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 念 奶 奶</span></h1><p class="ql-block"> (和奶奶在一起的童年往事)</p><p class="ql-block"> 张吉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奶奶音容宛如在 </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思典范</p><p class="ql-block"> 子孙景仰空有泪 </p><p class="ql-block"> 欲闻教诲杳无声</p><p class="ql-block"> 百年风雨浑如梦 </p><p class="ql-block"> 留给人间浩气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农历十二月初七出生在湖南安化龙塘彭永德药号,取名叫彭发梅,家有兄弟姐妹六人(二子四女),奶奶在姐妹中排行老二。</p><p class="ql-block"> 彭家与张家都是从江西到安化开药铺的,都是江西帮,彼此了解,门当户对,奶奶十六岁时与大她一岁的爷爷(张秋元)成亲,成为了安化乔口张正大药铺的二儿媳妇。</p><p class="ql-block"> 奶奶和爷爷一生恩爱,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生养了二十个子女,育大成年的有十一个,七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取名叫"十双",很有纪念意义,在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传为佳话,现如今子孙众多,遍布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成亲后不久,爷爷和奶奶自立门户,在黄沙坪镇创建了张德大药号,是一家集批发零售,土药收购于一体的中药材贸易公司,由于经营得当,讲究信誉,药材质量上乘,生意十分红火,远近闻名。张德大的兴旺发达与奶奶是分不开的,奶奶精明能干,灵活聪慧,办事麻利,是爷爷的贤内助,是张德大的内当家。奶奶虽是老板娘,却事事亲历亲为,迈着一双小脚,亲自管理贵重细料药材仓库。她还十分关心体恤工人,经常给未成家的学徒缝缝补补,做鞋做袜,如学徒陈千根,花正笑等的婚事都是奶奶出钱出力一手操办的。</p><p class="ql-block"> 以 "德"为大,是爷爷奶奶经营张德大药铺的宗旨,"救人要紧,有钱无钱先捡药",是我奶奶常说的一句话。没有钱可到张德大先捡药,很多年后还有很多老人在传颂! 乐善好施,慈悲为怀。每逢灾荒年月,奶奶总是亲自带人在源世昌(张德大的药材仓库和熬制驴胶及膏药的地方)施粥接济逃荒的灾民。</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六年,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中,因抗拒改造,张德大所有财产被没收充公,爷爷沦为阶下囚,饱尝了人间苦楚和屈辱。爷爷出事,家里的天蹋了,一大帮老小,全靠奶奶挺着,奶奶临危不乱,强忍着悲痛,率领一家人共渡难关。在奶奶的操持下,兄弟姐妹团结一心,大的带小的,强的帮弱的,大伯正均参加了资江锅厂的公私合营,我爸爸正全和妈妈参加公私合营的健群药店工作,在武汉的大姑菊容、北京工作的三伯正雅寄钱回家,孩子们的学业一点也不能耽误,四伯正祥刚大学毕业,把九容姑姑,正言小叔接到身边读中学。家里的老婆婆、奶奶、雪容姑姑、正久叔叔、十双姑姑和我挤住在小小的偏厢房里(房产都被充公,只留有二间木房子),大家相依为命,艰难度日。</p><p class="ql-block"> 爷爷挺过来后,举家搬往东坪大爷爷家的永安草庐。爷爷奶奶、雪容九容十双姑姑、我爸爸妈妈和我(后来又有了毛吉和小妹)住在永安草庐的二楼,二伯伯正才一家人和大爷爷他们住在一楼,大家挤住在一起,互相帮持,日子虽然艰苦,但却热闹温暖!</p><p class="ql-block"> 在永安草庐的童年日子是快乐的,不但有奶奶和爷爷的温馨呵护,有九容十双姑姑和长辈们的爱护和陪伴,还有曼辉淑辉姐姐,永明宪明纯辉,大家在一起看书学习、愉快玩耍,慢慢长大。我的记忆中,奶奶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小叔正言高中毕业那年署假,当时我和小叔在天井玩,邮递员进来喊张正言的信,小叔接过来一看是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兴得跳了起来,赶紧跑上二楼拿给大家看,奶奶看着最小的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口中喃呢,好啊,考上大学了,好满崽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母亲的幸福莫过于孩子有出息啊!</p><p class="ql-block"> 到了那荒唐的"文革"岁月,到处是"打,砸,抢″,哀鸿遍野,践踏人权,九容和十双姑姑被冤枉成″反革命″被关押,家中几次被造反派抄家的惨景,历历在目,至今想起仍是心有余悸,留下的心理阴影难以磨灭!奶奶和爷爷当时的压力多大呀!女儿是娘身上的肉啊!奶奶眼见两个女儿被抓,怎么不伤心!怎么不悲痛!可是见了我们小小的三兄妹在一旁吓得战战兢兢的(当年我十二岁,毛吉七岁,小妹二岁),奶奶只有强忍悲伤,和爷爷一起拥抱着我们,安抚着我们,“莫怕,有爷爷奶奶在”。坚定的声音就象参天的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这段日子虽然过得很艰难,但有爷爷奶奶在,还是平安的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兄妹三人是奶奶和爷爷含辛茹苦带大的,奶奶做的饭菜,虽然简单,却香甜可口,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念想不已。我们从小就在奶奶的怀抱里长大,奶奶的疼爱和呵护,让我们在那灰色的时代拥有了彩色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慈祥聪慧的奶奶给了我最初的人生启蒙,给了我终生不能忘怀的挚爱,她坚强乐观,豁达大度,善良忍让的为人处世, 给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受益匪浅!如今的我也是一个做爷爷的人了,更能理解奶奶往日对儿孙们那种无私的爱和无悔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时光如水,奶奶离开我们已是很多年了,每每想起奶奶,小时候的往事便历历在目。时常梦见奶奶牵着我的小手,迈着一双小小脚走在家乡黄沙坪青石板小街上,轻轻地喊着我的乳名……</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啊,您永远活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吉辉 </p><p class="ql-block"> ~~2018年清明于惠州</p> <h3>现为保护区的黄沙坪老街,昔日的张德大一条街。</h3> <p class="ql-block">这是源世昌旧址,是张德大药铺的仓库和熬制驴胶及膏药的地方。逢灾荒年月,我的奶奶亲自带人在这里施粥救济灾民。已成为公产,属于保护区,现为湖南红茶博览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