,像一阵龙卷风,刮向了小溪对面的一片沙地。不一会儿,水面上便悬浮着一个绿绿的大圆球。你猜这大圆球是啥?对啦,就是夏日水果之王——西瓜!我们迫不及待地用“手刀”劈开了西瓜,每人分到一大块,呼呼地狂吃起来。转瞬间,红的下肚,黑的沉水,白的漂游。大伙儿擦擦嘴角,摸摸肚皮,仰仰脑袋,嘴里蹦出一串“爽”字!至于这西瓜的来历嘛,哈哈,大家彼此心照不宣。</h3> <h3>  “这里有一条‘红西’!”其中一人猛地拍起掌,并在浅水处跨步追逐起鱼儿来,水面上绽放着一朵朵转瞬即逝的白花儿。伏身,摆臂,挺胸,举手,转眼间,他的手里已经多了一条摇头摆尾的鱼儿。这鱼儿有一手掌长,两手指宽,鱼身两侧的鳞片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家乡的人们管它叫“红西”。“红西”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不管你的鱼饵多么好吃,多么诱人,它都不屑一顾。但我们自有对付它的“秘招”:“红西”一受到惊吓,便会拼命地往石头底下钻,只要使用“猛拍狂追”法,定能将之“瓮中捉鳖”。</h3> <h3>  当每个伙伴手中都持有“战利品”时,大伙儿才纷纷起身上岸。满头满身的水珠,顽皮地跳起了迪斯科,回家的小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零乱而优美的小脚印。跑入家门,我将一只从泥洞里逮到的溪蟹往母亲手里一递,转身进了里屋。我躺在竹板床上,翘起二郎腿,哼着小曲儿,等候美味而浪漫的露天晚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