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入校,情暖春日——山东省教科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送教助教”活动

出发

<h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玉兰淡雅向天盈,满肥翠绿柳初晴,在这暖融融的春光中,我们迎着朝阳来到德州,聚集在美丽的德州学院附属小学,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我们期待着今天的精彩…… </h3> <h3>四节课例亮点纷呈,可圈可点,四位教师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情境的创设真正点燃了学生心中探究的激情!</h3> <h3>第一位教师是来自潍坊的程方凯老师,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山人版二年级下册《遇到困难了》,程老师首先以马骉的字音拼读为契机,大毛与二毛的故事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来设置教学情境,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师生合作的情景表演将本课题的教学诠释的特别精彩,一曲战胜困难的歌曲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h3> <h3>这样的情境设置,诙谐幽默的漫画引导,别出心裁的大拇哥板书,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学习、深思!</h3> <h3>第二位教师是来自滨州的石玲老师,她给我们分享的是泰山版三年级下册的《环境好,我快乐》</h3> <h3>石老师首先以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作为情境导入今天的课题,通过让学生实地调查、访问、上网、询问等方式来调查天气状况以及空气被污染的现状,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其中,最后让学生与蓝天有个约定,来争做环保小卫士,很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石老师的板书也比较有特色,起初给学生展示了一张美丽的风景画,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究,一步一步地将蓝天白云遮挡,到最后的摘掉污染源,让学生来享受好环境带给我们的好心情,甚是巧妙!</h3> <h3>第三位教师是来自平原的孙娜老师,她给与会老师带来的是山人版二年级下册的《天天好心情》,孙老师以神奇的小魔镜哄得全班哈哈大笑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孙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地设计了四个活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h3> <h3>整节课,孙老师语言特别亲切,以“心情树”作为小串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h3> <h3>第四位教师是来自德州的程红红老师,她给我们分享的是山人版四年级下册《诚实守信》一课,程老师通过谈一谈、辩一辩、讲一讲、写一写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选用的课件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后在诚信歌的播放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h3> <h3>四位教师的说课,给我们理清了课堂设计的脉络,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h3> <h3>平原县教研员曹爱菊老师,对孙娜老师《天天好心情》这一课进行重点点评,让我们体味到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教育是温暖的,爱一朵花,就陪她绽放!</h3> <h3>齐河县教研员马红燕老师,用了16个字诠释了上午四节课例的美妙,那就是目标精准、效果俱佳、课件精巧、氛围和谐!</h3> <h3>老师们畅所欲言,真诚评课,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h3> <h3>市教科院韩光举老师对老师们在评课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一一给予解答,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听后受益匪浅!</h3> <h3>为期一天的培训活动虽然辛苦,但老师们听讲认真,不时埋头做笔记,中途休息还在探讨听讲中困惑的问题,这种勤奋学习,认真钻研的精神值得提倡和表扬。</h3> <h3>省教科院谭成老师提出:准确把握教材里面的度,注重活动化、体验式学习,这样我们以后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就轻松了,同时她还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老师们听的意犹未尽!</h3> <h3>此次活动在市教科院韩光举老师的总结下完美落幕,学无止境,任重道远,再次衷心地感谢省教科院、市教科院的各位领导给予我们一场璀璨的德育盛宴,满载着收获,踏上了归途,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够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我们今后成功的敲门石,成为我们坚定航向的指路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