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友挚友任宪生系列油画写生《即将逝去的乡愁》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从去年春天开始,我一直在朋友圈里关注他的行踪。</p><p class="ql-block"> 画家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笔触画出了一幅幅乡村老屋和院落,拨动了我的心旌,暖暖的,柔柔的,还有淡淡的忧伤。这就是乡愁,永远难以释怀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宪生如约来到达县。我陪了他三天。无奈,身为美协主席,还有很多公务,不像我等这般闲得腰痛。三天后,他匆匆返回巴中。</p>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开江县普安镇曹家院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画家年逾九十的老岳母曹庭慧从这里走出,读书,教书,桃李满天下,子女个个成才。</p> <p class="ql-block"> 看到房屋如此破败,老宅的后人显得很无奈。</p> <p class="ql-block"> 老宅很快将会倾覆,唯有靠画家的笔触留住历史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下午返回达县,途经雷音铺。</p>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达川区赵固镇天坪村孙家坪。</p> <p class="ql-block"> 这里民居星罗棋布,昔日定然是人丁兴旺。如今,很多院落凋敝不堪,摇摇欲坠。有的人去楼空,杂草丛生。有人居住的房子,仅剩留守老人,也难以支撑,早已千疮百孔,风雨飘摇。这不是因为贫穷,而是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村民和画家的交流异常容易。乡愁的情怀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世事就是如此矛盾。人们总是怀念起伏于温饱线时的生存环境,这恐怕和人们与生具有的怀旧情结分不开。</p> <p class="ql-block"> 诗云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p> <p class="ql-block"> 这种田园风光还能保持多久?</p> <p class="ql-block"> 3月23日,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杨田窝。</p> <p class="ql-block"> 再见,老朋友!画家行色匆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