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3月21日上午,我校在四楼多媒体教室举办“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本部、马河两校的二十八名语文教师全部参加了本次活动。</font></h1> <h1>论坛由本部教导主任段延玉主持。青年教师张晓瑞率先发言,她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八年来自己的教学经验:一是倾注全部爱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二是坚持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三是聚焦教学难点,在作文教学方面大胆创新,游戏导入,情景教学,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h1> <h1>夏晶晶老师从教仅两年,面对新环境,新学生,新压力,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为了备好课,汲取课文的精华,经常加班到深夜;每次考试后,认真查找学生失误的原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小游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课下与学生交朋友,做他们的知心姐姐。</h1> <h3><font color="#010101">梁宁老师任教二十余年,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以“累并快乐着”为题与大家分享多年来的酸甜苦辣,说到自己出钱为困难学生购买资料时笑容满面,说到忍着难闻的气味帮尿床学生整理床铺时又禁不住潸然泪下……从她的身上让我们看到教师不仅是六七十个孩子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妈妈,在场的同事无不为之动容!</font></h3> <h1>王金梦老师给我们谈了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压力,家长们的误解一度让她萌生了退意,后来在家人的鼓励下,让她重拾信心,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她发现农村孩子方言严重,发音不准,教学中十分注重孩子普通话的训练。她还与大家分享了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小窍门!一路走来,慢慢品尝到教育成功的快乐,扎根农村,献身教育的热情与日俱增。常常午休夜休时都能看到她操劳的身影!</h1><h1><br></h1><h1><br></h1> <h1>张亚萍老师初到朱堂中心校就担任四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上班的第三天,班里两个小孩打闹,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学生的不听话,那一刻她真的想转铺盖走人,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她擦干眼泪,再次走上三尺讲台,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教育之歌 。她认为,作为一名好老师要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师的综合素养尤为重要。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这就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以满腔热情来帮助每一个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h1> <h1>陈金玉老师在我乡工作才五年,已辗转三所学校,她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上班伊始便来到偏远的村小——刘湾小学。学生少,年轻老师更少,生活条件艰苦,起初感到非常失望。没多久,老教师们就用教育的赤诚感染了她,发现她不会教学,到课堂上示范,手把手传授经验;生病了,拔了输液瓶上讲台,不肯耽误一节课……她以老教师们为榜样,勤奋工作,当年就在全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后因工作需要调入马河小学,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虚心好学的工作态度,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现在又来到本部工作,在这个全乡最大的教学团队中,她感到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让自己有一席之地!</h1> <h1><font color="#010101">本部副校长马艳玉、马河小学教导主任刘亚平先后发言,马艳玉校长以《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为题给我们讲述了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班级的重要性。她始终把当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刘亚平主任从多角度给我们讲述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二、关注动态生成,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突破重难点。三、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她们用自己的真情、真心和汗水换来了骄人的成绩。这些经验给我们极大的启发!</font></h1> <h1>抚今追昔,袒吐心声。一句句肺腑之言,一个个感人事例,真情在这一刻流露,激情在这一刻点燃。在谈到本次论坛的收获时,陈艳玲老师动情地说:“八位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踏实认真,她们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学习,今后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创造不平凡的成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