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2018.3.29

我心飞翔

<h3>  简介:马豫星,&nbsp;男,祖籍河南南阳,1968年11月出生于江西星子。滚动快速作文顾问。"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分会"副秘书长。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nbsp;,语文教育与写作教研室主任&nbsp;,江西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教师教育学科中心组成员。</h3><h3> 1989年开始,无立场的实践,无间隔的体验,洞悉多种形态的语文教育:农村与城市,内地与沿海,公办与私立,普通与成人,中学与高校。2001年3月成为江西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硕士(语文教育方向),余应源先生任主导师。2004年6月,就职于江西教育学院(现更名为南昌师范学院),2005年11月评为副教授;曾任中文系语文教育及写作教研室主任,《江西基础教育参考》(内刊)编辑部主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学习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分会副秘书长,江西省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2012年,指导的"滚动快速作文"课题被评为江西省优秀课题。</h3> <h3>  今晚,"滚动快速作文促阅读2队"群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马豫星教授给大家作讲座,直播可谓出现历史新高,四个分群同时转播,另外2队群人数猛增到最高人限500!可见大家对马教授是仰慕至极!下面我将还原马教授的第一人称给大家呈上精美大餐!</h3> <h3>  我从人类的活动说起。人类的活动,无论哪种,一般都和语言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人的活动,就有语言活动。极端的说法,就是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个符号更是指向了语言。</h3><h3> 李海林先生说语文是背景性学科,我主张语文是溶解性学科。因为,背景可以去掉,而主体依然存在。溶解,就不是能够和主体轻易分解开的。</h3><h3> 明白了 语言活动 之于 人的重要性后,再将人的 语言(广义)活动 进行区分。语言活动,依据是否可以直接观察得到,又可以分为 内隐的语言活动 和外显的语言活动这两类。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区分呢?是为了以后说不定 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兴许有种教学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内隐的语言活动而实施教学。如果智能科技能 直接作用于 内隐的语言活动 ,而实施教学,效果兴许更好了。因为少了,信息传播中的损耗。但是,当前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可以直接观察的 外显性语言活动,来实施教学了。</h3> <h3>  外显性语言活动,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 "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活动方式。当然,您用言语活动方式,也是准确的。分出"听说读写",我们就离"作文"很近了。必须明白,"写"在"听说读写"中的独特性,这也是教学必须明白的了。写,统指"用书面语言符号为载体或工具、实施的信息输出活动"。&nbsp;</h3><h3> 这里有2个要点:书面语言符号、信息输出。信息输出说明,如果心里没有,处于无,或者不清晰的状态,输出的效果 会不好。如果书面语言符号掌握不好,输出也不好。</h3><h3> 许多作文教学流派或方法,也注意到 学生心中无物,所谓巧媳妇难为,因此花大量时间去处理信息来源的问题。</h3><h3> 但,滚动作文,解决学生信息来源方法独特,即:从学生集体中寻求信息来源,并且提供了"作文工具",利用谱系词促进学生 心中有物。当然,作文新工具,还提供了语言符号书写 的功能。</h3><h3> 以上是从 写的 定义,来涉及了一下"滚动作文"的科学性。</h3> <h3>  下面接着说 写的分类。因为"写"还是一个种概念。根据人的意识状态,又将写分成两类"有意识的写 和 无意识的写"。</h3><h3> 先说说"无意识的写",这也是需要的。但,这不在语文教育范围内。不过稍微提一下,要允许学生 无明确意识的 信手涂鸦,这样可以缓解情绪。</h3><h3> 而"有明确意识的写",再往下分解,分解的依据是 人的存在状态,这里我引入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角色"。这里就不展开角色理论分析,现在社会学要非常重视角色理论的研究,还出现了角色哲学研究。从以下的图表,大家可以看出,滚动作文,是非常切合学校教育体制的。</h3> <h3>  虽然,学校体制化的班级授课制有诸多不足,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下,这种教学制度是不可能取消的。如果完全实施个别化教育,就会增大教育投入,增大受教育的成本。即使网络化的教育,可以更好的实施个别化教学,但有可能忽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所起的作用。所以滚动作文有很大的时空适应性。适应学校教育时空,适应班级授课制这个时空。</h3> <h3>  与滚动作文相应的,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作文教学。用不科学的分类方式,我分出了,直接立足 教育,从育人角度直接 和 作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童化作文。还有,立足心理学的,利用心境的营造,来实施作文教学。但是,因为滚动作文,是一种教学组织法,即 受教育者 和 教学内容 入手实施的作文教学,所以,可以将所有的作文教学方法 都吸纳进来。</h3><h3> 比如听说读写相结合,然后促进作文教学,在滚动作文中也可以应用。但这里要明确的是,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写,而不是为了增进读的效果。目前的作文教学,真正重视引入心理学来实施的,太少。这是作文教学科学高效的必备要素。</h3> <h3> 最后,我想说说滚动快速作文的要点,这几个要点,如果不重视的话,可能会让教学流于一般化了,肤浅滑行。</h3><h3> 首先是 "分",分小组很重要,小组内部的活动方式很重要。分组,可以同质组,也可以是异质组,这里根据作文教学的目标来确定。对于分组,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我想达到什么",是突出优点,还是削除短板。同时,小组内部如果良好的开展活动,老师要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规则。有个著名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各位老师可以阅读一下,这样可以保证小组内的学生 都能积极参与,平等地参与。</h3><h3> 分,还有个作文内容的分。首次的分,要考虑"学生分组"后的小组整体状态,哪个小组首先写哪个内容,哪个小组后写哪个内容,也要有明确的意图。起初,我对"滚动作文"的下定义中,强调"分 .错.共享"。这个四个字,是滚动作文实施的核心要素</h3> <h3>下面,我来说说"错",错动,即"滚动"的过程。这里,也要在上一轮 作文结束后,经过教师的评阅后,再审慎地错动 作文内容。即作文内容 和 哪个小组结合。</h3> <h3>  最后,说说"共享"。现在,共享一词,风靡全国。滚动作文,其实实施共享精神都10多年了!共享,体现了学习时空的容错性。当然,每次滚动之后,优秀点是必须重视的。这毋庸置疑。其实,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还要重视学生不足之处的分析,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写得不好,因为在哪里。无论写得好,还是不足,都应让全班同学看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好或不足,这是培养学生的策略性认知。写得不好的同学,能够明确说出自己为什么不足,也是学习目标的达成,因为他告诉了全班同学今后避免出现此类问题,这样减少了学习的弯路。学校教学,如果不减少学生弯路,走上快速成长的道路,就失去存在的价值。这是共享的意义和价值。</h3> <h3>分 .错 .共享 这就是滚动作文的过程实质!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