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中华槐园

紫气东来

<h3><br /></h3><h3>中文名称</h3><h3>中华槐园</h3><h3>外文名称</h3><h3>The Chinese Pagoda tree Park</h3><h3>地理位置</h3><h3>沈丘县行政新区北侧</h3><h3>气候类型</h3><h3>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h3><h3>占地面积</h3><h3>一期400亩,二期700亩</h3> <h3>中华槐园位于行政新区北侧,北邻南洛高速,是沈丘县委、县政府2011年确立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充分利用修建南洛高速公路时遗留的近300多亩的废旧坑塘、林带,并将其整合水系成湖,建设以现代园林风格为主的槐树生态园建设。</h3> <h3>槐园地形起伏跌宕,绿色、美化有了立体感和层次感。有人由衷地感叹:槐园是有山有水有灵气。湖水清澈见底,登上槐香山,站在观槐亭极目远眺,整个槐园尽收眼底,花木葱笼,山水倒映,美不胜收。</h3><h3><br /></h3> <h3>沈丘县本没有山、没有湖,建设者们利用废旧坑塘开挖修葺了一个人工湖,挖出的泥土就地堆成一个小岛和一座土山。</h3> <h3>沈丘籍历史名人周兴嗣《千字文》为主题修建一个直径99米的文化广场。同时,以槐园为平台,建成万亩槐树基地,利用槐花、槐果研发槐药、槐酒、槐茶,努力打造以槐树、槐山羊、槐山药为主的沈丘&quot;槐文化&quot;品牌。</h3> <h3>主要景点包括:周兴嗣雕像、《千字文》文化广场、槐香湖、槐香山、观槐亭、七星岛、三槐桥、三槐堂、千年古槐、五福迎宾槐、比翼槐、连理槐等。园林中拥有包括世界珍稀品种的国槐、刺槐65个,槐树2万多株。其中,胸径50厘米以上的槐树150余株,1米以上的4株。中华槐园以生态自然、文化品味、槐树科研等特色与京城槐园、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齐称三大&quot;槐园&quot;。园林可以容纳上万人的游园休闲场所,成为河南省集生态旅游、园林文化、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第一处生态槐树园林。</h3> <h3>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刺槐、黄金槐、龙爪槐、金叶刺槐、毛刺槐、香花槐、五叶槐、金枝国槐等槐树品种65个。</h3> <h3>槐树与沈丘的渊源</h3><h3>&quot;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quot;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如若追寻它的由来,还得从明朝说起。明孝宗为开发豫东平原一马平川的土地,发展经济,增加国库收入,便下令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到豫东开荒种地。又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割陈、项、颍边隅复置沈丘县县治。五户为一保,十户为一什的移民,到河南之后被分派到各地居住落户、开荒种地。有一行人到如今的沈丘县槐店镇其中,他们见这里一片荒凉,啥房屋也没有,只有一块高地上长着一棵大槐树,便依树而居。当时人们出门远行或做生意,都是靠骑马、骑驴、驾车、推车、或肩挑背驮、或在河里行船。大槐树紧邻宽阔的沙颍河,是东去西往的必经之路,也是南来北往之要冲。于是大槐树下的人家就成了来往船家和担挑推车赶路商贾客歇脚地。随后有了埠口,有了埠口来往的人更多,于是就有人盖房起店开办起作坊来。有店有铺有作坊有酒肆逐渐就形成了集市。时间长了,来往行人就称这里为大槐庄、槐树店和槐坊店。后来,又简称为槐店,一直到今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