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国度尼泊尔

黄娟

<h3>跑野了,总想再次上路,旅行去每个国家,接触不同的人,看到美丽的风景对我来说,都是难得的"神疗",</h3><h3> 去尼泊尔是我很早的愿望,几年前看了红尘著巜尼泊尔的香气》正如书里说的一下子就爱上了尼泊尔。她说: 这是我第二次去尼泊尔,结束了一年多的美国访学生活,边走边写完成,了《在路上:美国大学生活图本》之后,我为自己安排了一次自驾车穿越喜马拉雅山到尼泊尔的旅行。从一个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国家美国,转换到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尼泊尔,我几乎没有需要做任何心理上与精神上的过渡,一下子就爱上这个喜马拉雅山麓上的佛国。我不知道一个人一生中可以和多少座山峰谈恋爱,和多少个湖泊做拍拖,和多少个国家以及他们笑靥满面的人民拉拉手唱唱歌,但我知道我自己是又一次坠入尼泊尔的爱河了。我需要再次长时间地去住在尼泊尔,穿着那些色彩斑斓的沙丽,然后慢慢写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山居岁月。</h3> <h3>飞机一如既往地飞,一样行驶在滚滚的云海上不一样的是前方的云层更有棱角的喜马拉雅山横亘,在飞机电视显示屏上飞机从成都经过了康定一林芝一拉萨一加德满都。降落于是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一个国际机场,以已故尼泊尔皇帝特里布万命名,同时也是尼泊尔唯一的国际机场。机场距离加德满都市中心大约6公里。[1]特里布万国际机场。</h3><h3> 作为一个国际机场,特里布文比我们国内的任何机场都要袖珍和简陋,充满了年岁感,机场四周的红砖墙古朴静谧,仿佛有限的那么点尘嚣也被悄然吸收。办理入境登记时,工作人员微笑着用中文打招呼"你好",这让习惯了平板面孔的我颇感愉悦。尼泊尔人的善意一下地触动我,而对他们来说,这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h3><h3> 从机场到加德满都五星级库尔卡森林酒店,乘坐是二十年前陈旧车辆加上公路凸凹不平遥遥愰愰到了酒店。已是中国深夜12点多,尼泊尔时间10点时差2.10小时。</h3><h3> 入住加德满都五星级库尔卡森林酒店酒店坐落在加都山谷,房间、洗手间都很大。远离尘嚣,森林里有糜花鹿和猴子和高尔夫球场。 据说这里以前是尼泊尔国王度假的胜地,古老的建筑及参天大树,似乎诉说这里过往岁月的辉煌史迹。 </h3><h3> 尼泊尔我来了。</h3> <h3>初到尼泊尔,参观了加德满都斯旺神庙与巴德岗广场。这一路原本只有二十公里的路程,却足足走了2小时,一路颠簸使人抓狂,尘土飞杨弥漫整个空间,外来的人必带上口罩街上整个城市几乎没有高楼大厦,房屋建筑与中国七十年代差不多。路上挤满二十年前陈旧车辆,尼泊尔至今没有火车船泊。民窟。随处可见。街头熙熙攘攘,人多动物多,小商贩的眼里只有渴望,笨狗们悠闲,走几步随意卧下看你的眼神就像你不存在,一两只小牛早就躺下任阳光泼洒身上。尼泊尔是一个崇尚生命的国度,众生在这片土地上都得到应有的尊重。</h3><h3> 尼泊尔,它清贫,它落后却有信仰。尽管如上表述念叨的说来说去,不过是过客。然而,在这个美丽而贫困的国度,同时也是容纳世界各地志愿者最多的地方。</h3> <h3>在尼泊尔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教,查阅,尼泊尔居民中印度教徒占90%,佛教徒占78%,其他教徒占12%。但是,在尼泊尔,印度教和佛教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人们往往同时崇拜两种宗教的神。像尼泊尔这样一个人兼有多种崇拜和参加多种宗教典礼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多种崇拜表现了尼泊尔人民在宗教信仰上的宽容。虽然法律禁止改宗,对于改宗者或迫使他人改宗者要处以长期的监禁,但人民群众中既信印度教又信佛教的现象很普遍,印度教和佛教教义相互渗透。例如,加德满都的大多数尼瓦尔族人都是佛教徒,因为他们的家庭教士都是密宗佛教,但尼瓦尔的村民们也崇拜作为村里保护神的密宗印度教神。当一个人皈依佛祖以后,并不意味着他不再是印度教徒。</h3><h3> 当双脚踏上这片充满禁忌和神秘色彩的土地那一刻开始,一切变得有趣且不可思议。</h3><h3> 宗教在尼泊尔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每当黎明的晨曦进人千家万户时,每家的男女老幼便携带着奉献给众神的贡品到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去。他们通常都用钢或其他金属的小盘盛着大米、红粉和小黄花辫之类的贡品,把它们摆在神像面前祭献,然后把贡品与泥土搅拌一起,搽一小点点在前额的两眼之间,以示神灵存在的象征。这样的宗教仪式随时随地、任何场合和活动都在举行。这是尼泊尔宗教的基石,从远古神话时代就一代一代传下来。对尼泊尔人来说,一次次的奉献贡品可以保持和加强他们与神的感情交流</h3> <h3>从加德满都向西北方向走二百公里山路,就到了一个叫博克拉的地方。很多西方旅行者走到这里就迈不开步了,愿意在这么一个山高路险的小地方长时间住下来。特别是一些老者,住过一阵之后甚至决定在这里了此残生。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此,我不能不停下步来,四处打量。这个地方虽然紧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却没有一般人想象的凛冽。正是那山,稳稳当当地挡住了北方的寒流,留下一个阳光南坡,花树茂盛。但是,毕竟又依傍着雪山,这里不可能炎热。这一来,无尽的冰雪在这里融化, 我呆呆地看着周围的风景。雄伟,雄伟到了无法再雄伟;柔和,又柔和到了无法再柔和。它们怎么就这样天然地融合在一起了呢。</h3><h3> &nbsp; &nbsp;下山,回到博卡拉,再看这座城市时,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悟。生活在博卡拉,每个人的脚步都不由自主的放慢了,没有太多需要去焦虑的事情,连街上的猫猫狗狗,如果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都是一睡不起的。</h3><h3> &nbsp; &nbsp; &nbsp; &nbsp;其实很多时候,幸福生活不一定与物质相关,更多的是与我们的生活环境跟心态有很多关系。生活在这里的人可能没有很多物质上的欲望,所以他们会更安于生活在这样的世外桃源中。或许,这就是尼泊尔被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的原因。</h3> <h3>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林立的古迹建筑、精美的雕刻和神秘的寺庙让人流连忘返。如果在广场上看到熟悉的中文围档不要惊讶,由于425地震一些寺庙被摧毁比较严重,在广场上最棒的"九层神庙&quot;是由我国进行援建的。</h3><h3>另外值得说的是库玛丽女神,这位被实体化的女神目前就在加都的杜巴广场里居住,关于库玛丽女神的存在是由于几百年前一位恋童癖的国王与女童性交致其死亡,内疚之下尊某女童为神;也有说是女童是杜迦女神的化身,却被傻子国王驱逐,王后知道后非常气愤,让国王尊女童为女神供奉。</h3><h3> 库玛女神的选拔,要求符合32种身体特征,要在4-7岁之前,不能流过血,不能生过病,入围后再一起关到小黑屋了吓,谁不怕谁才是真女神。女神天天不能出屋,只能按时出来转转还要被参观,初潮或生病流血后,就下岗了,回家后可能终身不婚,因为在尼泊尔,娶前女神会丧一生。而且女神要一直保持严肃,不能笑。这就是現今的尼泊尔,依然保留了封建,古老习俗与文化。</h3> <h3>黃金庙是藏在街头巷尾。如果没有人引路,很难在这样一个普通的街道上发現如此一个神奇的所在。在尼泊尔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大古董就那么随随便便地摆放在街道上,隐藏在民宅之中。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仿佛顺便触碰到都是历史,手上沾到的红色,也是历史,脚下踩的石阶也是历史,历史在这里就这样不经意地与現实混杂在一起,这就是現今的尼泊尔。</h3><h3> 黄金庙是佛教风格的庙宇,但门口的神却不像佛教,尼泊尔人的宗教习惯,佛教和印度教在这里充分融合的经常是分不开彼此的。</h3><h3> 站在门廊里,在我眼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屋檐下是神庙内精美的古铜铸艺术珍品,细致的雕,宗教之美,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创意与想象,在泥泊尔逗留的时间里,古老民族创造力,他们心中的神竞然如此千差万别的容貌与奇形异状的形体,与我所见把菩萨雕刻成一个模样的有些不一样。</h3><h3> 尼泊尔一切都那么神秘有趣。</h3> <h3>愽大哈大佛塔是生活在尼泊尔境内的藏族人的宗教中心,他之所以那么重要,有人说是因为在博大哈那巨大的佛塔下面埋葬着佛祖的遗骨;有人说是因为他是以拉萨为起点的商道的毕经之路。虽然这条商道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意义,但是,只要是想成功穿过喜马拉雅山区的人们,都要到这里祈福,无论是商人,还是旅行者,还是信徒...</h3><h3> 佛塔下有专门的地方,供给磕长头的信徒,看着那些执着地磕着长头的信徒们,不觉得想起在那些在路上朝圣者们,这里是终点吗,或者是另外一个起点。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们,不敢打扰。 金色的阳光照射白色大佛塔,一半在天堂一半在世间,佛塔的慈目关注众生,梵音袅袅大悲咒的曲调不变,呼吸里尽是檀香和燃烧的酥油</h3><h3>博达哈白塔上的大佛慈眉善目和我相视的人个个和蔼可亲。尼泊尔,他们只长着相同的一张面孔,微笑或者安静闲适的面孔。</h3><h3> 余秋雨去尼泊尔离别之后说: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視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保护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不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h3> <h3>附上几张同行者,用单反相机拍摄尼泊尔人物象。带你穿越整个尼泊尔,领略它的神秘与美好。体会古老与现代交织碰撞的激情。</h3><h3> 尼泊尔是神的国度。数不清的神祗,隐没在尼泊尔的城市和乡村。游走在加都街头,或者帕坦的小巷,一抬头或一转角就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庙宇,那是昆湿奴或者湿婆在注视着芸芸众生的凡间。更不用说神秘的活女神库玛丽(Kumari),在重重孔雀窗和森森黑庙之后,惊鸿一瞥之间,露出高贵凝重却稚气尚存的面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