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亲庆生

王红娟

<h3> 欣逢母亲八十华诞,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的一生,刚强坚韧,勇敢果断,勤劳节约,无私奉献,平凡伟大!<br> 半个多世纪前,我母亲曾供职于西安铁路局从事电报翻译工作。六一、二年国家困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她是我们家的头号功臣,在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为了让父亲安心在外工作,她起早贪黑,一边照顾年老体弱的奶奶、抚育年幼的三个儿女,一边要到农业社下地干活去偿还我们家劳力少而亏欠生产队的透支款。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母亲用架子车拉我去看病那包着蓝色头帕衣衫湿透的背影;是挑着被两大洋铁桶水压弯的扁担一路咯吱咯吱晃晃悠悠还家的剪影;是灶台边系着蓝色围裙、用嘴轻吹着铁勺里油炒鸡蛋的落灰、含着笑意用筷子塞进围在身边的孩儿们嘴里的那抹香味;是睡梦中嘤嘤嗡嗡的纺线声和昏暗的油灯下母亲那被拉长的影子;是炎炎烈日下,在麦田里挥汗如雨、风吹日头晒、悠黑通红的脸庞。村里的老人、同辈提起母亲,总赞她家里的活计样样出彩,赞她田地里伺弄庄稼和村里的男人相比也豪不逊色!<br> 七十年代末,母亲迎来了人生的一次艰难选择。国家对下放职工可招回安置,母亲有机会重回单位过城里人的轻松日子。但母亲却纠结于三个孩子在家无人教养,最后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工作机会,安心在农村扎下根来,这在今天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真是为了儿女不计后果的母爱啊!<br> 母亲在五十岁的时候随父亲进城,不愿吃闲饭的她开始摆起地摊,学做生意。用她的话说:你哥在农村,娃多拖累大,盖房、上学样样都得花钱,能挣就挣点,多挣就给儿多添点!母亲甚至劝说已经退休的父亲在春节写春联摆摊挣钱。凭着吃苦、节约、坚韧,母亲硬是和父亲一起徒手在城里拼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家!日复一日中,我们姊妹相继成家。本该颐养天年、享福的母亲,却和父亲承担起了教养孙女、孙子的重担,既关心他们学习和思想变化,又尽自己所能供养变换一日三餐,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上班工作、结婚生子!我常劝父母要善待自己,吃好点穿好点,可他们总是说和过去的生活相比,这算是神仙的日子了!母亲住在城里,却再没有年轻时在城里工作的洋气,吃穿用度也简单的得不能再简单!<br>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尊敬的父亲也离开我们整整八载,母亲独自一人生活。飞鸟离巢、物是人非!母亲为了不成为我们的负担,她把自己的一天安排满当,晨练、读书、吃饭、娱乐、休息,她回绝了姐姐要接她一块生活照顾她的要求。她佝偻的腰背已经步履盘跚,她对子女无所求,即使面对生活中不顺心的锁事也自解心宽,甚至装聋作哑、语言卑微。她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子孙,甚至榨干血汗,只剩下这幅骨头架子也在所不惜!<br>  今天,母亲健康地迈上了她八十岁的人生台阶,真不易啊!这是我们做子女的幸事,纵使为母亲做再多的事情,也报答不了你老人家的滴点恩情!我们要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母亲!感恩有你,才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可以任性犯错;感恩有你,我们的人生才有来处,可以回家!<br>祝愿母亲永远身体康泰,幸福百年!</h3> <h3>十八岁的芳华</h3> <h3>参加工作后的母亲</h3> <h3>和朋友们在一起</h3> <h3>人到中年</h3> <h3>进城后的母亲承担了教养孙女的责任</h3> <h3>七十岁的母亲</h3> <h3>八十岁生日</h3> <h3>母亲在翻看过去的老相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