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我们约会吧</h3><h3>文字:紫竹</h3><h3><br></h3><h3>🌺🌺🌺🌺🌺🌺</h3> <h3> 有人说 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这座城住着一个爱的人 其实不然 爱上一座城 或许因为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或许因为城中的一段烟雨故事 或许因为城中的一座别致建筑……或许没有缘由 仅仅只是这座城而已 就像爱上一个人 没有原因 无关风月 喜欢 就爱上了……</h3><div> 🌺爱尚泉州🌺</div><div> 曾几何时 谈起福建 厦门的小资文艺 福州的古朴静谧 南靖土楼的匪夷所思 武夷的壮丽豪迈 太姥的荡气回肠……所有的画面充盈脑海 突然想起还有一处 似乎应该亲近但却遥远 似乎应该熟悉但却陌生……泉州 最直观的记忆:幼时葱茏耳廓的郑和下西洋壮举 它只是个启锚地 途径地 补给站//上世纪80年代末 万人空巷的电影《寡妇村》展示了惠安女别具一格的服饰 在某人的心中 它依然只是沾了惠女服饰的一点儿光//另外就是少时穿的旅游鞋是晋江产地 牛仔裤是石狮产地 因为它们隶属于泉州……第三次踏上闽地 目光所及 赫赫有名的太姥与网红霞浦 主角依然不是它……然 近距离聆听它 触摸它 如此博深的文化之都 相见恨晚 突然感喟自己的知识匮乏 也许行走的意义 就是不停的仰望巨人之塔 去发现自己的渺小……</div><div> 泉州 古称刺桐:宋元及明初出版的地理著作和史书 凡记载我国与海外诸国的航线距离 方位 日程均以泉州港为基准 换言之 那个时代 泉州是中国的原点和海上零公里//1000年前它是中国四大对外港口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700年前作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 蜚声世界 是中世纪西方最想往的国际大都会 由于马可波罗游记关于古泉州的“市井之间十州人” “涨海声中万国商”繁荣富贾世界描述 引发哥伦布开启寻找“光明之城”的大航海时代 从而导致世界地理大发现……</div><div> 走近泉州 你会发现它的文化之最让你沦陷 :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道教石雕(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雕像)//海内外同类建筑规格最高 年代最久远的妈祖庙(天后宫)//我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洛阳桥)//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开元寺的千年古桑)//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早 最古老的 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寺庙(清净寺)//我国现存最高孪生石塔(开元寺的镇国 //仁寿 东西塔)……以上之最罗列均是某人亲历所闻 如果惊艳是瞬间的炫目 那么海丝的传说才是经久的传奇……</div><div> 西方哲人有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东方有诗明证 “余音绕梁” 建筑与艺术无法割裂 建筑承载了历史 地理 人文 气候 政治 经济等诸多因素 从而成就了建筑物的风格迥异……如果说见惯了都市的摩天大楼 见惯了北方粗犷 纯朴的四合院 见惯了青瓦白墙的小桥流水人家 见惯了青瓦粉壁马头墙的徽派民居 突然间 灵动的燕尾屋脊 形如庙宇的红砖建筑 映入眼帘 你才发现 有这样一种建筑 它在诉说 曾经的繁华 它在吟唱 曾经的骄傲……泉州的古厝 骑楼 石屋 每一寸砖瓦都铭刻着红尘过往 每一垣墙壁都记录着如烟往事……</div><div> 游走泉州 更加心心念的闽南三大渔女 惠安女的邂逅似乎总在回眸的忧伤中回味 几年前为了探访惠女 从厦门转了三趟巴士 而且还给当时的小柞村委会打过电话(闽南话真的好难听懂)最终在崇武古城海滩瞥见一位阿婆的背影……人总是期许最好的遇见 这次从泉州直达大柞村 一路幻想 “封建头 节约衣 民主肚 浪费裤”的妖娆服饰如何打动某人的芳心 然 咫尺之间 凝眸惠女 黝黑果敢的面容 粗糙结实的双手 由于天气原因(早春二月的海边 风是凌冽的)外加劳作 最美的服饰包裹在棉褛中 唯有头上的艳丽包巾 彰显惠女的身份 某人不禁喟叹 在广袤的劳作空间 美应该是另一种解读吧 勤劳 智慧 朴素 坚毅……上帝永远都是公平的 当它为你关上一扇门 那么一定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 走进蟳埔村 满街的红腴绿瘦冲击着炫目的眼球 某人的嘴巴就一直惊呆着 无论玩着纸牌的阿婆 还是手剥蚝壳的阿姨 亦或是穿梭在菜场 街道的阿姐 无一例外 头上均插着鲜艳夺目的簪花 身着艳丽明媚的花衣(阿婆是一水的红衣)直到某人看见了传说中的蛤壳厝(用蚝壳搭建的古厝)才相信 确实来到了另外一种风情的花花世界……如果说 蟳埔女是行走着的空中花园 那么 蛤壳厝的落寞印证着海丝的传奇(蚝壳是远在东非的乡愁 定居在泉州呢)……</div><div> 如果说鲁菜是君临天下的帝王 川 湘菜是内涵丰富的名仕 苏 浙 徽菜是浅笑低眉的秀女 那么闽 粤菜就是风雅翩翩的公子……亲近闽南 怎可不大快朵颐八大菜系闽菜的香旎 闽南的古早滋味儿……为了满足舌尖的甜怡 某人暴走在充满着或文艺或典雅的各种小巷之中 随着指示牌:花巷 金鱼巷 胭脂巷 水门巷 状元街 东街 西街…… 居然发现泉州的文化 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曼妙无比 渗透着如常的烟火气息 不张扬 不刻意 流转于街巷//食物的芳名之中 不俗气 不矫揉……之前不明白泉州为啥称食飴为古早呢 坐在巷口的食店 问了一下老街坊 才知道古早就是指老旧的滋味儿 某人自行体会了一下 大概就是百年老号//泉州有一种茶点称之为(蒜蓉枝)之前想不通是个啥东东 居然网红星级 待到庐山真面目之时 豁然开朗 蒜蓉味儿的麻花因为沾满了糖霜 葱花 蒜粒 果然如同冬日的树挂 煞是应景//另一款网红食飴(姜母鸭 )未吃之前 断句错误真的会望文生义 姜焗老母鸭(北方有秋补炖老母鸡一说)咀嚼美味之时 方知姜母其实是老姜……</div><div> 走近泉州 会发现它是一个宗教信仰极其浓厚//多种宗教融合的城市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民间宗教 ……和谐并立 被推崇“世界宗教博物馆”毫不为过 但香火最旺盛的不是各路神袛 而是民间传说的俩个人 一个是关帝庙(关公) 一个是天后宫(妈祖)为什么会得到如此之众趋之如骛的膜拜呢 ……《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 忠义神勇 重情义 讲诚信 敢担当// 民间传说中的林默娘(闽南三大渔女之湄洲女)通天象 识海事 懂药理 极富同情心 ……被崇敬源于普罗大众人心向善 向往幸福美好生活……</div><div> 泉州 它是矛盾的 传统的 文化的 多元的 包容的 固守的 古朴的 安静的 内敛的……泉州的更多层面 企盼下一次的重逢……🐠🌍</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 <h3>卓尔不凡 和蔼可亲的天下第一老子 ……(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雕像)</h3> <h3>粉樱滟西塔(开元寺仁寿塔)</h3> <h3>清净寺……名副其实</h3> <h3>夕阳西下……微醺的洛阳桥</h3> <h3>有一种闲庭信步 白鹭悠然洛阳桥下的滩涂</h3> <h3>有一种静谧 船泊洛阳桥下 等待落霞岚染</h3> <h3>早春二月……蜂鸟的问候</h3> <h3>眷恋……刺桐与骑楼的乡愁</h3> <h3>各领风骚 ……(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街钟楼)</h3> <h3>西街一隅 古早滋味儿……</h3> <h3>燕尾屋脊……灵动的建筑</h3> <h3>古巷深处……前世今生</h3> <h3>晋江夜韵</h3> <h3>蟳埔村 暗香疏影的花花世界……</h3> <h3>千年砖 万年蛤……蛤壳厝的传奇</h3> <h3>不凋谢的花花……蟳埔阿婆</h3> <h3>剥蚝壳的蟳埔女……花容月貌的另一种解读</h3> <h3>补渔网的蟳埔女……花之梦</h3> <h3>收获的喜悦……铅华洗尽 别样美的惠安女……🌹🌹🌹</h3> <h3>令人惊艳的惠女服饰……此惠女(游客)非彼惠女🌹🌹🌹</h3> <h3>探仿樟脚村的春天</h3> <h3>樟脚村的春花烂漫</h3> <h3>新春送福樟脚村</h3> <h3>古法秘笈……豆皮养成记(樟脚村的古早滋味儿)</h3> 张爱玲语:于千万年之中 时间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赶上了……遇见 是一种缘分 无需预约 注定于冥冥之中 而又释然于预料之外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人生何尝不是去赴一场盛大的遇见……清晨//脸沐熹微 傍晚//手握黄昏 夏天//蝶恋花蕊 冬天//雪舞苍峦 青春//呧食怦然心动 暮年//感怀相濡以沫……擦肩而过也罢 转身错过也罢 刻骨铭心也罢 不过是形式不同的遇见…… <div> 🌺遇见霞浦🌺 <div> 初识霞浦滩涂的明艳梦幻 源于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大片 欣赏之余不免心中滋生向往 随后《舌尖上的中国》继续发酵中国紫菜之乡的甜旎 再然后央视《新年第一缕阳光》霞浦日出而渔的大阵仗画面更加撞击某人的小心脏……第三次踏上闽地 怀揣憧憬 探寻霞浦之魅…… </div><div> 古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动人心弦的传奇离不开光影交错的成就 或俯瞰 或平视 或仰望霞浦滩涂 在日出日落的潋滟中 在潮涨潮落的变幻中 延展着光怪陆离的光影传奇 心魄又一次被震颤 被抽离…… <br></div><div> 有人说 藏在深闺的娇俏不过是小家碧玉 然 走进半月裡 大家闺秀的固化模式完全颠覆……半月裡村是闽东畲族聚居比较集中的村落 而且是我国现存畲族古迹最多的村落 最令人瞩目的是一雷姓村民自费创办了畲族民俗博物馆 馆中收藏了几百件畲族生产 生活 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的文物……某人一边浏览 一边与畲族阿姐攀谈 稍微对畲族有了一星半点儿的了解 譬如:畲族有盤 篮 雷 钟四大姓//已婚妇女为什么盘着畲族凤凰头(源于本民族图腾)//畲族服饰手绣七彩凤凰//畲族的现代生活依然残留着母系氏族的林林总总……当得知阿姐只读过初中 而且从未走出过古村落 但如数家珍般的讲起本民族渊源历史之时 眼波之间婉转着灵慧 流淌着静如处子的光芒 无不让某人汗颜……当阿姐提着食盒从楼梯拾级而下 “美人在骨不在皮”的至理名言 突然涌进某人的脑海 另外一幅画面也一并印入脑海 曾几何时 风靡一时的油画《陶》抱陶的少女较之面前的畲族阿姐 孰美 不分伯仲 各有千秋……</div></div><div> 紫菜//海带之乡作为霞浦的名片 早已闻名遐迩 更有八闽海鲜出霞浦的赞誉……秀色(霞浦风光)可餐 固然大饱眼福 然 唇齿留香的甜旎方是饕餮盛宴的最好注解……酒香不怕巷子深真不是伪鸡汤 初始看见野猫岭龙头路上用红色帐篷搭建的一排排霞浦最大海鲜排档 某人并不以为然 当大黄鱼 弹跳鱼 比目鱼 海地龙鱼 还有各种小杂鱼 虾 螺 蛤 贝 蛏子……无论清蒸 清炖 酱焖 煎炸 煲汤 凉拌 入口即化的软绵 鲜香无比的滋味儿 游走于唇齿之间 终于认同 霞浦的海鲜 既不是外海 也不是深海 它是滩涂海鲜 果然 江湖传说不是盖的……💯💎</div><div> 虽然霞浦摄影最好的季节不在早春 但霞浦的早春依然明媚无比……错过 只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也许有一天 我还会回来 看你……</div> <h3>梦幻的滩涂(三沙镇 小皓村)</h3> <h3>赶海(三沙镇 小皓村)</h3> <h3>纹理梦幻 顾盼生辉的海……(午后阳光 倾泻三沙镇东壁村海滩)</h3> <h3>有一种梵高标记的海 东壁日落</h3> <h3>光影交错 东壁日落</h3> <h3>三沙镇 东壁村 日暮……</h3> <h3>大名鼎鼎的花竹日出……央视《新年第一缕阳光》的拍摄地</h3> <h3>朝霞 滩涂 近海 渔船……花竹晨韵 开启日出而渔的模式</h3> <h3>有一种线条(竹竿)与肌理(滩涂)的完美告白……花竹日出</h3> <h3>农夫与牧牛 日出而耕……(牙城镇 杨家溪)</h3> <h3>杨家溪的晨曦……</h3> <h3>一行白鹭上青天……(盐田镇的午后阳光)</h3> <h3>日落时分 连船人家……(盐田镇)</h3> <h3>渔猎(串起的生蚝 口水在哪里😋)</h3> <h3>暮归(满船的生蚝 还在找口水哈😋)</h3> <h3>北岐 大S湾 日出</h3> <h3>北岐 小S湾 日出</h3> <h3>有一片紫色迷情的海……北岐日出</h3> <h3>有一种梦幻孤岛 别名馒头山……(沙江镇 围江村 )</h3> <h3>围江的日出而渔</h3> <h3>讨海 意趣……(围江的清晨从赶小海醒来)</h3> <h3><font color="#010101">有一种海上甲骨文养成记 潮落 滩涂重现江湖 (盐田镇 南塘村)</font></h3> <h3>落日余晖 五彩围网 (猜猜我是谁 我在哪儿……正解 盐田镇 南塘村 养螃蟹 鲍鱼的笼子)</h3> <h3>踏春来……(世外桃源般的杯溪)</h3> <h3>眺望春色……(杯溪的白鹭)</h3> <h3>一叶孤舟立蓑翁 两岸青柚绿杯溪……(杯溪的春光无限)</h3> <h3>早春二月 迫不及待的油菜花 涂抹上村村的怡然春色……</h3> <h3>上村村 春天不仅播种 还有收获……</h3> <h3>春忙 ……(上村村)</h3> <h3>榕树下 静雅思听 古村落的前尘往事……</h3> <h3>美人在骨不在皮……是这婶儿的</h3> <h3>宁静(某人最推崇的畲族阿姐)</h3> <h3>恬淡(还是某人艳羡的畲族阿姐)</h3> <h3>87岁的畲族阿婆 精神矍铄……不一样的网红脸</h3> <h3>霞浦盛产的大黄鱼……一个字 嫩</h3> <h3>龙头鱼……绵润的香溢</h3> <h3>小杂鱼 那一定是小烹……滋味儿一样的甜旎</h3> <h3>用盘子盛的北极贝 吓到某人……怎么突然想起吃日料时的一丢丢寒酸😋</h3> <h3>开胃小菜(小白虾) 依然鲜馜的节奏</h3> 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任何人心中的远方和诗 无一例外 或一帧画 或一首诗 或一首歌 或一本书……开启臆想模式 据说左宗棠的新婚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神交古人……吾等凡俗虽未拥有大师的胸襟气魄 然 神交二字 却贴切契合 ……<div> 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一个喜爱诗仙的诗友都有一个自己心中的李白 李白的狂放不羁 傲岸不屈的性格 成就了其诗句的大气磅礴 慷慨激昂 构思奇妙 亦幻亦真 流光溢彩 唯美浪漫……的风格 少时诵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 暗自思忖 何方神圣仙山潜梦诗仙太白的心境 心神向往的翅膀一直酝酿着高飞时刻…… <div><div> 🌺拜访太姥🌺 </div><div> 古代 闽人称太姥//武夷“双绝” 越人视太姥// 雁荡“昆仲” 足以证明太姥之魅……登上太姥大盘石观景台 峰峦层叠 怪石嵯峨 谷深壁陡 洞穴贯穿的景致尽收眼底 三面环海 一面靠山的太姥 山间云雾飘渺 层林尽染春色 远眺嵛山岛 亦幻亦真 正可谓:海天共妍一色 礁湾齐美沧澜……游览太姥观海长廊 驻足而立 仰望高山 俯瞰大海 突然发现 “山增海阔 海添山雄” 不止是传说中的相得益彰 更是传奇中的琴瑟和鸣……</div><div> 去往太姥经过秦屿镇 忽闻鼓乐之声 随后一行着畲族传统服装的队伍行将出来 头排人群还抬着轿子 懵懂中 不禁自言自语 这是搞啥呢👀 热情的司机旁边解释 这是在请菩萨 保平安(闽话实在是难听得懂)囫囵吞枣自行体会了一下 应该是春节的一种当地民俗 ……关于民俗 它不仅是意识形态 也是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迁步伐 国人的悲哀之处(你我都具备的中国气质)大刀阔斧的革新进取精神 一哄而上 盲目跟风……民俗文化的传承确是一个命题……🈳 </div><div> 一方水土 一方人 一甲地方 一滋味儿……走在秦屿镇的街道 满街都是福鼎手打肉片的招牌 不喜肉肉的某人也禁不住好奇心 想探个究竟:其实是手作肉糜 汆到汤里成片状 在俺大北方弄成团形不就是汆丸子吗😋 不过尝试了磻溪手打面 确实滋味儿了得 地方特色果然名不虚传……</div><div> 如果还沉浸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境中 不如循着李白梦游的足迹 找寻属于自己心中的太姥豪情……</div><div> </div></div></div> <h3>定海神针 天柱峰……(花岗岩峰丛地貌)</h3> <h3>夫妻峰(花岗岩峰丛地貌)</h3> <h3>仙人锯板(花岗岩峰丛地貌)</h3> <h3>二佛谈经(花岗岩石蛋地貌)</h3> <h3>通天洞 光阴荏苒</h3> <h3>一线天 光影交错</h3> <h3>九鲤湖的水天花月……</h3> <h3> 前些年 娱头条大书特书 梁朝伟心情郁闷时 会拿起护照随便搭乘一架航班去伦敦 独自一人 一言不发 在广场上喂上一下午鸽子 然后再搭乘航班晚间抵港……无论是以讹传讹 还是博眼球卖新闻 总之 放空的生活状态不也是我们希望拥有的梦想天空吗 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加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远方和诗……</h3><h3> 平潭 这个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海岛(距新竹港68海里 有直航船班 只需2个半小时)闯入某人的眼帘 得益于《爸爸去哪儿》的甜蜜(那里的海实在是清澈明亮 那里的石头厝实在是明艳动人)……</h3><h3> 🌺平潭印象🌺</h3><h3> 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平潭石头厝特色 “屋顶瓦片压石头 远望似碉堡(小窗户)” 拥有中国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 倚山而建 鳞次栉比 经过风吹雨淋 年轮的风霜雨雪将石头厝打磨的五彩斑斓 艳丽明媚……站在百胜村的制高点 俯瞰湛蓝的大海 仰望蔚蓝的天空 闲适的渔船泊在港湾 点点白鸥穿梭于海天之间……突然发现 平潭 是一幅不需要滤镜就可以感受到:灵感 质感 层次感 画面感超强的醉美油画……</h3><h3> 游走跨海村 为了更好的欣赏石头厝古民居 找寻到了一位薛姓人家(他们家是欣赏石头厝古民居最佳位置)这位老薛(攀谈中得知薛刚的后裔)不仅带我们到他家的天台观赏石头厝古民居 还不遗余力的为我们讲解平潭的前世今生……聊天中 看着寥若晨星的古石头厝 不禁疑问 老薛指给我们看古村落对面平地而起的政府统一规划的高层房 说留下来的也要拆掉 马上会搬到高层居住……继续游走流水码头海滩 发现海滩上闲置着一些古船 近距离接触 不仅斑驳的已无往昔繁花似锦 更加破旧不堪的令人感伤(问了一些当地渔民 这些古船不完全是风蚀雨琢 而是人为拆卸的蚕食所致)……</h3><h3> 几年前 有新闻讲成龙购置一些江浙一带的古村落 整体打包送至新加坡安置保护 网友对此行为褒贬不一 姑且将民族情节搁置开来 单说文物保护 为啥欧洲国家(某人所知英国 瑞士)可以将蒸汽火车整合成移动的博物馆(游客可以乘坐其中游览名山大川)当然国内建水米軌火车观光列也在几年前重新启动(重点是民营)某人身临其境 感受了一把开往春天的火车甜蜜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h3><h3> 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人类创造 或者参与人类活动//成为历史遗存 不可能重新创造的……综上所述 文物不一定非得是价值连城 躺在博物馆里的珍稀 有时它就存在我们的周遭 石头厝 古民居文化的活化石 传播者 承载者//古船 海洋文明的亲历者 见证者 如何保护 利用 再创造奇迹倒是值得商榷……</h3><h3> 如果想去追寻远方和诗 那就趁早启程……有一座房子 镶嵌在梵高的画框里 等你来呼吸 平潭石头厝古民居……</h3><h3><br></h3> <h3>夕阳 风车 碧海 船影……生活可以慢下来 回到从前……(白青乡 白沙村海滩)</h3> <h3>有一种美的令人彻骨的海……白沙村海之魅</h3> <h3>聆听 大海的潮汐……(流水码头被人为蚕食的古船)</h3> <h3>有一种落寞 我的繁花落尽 你的锦绣未央😂……(流水码头海边古船被拆下来的木椽被渔民加工建造新船)</h3> <h3>住进石头厝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白青乡 百胜村)</h3> <h3>有一种遥远的斑驳 平潭 白青乡 百胜村的石头厝古民居……</h3> <h3>渐行渐远渐无书……(跨海村消逝的乡愁)</h3> <h3>定格记忆……(跨海村的如烟往事)</h3> <h3> 如果说巧合是偶然 那么多重偶然的叠加 会是神马😋 缘 妙不可言……</h3><h3> 🌺缘分西安🌺</h3><h3> 西安 如同一部活的史书 一幕幕 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巨变……西安 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推进着人类文明史的前行……</h3><h3> 有人说:地下看西安 地上看泉州……本来此次行走闽地 西安不过作为转机之所……可万万没想到 海丝的传说千丝万缕着陆丝的传奇……</h3><h3> 游走泉州 错过提线木偶 错过南音……然 在西安高家大院观看皮影戏 无意中发现 陕西合阳木偶才是提线木偶的鼻祖 如同华阴老腔是现代摇滚的鼻祖一样……艺术无国界 继承传播 发扬光大才是王道……</h3><h3> 传说止于传奇 海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与陆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冥冥之中的缘来缘去……</h3> <h3>幻彩霓虹长安梦 摩肩接踵闹元宵……</h3> <h3>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这样的老腔很接地气儿</h3> <h3>皮影戏……儿时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