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早年间,看到过大家余秋雨的一段文字:"在介绍国内好去处的时候,如果不是说大城市、大名胜,而是说村落、田野、城镇,首先脱口而出要推荐的,一定是婺源。"(注1)</h1><h1> 所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该去寻访名盛、游目骋怀。</h1><h1> 江岭梯田,闻名遐迩,山脚下人声鼎沸。攀上山巅,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山谷里层层梯田铺满黄花,只把春来报。她也不争春,只管一路倾泻到谷底,将白墙青瓦的村子掩映其中。欢腾的人流飞进山谷,在宽广的怀抱里或静或闹,装点着各自的春天。</h1> <h1> 傍晚,在岭脚歇脚。岭脚,山岭之脚,因山巅上风头正劲,这里就显得十分含蓄宁静。一千多人的大村子,年节之后,只剩了老人孩子守着老宅和耕牛。一队人马闲逛留影,笑闹声从村头传到村尾。</h1><h1> 溪水边随意走走,夹岸数百步,桃红梨白菜花黄;沿着芳草前行,一路良田桑竹,曲水流觞。</h1> <h1> 信手留影的功夫暮色已至,还想再留连一会儿,在墙根捡个斗笠,就着昏黄的夕阳,完成一幅上辈人的芳华。</h1> <h1>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查平坦,高岭之上的小村庄。沿着盘山公路攀上山顶,可见高山之巅有平原。晨雾飘过,粘了一身清甜,那是经年的梨树散落在白墙黛瓦间,或千朵万朵压枝低,或在墙角巷尾探出眉梢。因实在是开得热烈又清秀,满地的黄花也得让她三分。所以,山岭上的春色,三分在阡陌,七分在树梢。</span></h1><h1> 或许是盛名在外(注2),小村里游人如织,匆匆领略过她的美貌,便赶着下山寻个静谧的去处。</h1> <h1> 漳村,曲巷幽深,顺着纵横交错的小巷寻到出口,忽见一片开阔之地。深潭山谷,鱼游细石,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雨后的阳光返景入山林,复照青苔上,村庄弥漫着湿润芬芳的气息,像生长在空谷中的幽兰,安静可人。</h1> <h1>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人迹罕至, 游人们悠游自在,可做竹喧归浣女,或者下渔舟,如伊人驻足在水中央。镜头里十足是归隐山林的名仕,跳出来,又是一群欢脱的凡人。</span></h1> <h1> 小小的村落<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已花完返程途中所有富余的时间,可还是流连忘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婺源太美,青山环绕,而山势秀雅;绿水荡漾,而水道蜿蜒;美却又不险峻、不崎岖、不汹涌、不奔泻。不管是隋唐年间迁徙南下的中原望族,还是为了谋生而四方寻觅的博识游子,都在这里停住了脚步(注3)。于是,景观中渗入了人文,人文也都变成了景观,一切都妥妥帖帖相溶共处。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定是这里的山水留住了他们。</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这里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风骨,和山随平野尽的气度。</span></h1> <h1>花絮!花絮!花絮!</h1> <h3><br /></h3><h1>注1:婺源县,位于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是江西省上饶市所辖县,古徽州府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以自然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徽州建筑民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是摄影家云集的地方,被称为中国最美县城。草长莺飞的季节,与贵州、罗平、青海并称为四大油菜花海。"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是朱熹咏婺源山水的著名诗句。</h1><h3> <br /></h3><h1>注2:查平坦村,位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沱川乡,海拔约500米左右,村落至今有千余年历史,现居住着百余户农家,村中古树参天,因高低起伏的地貌美景被摄影爱好者誉为"天上人家"。</h1><h3> <br /></h3><h1>注3:婺源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建县,至今已有1265年历史。自古钟灵毓秀,物华天宝,贤才辈出,是理学家教育家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箸名小说家金庸等名人的家乡。</h1><h3> <br /></h3> <h1> 2018年3月 江西婺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