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天一篇:人生何惧桑榆晚,秋色满目胜春天

阿健

<h3><font color="#010101">阿健原创</font></h3> <h3>  去年夏天,我去登山。途中遇到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七旬老太太,他拿着单反相机兴奋地收藏着眼前雄伟壮丽的风景。我之于摄影才刚起步,好多东西都不清楚,我向这位老太太请教,她非常热情地为我讲解,目光慈祥而温和。她说起话来幽默又风趣,于是我打算和她结伴而行。</h3><h3><br></h3> <h3>  她背着一个蓝色旅行包,肩带上挂着一台橘红色的MP3音乐播放器,她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按着快门不停地创作着,步履显得非常轻松。走得久了,累了我们就坐在路边的木椅上休息。她在休息的时候告诉我,她曾经是报社的美术编辑,现在退休了喜欢上了摄影和登山,有时也读读书,她还经常去学校义务演讲,她的生活充实而惬意。</h3><h3><br></h3><h3>  我在老太太身上看到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一位纵情山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智者。面对衰老她乐观而从容,无惧而豁达。岁月的黄昏在她这里诗意而美好。这位老太太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h3><h3><br></h3> <h3>  前不久,我去探望了我的语文老师,她刚搬了新家。我好些年没见到她了,再见到李老师时发现她已鬓角飞雪,皱纹如丝。</h3><h3><br></h3><h3> 李老师中学时教我们语文和音乐,还记得当年她长发飘飘,时常穿一件米白色的连衣裙,朗读课文时声音甜美而细腻。音乐课上她用修长的手指触碰着一个个琴键,飞舞的指尖顷刻间挥舞出一串串灵动的音符。优美的旋律于是飘满了整个教室。那个时候的李老师很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她年轻而漂亮。更多的还有她内在的气质与才华。</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 如今李老师也快六十了,虽然年华已老但她依然坚持学习,坚持锻炼,精神异常饱满。她领着我参观了她的新家,那些红色墙壁上挂着的别致而精美的装饰品以及阁楼上的两幅水彩画皆出自李老师之手。退休后的李老师每个星期都会坐车到成都去学画画,有时也会外出采风。李老师似乎比年轻的时候还要忙。临走时,我送给她一首我写的小诗《当我老了》,并请她为之谱曲。</h3><h3><br></h3><h3><br></h3><h3>当我老了,再也拨不动那六根弦</h3><h3>音符不出,唱不了思念</h3><h3>当我老了,再也打不了字,按不动鼠标</h3><h3>点不开你的笑脸</h3><h3></h3><h3><br></h3><h3>当我老了,在一叠旧照片里</h3><h3>拾起青春</h3><h3>仿佛很近,却又很远</h3><h3>一根白头发落下</h3><h3>光阴的两端</h3><h3></h3><h3><br></h3><h3>当我老了,比光阴的光阴还要老</h3><h3>说不了话,走不动,看不清蓝天</h3><h3>你还能不能为我点赞?</h3><h3>当我老了……</h3><h3><br></h3> <h3>  李老师读完后,鼓励我:“诗写得还不错,不过你现在写这个题材的诗似乎早了些”。送我出来时,李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一个人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心要是年轻了,人永远也不会衰老”。</h3><h3><br></h3><h3></h3><h3> 人到老年并非是等待生命的终点,而将是开启一段崭新的诗篇。我们该如何善待自己,给自己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晚年呢,登山的老太太和学画画的李老师似乎都在讲述着同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就可以预防心理衰老。</h3><h3><br></h3><h3> 脸上爬上的第一道皱纹那不是衰老、头上长出的第一根白发也不是衰老,真正的衰老是从放弃自己的那一刻开始。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h3><h3><br></h3><h3> 最后,我想送给正在看我文字的那个可爱的你:善待自己,活出自己的性格来,面对人生的秋天请多几分豁达,几分从容,心怀宽广,宁静致远,努力把生活过成一首小诗。即使岁月无法抗拒,也要优雅淡然地老去。人生何惧桑榆晚,秋色满目胜春天。</h3><h3><br></h3> <h3>文字: 阿健</h3><h3>地址: 中国,四川,什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