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

美友29660958

<h3>沪深300指数<br>沪深300一般指本词条<br>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沪深300指数编制目标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br>中文名<br>沪深300指数<br>简称<br>沪深300<br>编制<br>中证指数有限公司<br>目标<br>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br>诞生过程<br>1998年启动——2001年上交所首先研究方案——证监会协调沪深交易所共同开发——2003年达成共识——细节设计——2005年4月8日正式推出。<br><br>沪深300<br>有市场就有指数。1991年上证、深证综合指数诞生,1992年上证A股、B股指数陆续推出,1995年至2004年,深沪两市又陆续推出了深证成指、上证180指数(前身为上证30指数)、深证100指数、巨潮1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国股市指数体系在沪深两个交易所推动下有了较大突破和进展,以成分股为样本的指数开发使中国指数市场出现了真正风格化、投资型的指数产品。在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股市中,被投资者广泛接受的、能代表市场变化的指数基本上都是成分股指数。但业内专家道富投资指出,我国现有的指数体系,尚不足以满足市场的投资需求,市场迫切需要一些覆盖沪深两市的指数产品。[1]<br>主要特点<br>1.严格的样本选择标准,定位于交易性成份指数<br>沪深300指数以规模和流动性作为选样的两个根本标准,并赋予流动性更大的权重,符合该指数定位于交易指数的特点。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指标排序后进行选择,另外规定了详细的入选条件,比如新股上市(除少数大市值公司外)不会很快进入指数,一般而言,上市时间一个季度后的股票才有可能入选指数样本股;剔除暂停上市股票、ST股票以及经营状况异常或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和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因此,300指数反映的是流动性强和规模大的代表性股票的股价的综合变动,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权威的投资方向,也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和进行投资组合,保证了指数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br>2.采用自由流通量为权数<br>所谓自由流通量,简单地说,就是剔除不上市流通的股本之后的流通量。具体地说,自由流通量就是剔除公司创建者、家族和高级管理人员长期持有的股份、国有股、战略投资者持股、冻结股份、受限制的员工持股、交叉持股后的流通量。这既保证了指数反映流通市场股价的综合动态演变,也便于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投资组合和指数化投资。<br>3.采用分级靠档法确定成份股权重<br>300指数各成份股的权重确定,共分为九级靠档。这样做考虑了我国股票市场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结构变动,同时也能避免股价指数非正常性的波动。九级靠档的具体数值和比例都有明确规定,从指数复制角度出发,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可以降低由股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踪投资成本增加,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投资。<br>4.样本股稳定性高,调整设置缓冲区<br>沪深300指数每年调整2次样本股,并且在调整时采用了缓冲区技术,这样既保证了样本定期调整的幅度,提高样本股的稳定性,也增强了调整的可预期性和指数管理的透明度。样本股的稳定性强,可以提高被复制的准确度,增强可操作性。得到加强。300指数规定,综合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该股从指数样本中剔除,而由过去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br>5.指数行业分布状况基本与市场行业分布比例一致<br>指数的行业占比指标衡量了指数中的行业结构,市场的行业占比则衡量市场整体经济结构,二者偏差如果太大,则说明指数的行业结构失衡,通过统计发现,虽然沪深300指数没有明确的行业选择标准,不过样本股的行业分布状况基本与市场的行业分布状况接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br>指数问答<br>第一期<br>沪深证券交易所指数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就正式发布的沪深300指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br>问:为何要发布沪深300指数?<br><br>沪深300指数<br>答:沪深两个市场各自均有独立的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这些指数在投资者中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市场缺乏反映沪深市场整体走势的跨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切合了市场需求,适应了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为市场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br>问:与沪深市场现有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何特点?<br>答:现市场中的股票指数,无论是综合指数,还是成份股指数,只是分别表征了两个市场各自的行情走势,都不具有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能力。沪深300指数则是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指数样本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覆盖了大部分流通市值。成份股为市场中市场代表性好,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主流投资股票,能够反映市场主流投资的收益情况。<br>问:沪深300指数采用了哪些指数编制方面的技术?<br>答:沪深300指数在编制方面主要采用了流行的分级靠档技术和缓冲区技术。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可以使在样该公司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保持用于指数计算的样该公司股本数的稳定,可以降低股本变动频繁带来跟踪投资成本,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投资。同样,缓冲区技术的采用使每次指数样本定期调整的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指数能够保持良好的连续性。样本股调整幅度的降低可以降低投资者跟踪投资指数的成本。<br>第二期<br>问:与市场中其它跨市场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什么优势?<br>答:其一,沪深证券交易所在指数编制和发布方面拥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推出了国内市场上最早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是在进一步借鉴国际指数编制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br><br>其二,沪深证券交易所拥有关于上市公司及市场交易主体第一手的监管信息,在样本选取上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严格筛选股票,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样本股票的风险。<br>其三,沪深300指数通过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卫星行情系统进行实时发布,这是交易所以外的其它指数编制机构无法获得的技术条件。此外,交易所积极支持利用沪深300指数进行的指数产品创新,以形成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创新产品。<br>问:沪深300指数对广大投资者有何益处?<br>答:沪深300指数具有作为表征市场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的价格揭示功能,是反映市场整体走势的又一重要指标。这一指数推出后,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自己证券投资收益情况的基本尺度。在此基础上,市场中将会推出以沪深300指数为跟踪目标的指数基金产品,这将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分散化投资的通道,也扩大了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阵容。<br>问:沪深300指数推出后会立即推出股指期货吗?<br>答:股票指数是股票指数期货的基础,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并不意味着立即会推出股指期货。从国际经验来看,指数期货的推出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历史的指数作为标的,沪深300指数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市场检验。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还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和适合的时机。因此不能够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与推出股指期货简单地联系在一起。<br><br>问:沪深300指数推出的历程如何?<br>答:沪深证券交易所早在1998年开始就着手进行跨市场指数的研究工作,同期市场中多个中介机构也对跨市场指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期间,沪深证券交易所都成立了研究跨市场指数的专门小组,对国内外主要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借鉴,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初步形成了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的跨市场指数编制思路。<br>问:如何获得沪深300指数的使用授权?<br>答:沪深30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共同推出的指数,是双方共同拥有的成果。机构投资者如需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商业运用,需要取得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认可,经签署授权协议后使用。交易所积极支持以沪深300指数为基础的指数产品开发,并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宽指数产品发展的空间。[2]<br>编制方法<br>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及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br>指数成份股的选样空间: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上市以来日均A股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1]<br>截止到2006年8月31日,已有2只指数基金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有10只基金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衡量基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已授权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公司使用沪深300指数开发境外ETF,以及路透资讯利用沪深300指数开发路透中国年金指数。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十分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中国股票市场总体运行状况。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300只样本股中,深市121只样本股中有92只来自于深证100,沪市141只来自于上证180,入选率分别为92%和78.3%。它覆盖了银行、钢铁、石油、电力、煤炭、水泥、家电、机械、纺织、食品、酿酒、化纤、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电子器件、商业百货、生物制药、酒店旅游、房地产等数十个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br>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指数<br>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br>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gt;80<br>加权比例(%) 流通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br>比例<br>沪深30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从指数样本中剔除,由过去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3]<br>计算方法<br>指数成份股的选样空间,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剔除其他经专家认定不能进入指数的股票。选样标准为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作为样本股。<br>选样方法为先计算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总市值、日均流通市值、日均流通股份数、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成交股份数五个指标,再将上述指标的比重按2:2:2:2:1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在前300位的股票。<br>指数以调整股本为权重。例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br>指数成份股原则上每半年调整一次,一般为1月初和7月初实施调整,调整方案提前两周公布。近一次财务报告亏损的股票原则上不进入新选样本,除非这只股票影响指数的代表性。<br>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30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4月8日起正式发布。<br>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br>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沪深300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br>自由流通比例 <br>(%)<br>≤10<br>(10,20]<br>(20,30]<br>(30,40]<br>(40,50]<br>(50,60]<br>(60,70]<br>(70,80]<br>&gt;80<br>加权比例 <br>(%)<br>自由流 <br>通比例<br><br>   <br>20<br>30<br>40<br>50<br>60<br>70<br>80<br>100<br>沪深300指数另外,沪深300指数的选样方法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br>影响因素<br>值得注意的是在沪深300指数中,虽然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流通市值权重排名不是在最前面,但这两只股票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