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之旅】之三:荒凉的村庄、寂寞的长城随想

树琪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声甘州• 三十二村长城怀古</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怅金戈铁马散硝烟,寂寞是边关。看白云牧野,金汤紫塞,几度危安。满目苍凉依旧,此处最凋残。惟有秦楼月,辉映常川。</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不尽悠悠往事,问谁知今古,俯仰千年?叹他乡旧梦,长忆也艰难。向远方、凝眸思索,待将来、不是旧河山。神州梦、不应回首,勇往直前。</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题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br></h3><h3> 凡去山西右玉县寻址古长城,杀虎口关城是首选必到之处;到了杀虎口关城,也一定要去看三十二长城。</h3><h3> 为什么?因为这段长城曲折逶迤、雄腾山岭之上,山路崎岖,人烟稀少,相对来说保存较为完整,最能展现出当年晋北巍峨长城的雄姿和“固若金汤”的防御历史。</h3><h3><br></h3> <h3>  </h3><div> 三十二长城位于右玉县杨千河乡辖区内,距离杀虎口关城20公里左右。</div><div> 乡境内的各段长城基本都有名称,均采用长城边上以距离或戎边点编号命名的村庄名。三十二长城是指明长城进入右玉后,第三十二座敌楼建在那里而得名。</div><div><br></div> <h3><br></h3><div> 杀虎口关城西面残留下来的古长城,穿过苍头河谷地,沿着大堡山向西南方向延伸,顺着群山山峦的走势,高高低低、断断续续地逶迤而去,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div><div><br></div> <h3><br></h3><h3> 当年雄伟壮观的砖包城墙和鳞次栉比的烽火台,如今只剩下土夯的残垣断壁和一座座土堆。</h3><h3> 举目之下,当年的金戈铁马早已不见了踪影,苍凉古朴的古战场也难觅踪迹。只是似乎还能够从那荒山野岭的残垣里,散发出些许边塞的气氛。</h3><div><br></div> <h3><br></h3><div> 三十二长城离右玉古城比较近,如果从城南门出来,对着城门的马路正好与去三十二长城的那条扶贫路相连。</div><div> 这是当地政府出资,专门为居住在深山里面的村民修建的,也方便了去三十二长城的游客。</div><div><br></div> <h3><br></h3><h3> 顺着这条不太宽的水泥马路上山,不用导航,曲曲折折行驶大约十公里,就能直达长城遗址脚下。</h3><div> 已经和残垣差不多的三十二村就位于三十二长城旁,距离最近的烽火台不足500米。</div><div><br></div> <h3><br></h3><h3> 当地人把三十二村所在的山称为桦林山,因山前山后、坡上坡下生长了一些野生桦树,虽不是漫山遍野,却也茂密非常。</h3><h3> 其实桦林山是在三十二村西北方向大约八、九公里远处,那里也有沿山势起伏的长城与三十二长城接壤,却叫做桦林山长城。</h3><h3> 以前基本完好的桦树林长城,因在其所在山顶采石而遭到了严重破坏。</h3><h3><br></h3> <h3><br></h3><h3> 据本地人介绍,三十二村和三十二长城,都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修建在这里的第三十二个敌楼。</h3><h3> 据说三十二村是当年修建长城时临时休息的地方,长城建好后有的人留了下来,发展成一个小村落。但这个说法没有得到证实,至于是先有长城后有村还是先有村子后有长城,就没人说得清楚了。</h3><div><br></div> <h3><br></h3><div> 说是村,其实历史上的三十二村最多时也只有几户人家,后来因为地处深山,交通蔽塞,生活艰难,村民陆续外迁,目前仅剩一户人家坚持在那里,且是两位留守老人,孩子们都在外面工作生活。</div><div> 这户人家在贫瘠的山坡地上种一些荞麦和小米,还养着几头牛和羊。</div><div><br></div> <h3><br></h3><h3> 我到这里时没见到留守户主人。据先前到这里露宿过的网友介绍说,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姓孔,已经70岁,不知是不是孔子的后代。</h3><div> 由于地处深山,没有几户人家,因此村里不通电。孔家最近新修了房子,采用太阳能供电;吃水比较困难,在屋南面的沟里有暗泉,他挖了一孔大概有2-3米深的水窖,用来积聚山里渗出的泉水和雨水,用于一家二口的生活用水和牛羊用水。</div><div> 孔老汉说,他的儿子在呼和浩特工作,女儿在右玉县城工作,不时地会回来看望父母。他非常为自己的儿子和闺女自豪。</div><div><br></div> <div><br></div> 从杨千河乡网页上可以得知,这里之前曾有过二十八村、三十二村、三十八村、四十二村等几个村庄,都是几户或是十几户的小村,其中四十二村住户多一些,是中心村。政府在四十二村建了个小学,几个村的孩子都要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地,到四十二村小学上学。<div><br></div> <h3><br></h3><h3> 当年这里的长城的都是砖包的,后来拆掉了长城的砖石用于建设行政村和学校。以后又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差,几个村和小学校都先后废弃,长城也就成了今天山头上的几个土锥和一道土墙。想来实在可惜。</h3><h3> 如果当年没有拆掉城墙的砖石,那么这完整密集的敌楼,蜿蜒的城墙,一定会是晋西北古长城的点睛之处。</h3><h3><br></h3> <h3><br></h3><div> 这条蜿蜒曲折、饱经风霜的长城,曾经作为古代中国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记录下来了历朝历代最激越的战争历史。如今,它已随着岁月的磨砺,变成了陈旧的历史,静静地定格在这片依然苍凉荒漠的丛山峻岭上。曾经的沙场尘烟、戍边将士、旌旗鼙鼓,红颜故事,都与这古老一起埋入荒山、化为尘土。</div><div><br></div> <h3><br></h3><h3> 一派苍凉,将淳朴的晋北风情与粗犷的内蒙豪气杂糅在这一片热土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结下了融合的果实,也留传下了民族精神不老的永恒。</h3><div><br></div> <h3>  </h3><h3> 历经沧桑风骨犹存的夯土长城,绵延于晋西北苍凉萧瑟的旷野。</h3><h3> 看着这经历过千百年风吹雨打的夯土长城,嬴老的墙体已经卸去的铠甲,暴露出伤痕累累的夯土肌体却依然顽强挺立。总能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留给人们无尽的叹息与沉重的思考。</h3><h3><br></h3> <h3><br></h3><h3>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怀有登高望远的情志。特别是俯瞰那逶迤万里的巍巍长城,碧空白云下如长龙飞舞,风起云涌间绿涛澎湃;站在烽火台上极目远眺,千里之外尽收眼底,群山渐小,苍穹无边,心神飞驰。</h3><h3> </h3> <h3><br></h3><h3> 俯耳侧听,似可聆听到从古至今金戈铁马的杀伐声声;垂手摩挲,或将感悟那厚厚的城墙讲述的千年故事;闭眼沉思,许能悟出城墙内外历史变幻中的沧海桑田……</h3><h3> 此时的你,已与天地融为一体,禁不住心潮澎湃,直抒胸臆,击节长叹,仰首啸歌了!</h3><div><br></div> <h3><br></h3><div> 然而此时此刻的我,虽然也在高山之上、风云之下,面对这遍体鳞伤的长城和残垣断壁的村子,面对这没有生气也没有温度的环境,脑子里却忽然浮现出杀虎关上那副“刀戈沉沙边城带血,关山度月古堡含悲”的对联,虽不觉得有些什么缺憾或是失望,却怎么也兴不起那汪洋之怀、俯仰之叹。</div><div><br></div> <h3><br></h3><div> 秋风从历史的缺口中徐徐吹来,将我的思绪也带回到当年岁月。</div><div> 我似乎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绝世佳人王昭君,被见了面十分后悔的汉元帝发配到南匈奴去和亲,给单于呼韩邪作皇后。</div><div><br></div> <h3><br></h3><h3> 昭君美人是不是带着幽怨、含着热泪路过这里,越过长城到了匈奴领地、现如今的内蒙古大草原呢?那时的昭君看到的长城是个什么样子?当她回过头来看着渐渐远去的长城,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h3><div><br></div> <div><br></div> 据记载的传说,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满目荒凉,她心绪难平,遂于马车上弹奏了一曲《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黄沙之上。<div> 从此,“落雁”便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根据“琵琶怨”改编的“平沙落雁”,便成为中国十大经典古曲之一。</div><div><br></div> <h3><br></h3><h3> 后来的史学家们已经给这种和亲定了位,说和亲政策是另外一种抵抗匈奴入侵的“长城”,是一种柔性“长城”!</h3><h3> 瞧瞧!看似与长城风马牛毫不相干的和亲,却被史学文人们赋予了如此壮美的寓意。象王昭君那样的柔弱的女子,在国家层面的战略防御上,似乎比坚固的长城更能抵挡匈奴的进犯了?</h3><div> <br></div> <h3><br></h3><h3> 但不管您信与不信,专家们是这么说的,《汉书》上也有记载,昭君出塞后,的确是使得边境战事平静了几十年。</h3><h3>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睦邻关系。西汉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和亲加强了和亲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h3><div><br></div> <h3><br></h3><h3> 而来自于民间的传说则更有生动性,具有可信性。</h3><h3> 说是昭君出塞后,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把中原的文化传授给匈奴人。从此,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奴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h3><h3><br></h3> <h3><br></h3><h3> 史学家和老百姓都认为,昭君不只是一个北上匈奴和亲的美人,她带着中原的文化,所到之处,无不春暖花开。她用一个人的力量,影响了整个匈奴人民的生活。</h3><h3><br></h3> <h3><br></h3><h3> 她的历史功绩,不仅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同时,也为加强汉族与匈奴之间的和睦亲善与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她得到历史与人民的好评。</h3><div>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绩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div><div><br></div> <h3><br></h3><h3> 也因此,从历史角度看,王昭君本人是否愿意和亲远嫁匈奴,她的想法和情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她被赋予的和平使者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婚姻本身的意义。</h3><h3> 二十年后,40多岁的王昭君在大漠孤烟中郁郁而终,被葬于今天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青山脚下、大黑河水旁,这留下来的“青冢”,得到了后人的敬仰与凭吊。<br></h3><h3><br></h3> <h3><br></h3><h3> 诗仙李白,曾留下了美丽的诗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h3><h3><br></h3><h3> 诗圣杜甫,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h3><div> </div><div> 清代曹雪芹也发出了如此叹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div><div><br></div> <h3><br></h3><h3> 最神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给世人留下的《青冢》诗,会成为一千多年后对昭君墓所在地的争执。他的诗是这样写的:</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div><div><br></div> <h3><br></h3><h3> 位于晋西北与内蒙接壤的朔州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有一座阔四、五亩,高丈余之大型封土堆。当地村民表示,每年清明节临近,附近村民便会去封土堆前祭祀。祭祀谁呢?当地百姓认为,这座封土堆就是昭君墓,他们祭祀的是王昭君。</h3><div><br></div> <h3><br></h3><div> 当地研究者认为,昭君墓在青钟村,重要的一点是《马邑县志》记录的青冢与唐代《明妃传》和《王昭君变文》记录的昭君墓的地理位置相吻合。</div><div> 清《马邑县志》《朔州志》载村原名青冢村。</div><div><br></div> <h3><br></h3><h3> 而唐朝诗人杜牧的青冢诗中所描述的地理位置,与青钟村最为接近。</h3><div> 2013年,晋蒙首届弘扬昭君文化研讨会在这里召开,并立有新碑一块,碑首篆额“流芳百世”,碑体是蒙汉双语韵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头枕大青山,脚登雁门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玉手嬉桑干,泪眼望长安。</div><div> 碑阴镌刻线雕昭君肖像。</div><div><br></div> <h3><br></h3><h3> 确切的昭君墓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饱受争议,无有定论,因为内蒙大青山南麓就有十几个昭君墓,全国各地还有十几个。</h3><h3> 对此,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观点是:“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h3><h3><br></h3> <h3><br></h3><h3> 想想也是,两千多年前发生的事儿,恐怕如今没有人能弄得清楚,似乎也没必要搞清楚。</h3><h3> 历史和人们已经记住了王昭君这个美人和她的名字,她的故事也已随着美好的传说,融入到长城烽火和烟云岁月里。无论她身后居于何处,都不会因为地点磨灭她在历史琐记中的作用和人们心中的形象。</h3><div><br></div> <h3><br></h3><div> 面对着眼前衰败的长城回过头来看,山西地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前沿,晋北大地,几番征战,几番厮杀,几度桑田,几度牧场。保卫山西,屏藩京师,成为每一个中原王朝的不懈努力。</div><div><br></div> <h3><br></h3><h3> 从战国时期到明清结束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历代王朝在山西共修筑了三千多公里的长城,目前尚有遗迹可辨的仍有千一公里左右,使得山西成为长城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h3><div><br></div> <h3><br></h3><h3> 而山西长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跨越历史朝代之多位居全国前列。因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军事防御的实际需求,战国、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明、清……大多数修建过长城的王朝都在山西留下了永恒的印迹,几乎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h3><div><br></div> <h3><br></h3><h3> 山西现存长城遗迹主要以明长城为主,全长896公里。明长城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又称大边或极边,它曾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如今又成为山西与内蒙的省界。</h3><div><br></div> <h3><br></h3><h3> 纵观长城的文史野史,无论它是残垣断壁还是雄伟辉煌,人们从来都不会吝啬词语情调,赋予其脊梁的象征和不屈的意志,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中神韵浩荡的千古绝唱。</h3><div><br></div> <h3><br></h3><h3> 然而,当你从千年历史的尘烟中仔细查看,就会发现长城的历史还有着其与时代风云相同的际遇:它是壮怀激烈的烽火鏖战,它是炮火硝烟的残垣断壁,它是残阳如血的晚霞映照,它是长歌激荡的往事回忆。</h3><div><br></div> <h3><br></h3><h3>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在游览了北京八达岭长城后感叹说,这古老的长城“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但这古老长城的蕴意却远远不仅如此。</h3><h3><br></h3> <h3><br></h3><h3> 在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里,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象征,化作“起来,不愿做奴隶”的民族躯体造型,用不屈不挠的钢铁脊梁,担起了根除灾难深重、积贫积患的重担,用民族的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h3><div>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古老的长城和新筑就的血肉长城就凝在了一起,变成了一堵无比坚强的铜墙铁壁,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div><div><br></div> <h3><br></h3><h3> 如今,当我们站在长城上,无论是由衷赞美还是感喟浩叹,我们究竟想没想过,长城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有多深;是多大、有多远?</h3><div> 如今,当我们站在长城上,无论是颔首沉思还是翘首远望,那历经千年风云熏染的残破长城,似乎能够告诉我们一切,它残缺的躯体所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我们阅读很久。</div><div><br></div> <h3><br></h3><div> 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灿若繁星的文臣武将骚人墨客来此凭吊的诗篇中,解析出上下两千年的长城文化、文明历史;或许,我们可以从一段残破城墙的肌理上,去感悟一个风云际会的完整世界。但我们更可以从它那历经千年曲折逶迤、不屈不挠的身影中,腾起民族复兴的梦想,开启激情四射、青春燃烧的理想人生。</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