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小衔接老师温馨提示

<h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时期对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孩子们的世界色彩斑斓,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解读孩子的各种行为和想法呢?</h3><div><br></div><div><br></div> <h3>本周,我们就幼小衔接一言,去倾听儿童的声音,走近儿童,走进儿童。<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可能很多家长在孩子刚上大班时就开始焦虑幼小衔接的问题,看到身边的人提前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学拼音、学笔画、学认字、学数学、学英语等等,就开始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去学、学、学,担心他读了小学落跟不上……面对孩子即将入小学,家长会产生种种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进而对上小学产生畏惧和抵触的情绪。如何顺利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平稳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h3><div> </div> <h3>其实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准备充足的学具,也不仅仅是储备学科知识,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h3><div><br></div> <h3>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及时表达,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h3> <h3>首先,学会自己管好自己的物品,比如:书包、衣物、水杯、毛巾等,自己的物品知道放在哪里,想用的时候随时能拿得到。老师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孩子,物品或衣服明明写了名字,放学时家长来找老师,说东西不见了。因为他习惯了有人帮她操心,帮他拿。如果东西不见了请让孩子自己找,慢慢让他学会珍惜</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其次,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经常给孩子一些小任务,比如整理自己的书包,睡前将自己第二天的衣物整理好,叠整齐放在书包里。比如值日生准时来园等<br></h3> <h3>一定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之事</h3> <h3>再次,协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制定一日流程时间表,讨论每个时间段要做些什么事情,写出来或画出来,贴在随时能看到的位置,孩子参与规划自己的时间,他对时间的管理才会去积极的执行。</h3> <h3>一定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有主人翁意识,有基本责任感,学会意识到时间和机会是自己的。</h3> <h3>关于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我们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h3> <h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br></h3> <h3>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反复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利于倾听习惯的养成</h3> <h3>在家里可以设置一个倾听角,铺上孩子喜欢的地毯、抱枕,投放耳机、蓝牙音箱或智能机器人,可以准备一些儿歌、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科学知识及相应的图书,让幼儿每天选择一个时间段到倾听角进行倾听练习<br></h3><div><br></div><div><br></div> <h3>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接下来我们又来说说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h3> <h3>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的重要内容,它是儿童成长为社会学习性适应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适应社会的程度。所以,规则意识不仅可以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h3> <h3>比如:食不言寝不语,进餐时不与同伴大声聊天,午睡时不影响他人休息,上课时正确坐姿不与同伴交头接耳,上下楼梯靠右边走等一系列规则,都需要孩子遵守和执行。公共场所更需要遵守规则,比如人多时要排队,看电影时不随意走动,不发出声音等等</h3> <h3>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我们要注意什么,预设会发生什么事情,把要求提在活动前,孩子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事先并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h3> <h3>我们也可以多让孩子玩一些棋类游戏,棋类游戏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比如适合学前班孩子玩的飞行棋、斗兽棋、动物棋、跳棋、围棋、国际象棋等。<br></h3> <h3>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幼小衔接家园共育需要注意的几点。</h3> <h3>家长如果对于孩子成长问题有什么疑问,欢迎工作日来园与老师当面交流或者致电成长热线15228443853都可以噢~祝大家周末愉快~</h3>

孩子

幼小

衔接

倾听

自己

规则

家长

比如

学会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