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参加省教科院《道德与法治》“送教助学”活动有感

<h3>3月28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作为一名从事政治教学的新老师,有幸参加了省教科院《道德与法治》“送教助学”活动,亲自聆了听名师专家们的授课,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对做好今后的教学工作有这么几点启发。</h3> <h3><br></h3><div>博学之。博学是指通达地学习、广泛的学习。此次活动内容丰富,陈骞老师《家的意味》、郑健老师《青春的情绪》、张莹老师《法律保障生活》、杨艳茹老师《男生女生》、张彩霞教师的评课,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这与几位教师们平时深厚的知识储备是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向几位老师首先要学习的。</div> <h3>审问之。审问是指审慎地探问、深入地追问。课堂教授过程中,几位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严密、表达清楚,可见事前对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审问、深入剖析、认真预演。并且娴熟运用教学技巧,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认真予以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h3><div>慎思之。慎思,是指谨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学习和 思考相辅相成,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有效掌控课堂节奏,引导大家主动深入思考,不知不觉中将课堂讲授的观点与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碰撞和融合,从而不断擦出绚丽的思想火花。</div><div>明辨之。明辨是指明晰地分辨、明确地判别。这次的《道德与法治》送教助学活动,通过精心设置课程,引导学生们正确认知自身的性别角色、感知自身情绪变化,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与错,积极履行承担的社会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辨别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div><div>笃行之。笃行是指笃定地履行、坚定地执行。几位教师的教授,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了知识、提升了素养、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让旁听的教师们领略了名师风采,学习了先进经验,提高了教学技能。</div><div>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见贤思齐,充分汲取这次”送教助学”的养分,学问思辨、身体力行,在教学路生涯中继续砥砺奋进、上下求索,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实现人生的升华。</div><div><br></div><div>乐陵市江山国际学校 高华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