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忆常山县社会主义教育宣传队(常一中校史)

若兰

<h3>一九五八年元旦刚过,常山县县委宣传部组织了第二批常山县社会主义教育宣传队。该队直接由县文化馆领导,带队的是县文化馆的徐德魁同志。宣传队清一色学生,全部都是常一中的在校生。我有幸被选中了,那一年,我才十五岁(最大的不过十八、九岁,是高中部的学生)。</h3><h3> 那时,正处在东风压倒西风的大好形势下,处在大跃进运动的初期,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党全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因此,县委给我们的宣传任务是艰巨的:宣传队必须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寒假里,跑遍全县所有乡镇,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宣传。</h3>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发</p><p class="ql-block"> 通过短短的十几天时间,排练了十几个宣传节目,宣传队就匆匆忙忙的下乡了。第一站,是溪口乡的水南村。</p><p class="ql-block"> 天,灰蒙蒙的笼罩着大地。西北风呼呼的刮着,刮得光秃秃的树枝、枯黄的草丛发出“飕飕”的凄厉的叫声。在通往水南村的大路上,同学们艰难的行走着。天气虽然寒冷,但大家的心都热乎乎的,充满了打响第一仗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村里,乡干部忙着为我们安排吃饭、住宿。一些群众听说县里来了宣传队,都高兴地跑出来看。人渐渐的越来越多,我听几个妇女悄悄的议论着:“这些姑娘年关都到了,还来为我们做戏!”“说不定要在我们这里过年呢!”一个中年妇女判断着,脸上充满了希望。“不!刚才我问过村支书,说他们明天要到溪口去,后天要回城过年。”一位十七、八岁的村姑插嘴说。中年妇女脸上希望的神情马上消失了。“啧啧!来了只做一夜戏,真叫人舍不得他们走呢!”一位老婆婆说。“人家的任务可重哩!要跑二十几个地方。”那位村姑好象什么事情都知道的解释着。</p><p class="ql-block"> 我们放下行李,就分散到各家去吃饭了。我和一位同学来到一座新房子里,这家主人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一桌饭菜。看到我们来了,赶忙迎了出来,招呼我们坐、喝茶。大嫂接着又端出米糕、薯片、冻米糖,一个劲地叫我们吃,弄得我们俩不知如何是好。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他们热情的样子,我的心象河水一样直翻波浪……下午,同学们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各家的情况。望望每个人兴奋的神情,不必说,准是和我们碰到的主人一样:热情!</p><p class="ql-block"> 晚上,表演放在村祠堂里。祠堂里熙熙攘攘,挤满了人。虽然宣传队的道具简单,舞台也没有布景,但群众的反应都很好。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欢送我们出村的时候,一位小青年说:“昨天的戏演得真好!那个大嫂和我家的婶婶一样,不节约。昨晚她没有来看,要是看了,保证她以后再也不会浪费了。”我们听了,觉得社会主义教育宣传的确重要,广大群众是多么需要文艺下乡啊!</p><p class="ql-block"> 踏上了去溪口的路,想着这第一天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顿时,增添了百倍的信心。联想起以后一个多月的巡回演出,我们不禁放开了歌喉,大声地唱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下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没有到正月初二,大家就盼着下乡了。初三的早晨,我们终于接到通知。同学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马上准备出发。</p><p class="ql-block"> 初三的早晨带有点寒意。太阳刚从厚厚的云层里露出脸来,晒在大地上,晒在人们的身上。喜鹊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喳喳”地叫着,象是欢迎我们下乡。同学们背着行李、道具、乐器,兴高采烈地朝阁底乡进军。</p><p class="ql-block"> 这次下乡,已作好了长期的打算。宣传队准备从东向南、向西再向北的线路前进,时间一个多月。面临着这漫长的旅途,集体生活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从岩前到金家</p><p class="ql-block">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觉已走了七、八个乡。这一天,突然风雪大作。天变得灰蒙蒙的,狂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田野、山峦白茫茫的一片,路也看不清了。但是,为了党交给我们的宣传任务,我们还是背起铺盖、道具,继续前进。“岩前到金家,要翻两座山,再过迴龙桥。风雪这么大,你们要小心啊!”群众的话不时地响在耳边。山,的确很高;路,的确难走。我背着沉重的行李,迎着风雪,跌跌撞撞地吃力地走着、爬着。来到半山腰的一座凉亭里,这时,雪才渐渐地下小了。但是,风却越刮越大。风夹着细小的雪珠打在脸上,好疼!天气越来越冷。为了早点赶到金家,同学们都不敢停留太久。稍微喘口气,又继续前进了。</p><p class="ql-block"> 快翻完第二座山时,我们看到了流传着美丽神话故事的迴龙桥。相传不知道那一年,某地有一条龙接到玉帝的旨意要上天庭,它需要路过此地。它看到悬崖峭壁上架着一座石桥,桥下波涛汹涌,水声象野兽般的咆哮着,龙刹时感到晕头转向。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龙来不及躲避,一头撞在石桥栏杆上,五只龙爪深深地印在了上面。龙大叫一声,死在了石桥下。从此,人们就把这座桥叫作迴龙桥。我们来到了桥边,果然看到了桥栏杆上有五只龙爪。桥下,“哗啦!哗啦!”水卷起旋涡,直扑两岸峭壁,然后一团一团地滚滚直下。我两手紧紧握着雨伞,顶着风雪,艰难地走过迴龙桥。突然,听到了同学的哭声,我回头一看,原来一位女同学的雨伞被风吹走了。“真险啊!我差点被风吹到桥底下。”另一位和我差不多大的女生惊惶失措地说着。几个男同学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们是胆小鬼。我们没有理他们,安慰了被风吹走雨伞的那位女同学,然后又继续向前。风雪全停了。我呵呵手,把雨伞塞进背包,紧紧地跟上队伍。</p><p class="ql-block"> 下山,路更难走了。没有台阶,全是泥泞小路。泥浆夹着雪,一步一滑,二十一位队员差不多全跌了跤。领队的徐同志也弄了一身泥浆。</p><p class="ql-block"> 我回头留恋地望了望披着银装的大山,望了望滚滚直下的山涧溪水,心里想:别了,大山!别了,迴龙桥!以后,我们还会再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桥 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走过了岩前、金家、芙蓉、芳村、浮河等地方,一天,我们来到了桥亭。桥亭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一条山溪,水滚滚地流着。水面上,横跨着一座石桥。山上种满了毛竹、松树。一片片的竹林,象绿雾的在风中揺曳着。 走进了这个村庄,大家就象到了仙境。青山环抱,绿水淙淙,粉墙黛瓦,炊烟袅袅。在城里住惯了的我们,一来到这里,回归了大自然,心里十分愉悦。同学们东张西望,看得连路都忘记走了。队长大声地催促着,一边又告诉我们,今天的住宿地是桥亭小学。 经过十几天的磨炼,我们已习惯了流动生活。为了不麻烦村干部群众,已有好几次自己做饭做菜。今天也是这样,同学们一放下背包,就立即分工:做饭的做饭,买菜的买菜。还有到野外采野菜的,到山上砍柴的,十分的忙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山上的野葱一片一片的,绿得可爱,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我和几个女同学采得舍不得回去,越采越多,越采越远。翻过了一个小山坡,穿过一片竹林时,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岩洞,洞前的一条小路,直通到我们脚下。路旁有一排小松树,洞顶刚长出碧绿的嫩草,洞口布满了棘荆,还有一堆乱石。大家害怕有野兽,准备往回走。这时候,忽然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半山腰传过来。“喂!你们别怕呀。这里没有野兽,洞里可好玩呢!”一个男中音大声地说道。大家都被这突然的笑声和说话声吸引住了。听说洞里好玩,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个同学就朝着山腰上喊:“喂!大叔,这洞叫什么洞啊?里面有些什么好玩的东西?”“这洞叫芝形洞。里面啊,有石龙、石花轿、石马、石狮子、石灶、石饭桶……七七八八的很多很多呢。你们想进去玩吗?”那位大叔回答着,一面又问我们。同学们听说这么好玩,都想进去看看。“是呀!我们都想进去玩呢。”“要进去吗?现在来不及了。你们先回去吃饭,下午再来。记得买些香来,还要带电筒,点着火把进去。”喘了一口气,接着他又说“里面很黑。这里进去,并排有三个洞口,洞洞可通。本来这洞很深很深,可以通到江山。那年,逃日本鬼子时,有夫妻俩触犯了洞神,以后,走到一半,洞就闭了。你们火把不点起来就看不到,香不沿途插进去就出不来。我看,还是吃了饭来才好。”听了大叔耐心的解释,大家赶忙回去,准备东西下午再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午,除了领队的徐同志,同学们基本上都去了。到了洞前,大家点起了火把、香,就一个拉着一个摸进去了。带头的同学,选了右边的洞口,高高地举着火把领路。还没走几步,他发现了洞壁上的石龙,叫大家看。我往前凑,借着火光一看,哟!真的象一条龙,张牙舞爪的,活灵活现。我一心想看“花轿”,催着前面的同学快走,队伍又鱼贯前进。“小心!水。”带头的同学喊着。借着电筒的光我们看到了前面一滩发亮的东西,听到了“滴滴嗒嗒”的水声。跨过了这滩水,来到了“花轿”边。“啊!真象花轿。”同学们齐声喊了起来。“喂!女同学进去坐坐。”男同学们忽然提议道。“你们不怀好意!想叫我们下去上不来了。”一位拿电筒的女同学照照“花轿”大声反驳。“大家看!”她叫我们看。借着电筒的光一看,“天哪!没有底的。”女同学们尖叫起来,大家都吓了一跳。“哈哈哈哈!”男生们幸灾乐祸似的放声大笑起来。看了“花轿”,我们又继续向前。过了窄窄的一段洞道,前面出现了一处较宽的石台。石台上真的有石饭桶、石灶,还有一匹石马、一只石狮子。大家乐坏了!还想继续向前走时,火把快点完了。于是,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往回走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出了岩洞口,强烈的光线照得我们睁不开眼睛。我们好象从黑夜回到了黎明,又象从童话国里回到了世界。太阳已经偏西,为了不影响晚上的演出,大家在路边各自采了一把野葱,匆匆忙忙的回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湖 东</p><p class="ql-block"> 长长的行程快走完了。二月初,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乡-----湖东。</p><p class="ql-block"> 天气已非常暖和。春天到来了,河边的柳树发出了嫩绿的芽,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湖东乡的金家畈村是我们演出的目的地。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和其它地方一样,都非常的欢迎我们。晚上,祠堂里人山人海,观众把祠堂挤得水泄不通。同学们劲头十足,演出非常成功。真正做到了有始有终。出色地完成了县委宣传部交给我们的宣传任务。</p><p class="ql-block"> 这最后一夜,我翻来复去地睡不着。明天,我们将要离开农村了。离开朴实的农民,离开热情的村干部,离开这一路走过的山山水水。我们将带着成绩回校,向学校党支部汇报,向县委宣传部汇报。我们这一支出色的宣传队伍,这一个多月的宣传事迹,将在常一中的校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再见吧!美丽的乡村;再见吧!淳朴的农民,让我们相会在以后的岁月里。 </p><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那风雪中的大山,风雪中的迴龙桥,美丽的桥亭,神秘的芝形洞,朴实的农民,热情的乡村干部……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艰苦,锻炼了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偶而碰到困难,我都会想起在冰天雪地里、在风雪中爬那两座高山,过险峻的迴龙桥的情景,我就什么都不怕了。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现在的青年人,很难想象我们这一代人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我深深地怀念常一中的这支宣传队,怀念这些同学、队友,謹以此文献给他们作为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