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约旦之旅(一)

李俊琦

<h3>一直想去以色列看看,今天总于有机会成行了,在启程前一周的双休日还特意去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以加深对犹太民族历史的进一步了解。这次行程路线是上海直飞特拉维夫、然后去凯萨莉亚、海法、提比利亚,从北部Sheik Hussien border过境进入约旦,然后去杰拉什、安曼、佩特拉、瓦迪拉姆、亚克巴,从南部Arava border(红海)过境返回以色列,然后去马萨达、耶路撒冷,伯利恒,最终回到特拉维夫飞回浦东,整个行程11天。</h3><h3>3月18日凌晨1:25,我们搭上了海航HU407航班从浦东直飞特拉维夫,这是一架波音787梦幻客机,有免费Wi-Fi使用,经12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上午8:30抵达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机场。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上海姑娘黄小姐,老乡见老乡格外亲切,以色列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也讲阿拉伯语和英语。</h3> <h3>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景点是拉宾广场,原名叫特拉维夫国王广场,1995年11月4日拉宾遇刺后,为纪念这位为中东和平而献身的以色列总理,更名为拉宾广场。</h3><h3>这个倒三角型的钢结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二战期间被希特勒法西斯屠杀的600万犹太人。</h3> <h3>路边有一个用铁链围成的正方形,里面有几块黑色的大石头,其中一块用希伯来语记载着事件的时间和拉宾的名字。当晚拉宾在出席完以色列工党举行的一次和平大会后走下楼梯,突然冲出一名右翼激进分子从正面连开三枪,未送到医院拉宾就停止了心跳。刺客是一名以色列青年,主张要把巴勒斯坦人赶出以色列,后被判终身监禁,至今依旧关在监狱里。地面上有三个铜质圆盘,分别标注了拉宾遇刺时拉宾、保镖、刺客的站位。</h3> <h3>在拉宾纪念碑东面的一块门板上,有二幅图片和随意涂抹上去的文字,右边一幅是克林顿站在中间,拉宾与阿拉法特握手的图片,左边一幅是拉宾遇刺的图片。拉宾长期致力于以巴和平事业,1994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对中东和平所作出的积极贡献。</h3> <h3>伊扎克·拉宾1922年3月1日出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市,从小受到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熏陶。15岁的拉宾初中毕业就走上了从军之路,1941年参加了二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犹太代办处组建的一支旨在抗击轴心国的突击部队帕马尔契,在部队中战绩显赫,1947年25岁的拉宾被升为副司令兼作战部长,1964年42岁的拉宾担任以色列总参谋长。</h3><h3>1968年拉宾退役从政,同年任驻美国大使,1973年回国任劳工部长,同年5月出任内阁总理,1974年至1977年4月任工党领导人。1977年4月因拉宾夫人非法在美国存款事被揭露而辞职。1984年9月至1990年在工党与利库德集团组织的联合政府中,拉宾担任国防部长。1992年拉宾再次当选为工党主席,同年6月工党在以色列大选中获胜,拉宾就任总理,并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1995年11月4日遇刺身亡,享年74岁。</h3> <h3>漫步在罗斯柴尔德大街,这条大街是以犹太金融大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名字来命名的,要知道罗斯柴尔德是谁,可以参阅一下《货币战争》这本书。大街二旁是住宅楼,左右二条是机动车道,中间是绿化带、绿化带中间是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这里也是房价最贵的地段。</h3> <h3>三层的白色房屋便是著名的"包豪斯"建筑,包豪斯建筑也就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代名词,建筑讲究简洁实用不奢侈</h3> <h3>特拉维夫的第一座市政厅、第一任市长大卫·布洛赫的塑像</h3> <h3>在大街的中心绿地带上,我们遇见荷枪实弹的士兵在集结,以色列国规定男青年必须服役3年、女青年服役1年。</h3> <h3>当我们把镜头对着他们,他们一点都不避讳,友好地拉着我们一起拍照。绝没有一点那种要去打仗的紧张情绪。</h3> <h3>在大街尽头的咖啡亭。</h3> <h3>购物中心门前的喷水池</h3> <h3>导游带着我们,7转8转的就来到了特拉维夫最老的街区Neve Tzedek的街巷里。历史追溯到1887年,部分犹太家庭因拥入雅法的人口过多,而决定在附近建设新的住宅区,Neve Tzedek小区也就随即诞生了,这里是在特拉维夫建成的第一个犹太人生活区。</h3> <h3>小巷里沿街商铺摆满了可爱的小玩意,还有首饰珠宝店、咖啡馆、画廊,设计工作室。虽然没什么客人,店主蹲在门口玩手机,墙角上的一只涂鸦狗在望着主人,一动一静,一幅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h3> <h3>街道的管线箱同墙上的涂鸦,同样构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h3> <h3>Matkot是一种流行于以色列的球类项目,被视为国民健身体育运动,类似于沙滩网球,也很像我们玩的三毛球板,使用木质球拍击打橡胶网球。这是全球唯一的一家Matkot博物馆,收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三百多付球拍。</h3> <h3>这里每幢房子似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h3> <h3>在这里竟然还有比特币兑换店,在这条老街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h3> <h3>一边是蜿蜒绵长的海滩,一边是现代化的高楼建筑,我们漫步在海边,沐浴着地中海的阳光,感受着特拉维夫这座城市的魅力。</h3> <h3>正直中午时分,海滩上游玩的人不多,但是景色依然是那么的迷人。</h3> <h3>蓝天白云下、海浪拍打着沙滩、人们休闲地沐浴着阳光,远远望去可以看见圣彼得教堂的钟楼,前方就是雅法古城。</h3> <h3>一群刚入伍的女兵围坐在海边的草坪上,似乎在聆听着长官的训导。</h3> <h3>在海边的一家餐馆用过午餐后,下午去雅法古城游览。</h3> <h3>走上古城的山坡上,可以看到美丽的地中海沿岸和高楼矗立的特拉维夫市区。特拉维夫实际是由二个城市合并组成,特拉维夫和雅法,先有雅法后有特拉维夫。</h3> <h3>这二棵可不是棕榈树,它是生长在中东地区的椰枣树,果实制成的蜜枣是这里的特产,很好吃。</h3> <h3>这里矗立着犹太人的信仰之门,它每个侧面的雕塑都叙述着圣经旧约里的故事。左侧是雅各布(亚伯拉罕的孙子)之梦,雅各布梦见天梯,上帝应许赐给他土地和后裔并给予恩宠。右侧是犹太祖先亚伯拉罕将其儿子以撒献祭于上帝,得到应许以羊替罪。横梁是死海西北岸的杰里科古城陷落。</h3><h3>《旧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要试探亚伯拉罕是否忠诚,要他杀死自己的独生儿子作为献祭,虽然亚伯拉罕很不情愿,但还是领着儿子来到耶路撒冷的一块石板上,准备杀死儿子,这时天使降临了,变出来一头羊,说上帝只是考验你,然后杀了这只羊来替代他儿子献祭上帝。亚伯拉罕经过这次考验,之后上帝就说:这块土地是上帝赐予犹太人的难以夷灭的土地,这也就是耶路撒冷被称为上帝应许之地的来历。</h3> <h3>雅法古城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和洗劫,从罗马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到阿拉伯人都曾经占领过这座古城。</h3> <h3>转悠在古城的小巷中,感受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老城依旧保持着千年前的质朴外表。</h3> <h3>这里的每个小巷都以星座来命名,你可以找到与自己同一星座的巷子。</h3> <h3>走在黄色标记的台阶上,慢慢欣赏这座古城,想象着这座城市所经历的战火与和平、衰落与繁华。</h3> <h3>喜欢的就是这种情调,逛的就是这份随意。</h3> <h3>这是一位瑞典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在一个悬空的铁壳中种着一棵树,比喻人类的生存环境。</h3> <h3>走出小巷,来到广场上的喷水池,喷水池中座落着十二星座的石雕。</h3> <h3>清真寺的宣礼塔,看见顶上的扩音喇叭了吗?这是召唤穆斯林礼拜时,在念宣礼词时能够让远处的教徒们听见。我们住在约旦阿曼时,一清早就被宣礼塔上的扩音喇叭声吵醒过,不过已知道了这是在召唤穆斯林的教徒们去做礼拜。</h3> <h3>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它是以色列顶尖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最大的伊斯兰艺术收藏机构之一。</h3> <h3>艺术博物馆大厅</h3> <h3>馆内收藏的油画中有梵高、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h3> <h3>馆内还展出了不少现代艺术作品。</h3> <h3>下午前往凯萨莉亚古城参观,这里是凯萨莉亚国家公园的正大门。</h3><h3>凯撒利亚,是希律王修建的城邦,希律王把文化和宗教中心放在了耶路撒冷,却把犹太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放在了凯撒利亚。大希律王,是耶稣童年时代整个犹太人地区的统治者,他其实是罗马的代理王,是由罗马帝国的皇帝来任命的,由于希律王曾救过凯撒大帝一命,所以获得凯撒大帝特准而统治以色列旧地全境。希律王当时建设这个城市,有点马屁工程的意思,因为是献给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凯撒大帝的,故称"凯撒利亚",意为"罗马皇帝之城"。大希律王在此营修深水人工港,并配以神庙、市场、大灯塔等市政设施,力图将此城打造为地中海贸易重镇。后来这座城市曾先后被阿拉伯征服、受拜占庭统治、沦陷于十字军的铁蹄之下,几经战乱和地震 ,建筑大多崩毁或沉入海底。 以色列建国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出资发掘这座老城并加以保护,使她成为以色列一个著名的遗址公园。</h3> <h3>古建筑的艺术之美,哥特式的拱顶有如教堂一般。</h3> <h3>古遗址建筑群</h3> <h3>这里似乎还在挖掘修缮遗址。</h3> <h3>海边垂钓的人们,任阳光沐浴海风吹拂,悠然自得。</h3> <h3>古罗马剧场</h3> <h3>这里是遗址南门</h3> <h3>远处伸入大海的一角曾经是耸立灯塔的地方,如今利用改为餐厅。</h3> <h3>二千多年前的马赛克地面装饰图案依旧精美绝伦。</h3> <h3>遥望地中海,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h3> <h3>遗址全景,一侧是残缺的罗马柱和断壁残垣的古建筑遗址,一侧是地中海的波涛,历史的苍凉震撼着我们心灵。</h3> <h3>城墙遗址</h3> <h3>离开古城驱车50公里抵达海法,游览了举世闻名的巴哈伊空中花园,花园中心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孝的陵寝。金色半球形穹顶位于乳白色圣殿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对称整齐的花园洋溢着浓郁的波斯风情。巴哈伊教是起源于伊朗的一个独立宗教,崇尚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类一家。</h3> <h3>花园面向波光粼粼的地中海,依卡梅尔山而建,19层梯田,从山顶到山脚延伸达一公里。</h3> <h3>坐落在卡美尔山上的斯特拉·玛丽斯加尔默罗会修道院,这里是基督教先知以利亚居住过的地方,修道院不大但十分精美,尤其是穹顶壁画非常漂亮。</h3> <h3>教堂里有个洞窑,是基督教先知以利亚之墓。</h3> <h3>在巴哈伊空中花园最高处的观景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海法市全景。</h3> <h3>我们住宿在山上的Dan Carmel Hotel,在客房的阳台上就可以欣赏到海法市的夜景。</h3> <h3>酒店内极富艺术感染力的酒吧,充满着浓浓的浪漫情调。</h3> <h3>海法是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是"美丽的海岸"之意。</h3> <h3>海法港宽水深,是一个天然良港。</h3> <h3>夜幕下灯火辉煌的海法市</h3> <h3>第三天上午从海法出发抵达提比利亚行驶了约70km,路经著名的戈兰高地来到了八福堂。八福堂坐落在加利利湖北岸八福山山顶,建筑呈八角形,在圣经中耶稣在此登山训众,圣训第一部分就是讲述八福,耶稣向世人指明八种人是有福的:虚心的、哀恸的、温柔的、渴求慕义的、憐恤的、清心寡欲的、使人和睦的、为正义而受逼迫的。</h3><h3><br /></h3> <h3>八福堂内景</h3> <h3>这是座美丽的花园,加之由于地处海拔负260m,所以氧气充足,人在花园中漫步会感到特别舒心惬意。</h3> <h3>五饼二鱼堂离八福堂不远,是纪念耶稣在加利利传道时用5个饼和2条鱼养活了几千人的故事。</h3> <h3>五饼二鱼堂内景</h3> <h3>地面上可以看到用马赛克铺成的5饼2鱼图案。</h3> <h3>接着我们来到了加利利湖南部的约旦河畔-约旦河洗礼圣址游览。</h3> <h3>约旦河源头在叙利亚的赫尔蒙山,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境内流入死海,全长360km。约旦河两岸风景秀丽,有着众多的历史宗教遗迹。</h3> <h3>洗礼圣址,相传当年耶稣就是在这里接受的洗礼。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接受洗礼的信徒络绎不绝。洗礼的场面十分壮观,所有善男信女都身着白色长袍,站立在岸边,先跟着神父念诵圣经,然后在神父的带领下慢慢步入河水中,一个接一个接受洗礼,神父先问受洗者&quot;是否愿意一生跟随主、一生荣耀主?&quot;受洗者回答:&quot;我愿意!&quot;之后,在神父的帮助下,捏住鼻子,将整个身体浸没在河水中。</h3> <h3>信徒们用约旦河的水作为圣水来洗净自己的罪孽,接受了约旦河的洗礼,身心就受到了涤荡,犹如获得了重生。</h3> <h3>下午我们驱车从北部Sheik Hussien border过境进入约旦,由于导游提醒过大家过境时不能拍照,所以也就没有留下照片。过境还算顺利。约旦北部都是山地,占70%的农业在北部,由于前段时间下过雨山上一片绿意盎然,路边开着小野花,约旦南部都是沙漠戈壁地区它占约旦国土的80%,所以约旦主要人口都集中生活在北部。约旦一词来源于约旦河,约旦国的全称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哈希姆是王室家属的姓氏,同时也是伊斯兰教传教者穆罕默德先知的姓氏,他们是同一家族。约旦的人口大约有1千万,其中7百万是约旦人,3百万是外来人和难民,这中间有120万叙利亚难民集中在东北部,由政府和军队在管理,而我们今天入关的地方是在西北部。一路上我们看见路两边的房屋顶上都有大大小小的铁皮水箱,政府通过管道给输送自来水,每周只固定一天一个片区输送自来水,其余六天只能靠这一箱水来维持生活。由于缺水整个约旦都是这样的模式,包括5星酒店。</h3><h3>抵达约旦的第一个景点是杰拉什古城。</h3> <h3>杰拉什城门,也称费城之门它朝向安曼,当时安曼也称费城,是友爱之城的意思。</h3> <h3>可爱的巴勒斯坦小女孩。</h3> <h3>早在公元前1600年杰拉什就有人居住生息。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占领了包括杰拉什在内的约旦北部地区,从1世纪中叶至2世纪初,罗马人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按古罗马建筑风格重新修建了杰拉什,这是罗马广场,也称椭圆形广场。</h3><h3>我们可以看到围绕广场的外圈石块大些,内圈石块小一些,内圈石块是希腊占领时期留下的,外圈石块是罗马统治时期留下的。还可以看到,由于地震这里被沙漠所埋,埋在下面的石柱颜色浅一些,露出的石柱颜色会深一些。<br /></h3> <h3>杰拉什古城有着"中东庞贝"之称,是约旦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世界上最大规模之一的罗马古城遗迹, 这里看到的是宙斯神庙。</h3> <h3>半圆形露天剧场,被称为古罗马剧场,它至今还举办大型的国际音乐和舞蹈演出,每年的7、8月份杰拉什音乐节就是在这里举行。</h3> <h3>整个剧场可以容纳大约六千人左右。</h3> <h3>阿尔忒弥斯神庙留下来这些大理石巨柱,每根直径都约达2米,高度约20米,大概就是6层楼高度。<br /></h3> <h3>宏伟的巨型门教堂遗址。</h3> <h3>罗马大道</h3> <h3>参观完杰拉什古城,驱车70km前往安曼,抵达安曼市区正遇上交通高峰时段,由于司机路不熟等找到酒店天已黑了,第三个晚上住宿在约旦首都安曼市区。</h3> <h3>早上来到老城区城堡山游览,第一块石碑写着阿蒙国,公元前13世纪,在现在的安曼周围出现信奉太阳神的阿蒙人部落。公元前11世纪,阿蒙人建立了阿巴斯阿蒙王国,第二块石碑写着费城,马其顿王国时期第二任国王就叫费拉德.费斯亚,以他的名字命名,当时被希腊人占领,属马其顿王国一部分,被沿用了七百多年后,改称安曼,第三块石碑写着安曼,到了十九世纪安曼城得到扩建,这里就改称城堡山。石碑后面的柱子是拜占庭时期的教堂遗址。</h3> <h3>这是伍麦叶王朝的清真寺"埃米尔宫"遗址,山顶上还有一个历史博物馆我们进去了参观。</h3> <h3>站在山顶上俯瞰阿曼城区。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安曼市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土黄色建筑群展现在眼前,蓝天白云下,一面约旦国旗迎风飘扬,在中东地区有这样一块祥和之地实属难得。</h3> <h3>同前来参观的当地学生一起合影。</h3> <h3>参观山脚下的半圆形古罗马剧场。由于发生多次地震周围建筑已倒塌重建,这个遗址是被加以修复保护了起来。</h3> <h3>阿拉伯妇女把美丽隐藏在长袍和头巾里,几乎成了伊斯兰传统的符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