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化离退中心星城二里工作站读写小组《共读共写美丽家园文*》2015-2017年度精品*萃——杨荣华篇

克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目 录</b></h1><h3><b>1 这是一个好消息</b></h3><h3><b>2 海南天来泉春晚小记</b></h3><h3><b>3 一次散步遇上的两拨农民</b></h3><h3><b>4 退休老人的文学梦</b></h3><h3><b>5 永立潮头再扬帆——学习罗强董事长7月20日讲话有感</b></h3><h3><b>6 早早出行的人们</b></h3><h3><b>7 再也无法当面表达的问候</b></h3><h3><b>8 我的难忘岁月</b></h3><h3><b>9 秦春光的红色情结</b></h3><h3><b>10 新时代竹林七贤</b></h3><h3><b>11 十面红旗竞赛诞生记</b></h3><h3><b>12 永远跟党走——追忆连队9.13紧急备战</b></h3><h3><b>13 生死关头战友情</b></h3><h3><b>14 庄则栋送我一本书</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 这是一个好消息</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我和妻子现在海南过冬,昨天从工作站常悦处上得知咱们燕化离退中心主办的《老同志之友》报由每月的一期改为每月二期,孟丽凤主编欢迎大家对如何继续办好《老同志之友》报建言献策。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让我喜出望外。</div><div> 《老同志之友》报办的有特色,深受广大离退休职工的喜爱,是离退休中心专为老同志办的唯一的一份报纸,老同志们都说这是我们自己的报纸,每期一到大家都争相传看。过去由于经费和编辑人手的限制,只能每月一期,大家能理解。但总是感到每月一期的信息量不够,不能解渴,有些遗憾。</div><div> 新年新气象,在中心领导和孟主编的积极努力下增刊了,这是一件大好事,这必将给离退休职工带来更多的精神食粮,会更加丰富我们的退休生活,文学爱好者和通讯员队伍也有了更多更好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的平台;增刊也是中心响应党中央关于新闻单位整转改要求的具体行动,我举双手*成。</div><div> 我建议增刊后,《老同志之友》报要更加紧贴离退休职工的实际,多刊发一些我们老同志喜欢的文章和消息,例如燕化近期生产经营形势、中心领导讲话和工作安排、各站工作交流,老同志撰写的燕化人的回忆录、各类明星先进人物的专访、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养生保健的小常识等等。</div><div> 增刊后,主编的工作量大增,这也就要求我们文学爱好者们写出更多有质量的好文章,全力支持办好我们自己的《老同志之友》报。</div><div>我相信,报纸增刊后,在中心的领导下、在孟主编的精心设计下一定会越办越精彩,我们期待着每一期《老同志之友》!</div><h5><b>(发表在2015年1月26日《老同志之友》44期)</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 海南天来泉春晚小记</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2月9日,朋友送来2张票,邀请我们观看天来泉度假小区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晚会连续举办三天,我们观看的是第二场。晚上6:40多,我们提前来到了天来泉音乐厅。有500多固定座位的音乐厅早已是人头攒动,几乎座无虚席,连过道的加座也坐满了,还好我们找到了二个偏坐。音乐厅设计装修标准都属于一流,顶棚的灯如群星闪烁,淡粉色的沙发椅坐上去非常舒适,舞台上方写有“海南天来泉养生俱乐部会员春节联欢晚会”的横幅格外醒目。天南地北的天来泉人相互打着招呼,整个音乐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div><div> 这台晚会是由天来泉老年大学主办的,演出开始前,主持人首先介绍了老年大学各专业的任课教师和各专业协会的会长。闻听介绍,我心头一震,天来泉老年大学真不简单,成立短短的三年就已经发展有合唱、舞蹈、书法、绘画、京剧和各种乐器等十个协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老年朋友,不光在这里享受阳光、空气和温泉,还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div><div>演出进行了近二个小时,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既有合唱、独唱、舞蹈,还有各种乐器的演奏。虽然大家组团不久,但演出水准和服装都毫不逊色,高潮迭起。特别是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中阿庆嫂、胡传魁和刁德一的扮演者的演唱和一位国家一级女演员“我爱你中国”的美声独唱,更是精彩绝伦,博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div><div> 还有让我惊叹的是整个演出过程,台上台下都热烈而秩序井然,演员表演充满激情把美的享受送给观众,而观众也个个喜气洋洋与演员互动,许多新老朋友还频频举起相机、手机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散场后,我们二人是最后退场的,没发现场地上有垃圾,座位上有废弃物。这点点滴滴体现了天来泉人的良好修养,让人感动。</div><div> 虽然离春节还有十来天,可这欢天喜地的天来泉春晚,让我感到新春佳节已经来到我们的面前。</div><h5><b>(发表在2015年3月10日《老同志之友》46期)</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 一次散步遇上的两拨农民</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今天特别有意思,我们上午散步偶遇两拨农民,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与感慨。</div><div> 早餐后,我和妻子又健步在北仍村的乡间小道,我们前方有几个人也在说说笑笑,边走边拍照。我们想快步超过他们前行,经过他们时我恰巧接听一个北京电话。在我通话的过程中,一位女士突然问我们:“听口音你们是北京人吧?”妻子说:“是呀!”随即问:“你们也是北京的?”他们几个人几乎异口同声:“都是北京人,在海南遇见亲人了……”几句话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放慢了脚步,话匣子打开。当他们知道我们是燕化的退休职工时,很是羡慕,连连夸*:“燕山石化是个好地方!”当我们也询问他们时,几个人争先恐后的说起来了,个个笑逐颜开喜形于色。原来他们几个人都是北京大红门乡的农民,是大队统一组织他们坐飞机到海南旅游的。来去二周,全部费用都由大队承担。第一周*体观光游览,第二周自由休养。大队在“天来泉”小区给她们安排了最好的公寓别墅,楼上楼下二层小楼,二家4人一套。我饶有兴趣地问起了农村改革的事,她们又争相说起:“我们现在农村可好了。城市用地我们都农转非了,每月国家给发退休金2000多元,大队补助1000多元,除此之外还有村办企业年终分红,算起来,我们每人每月能开现金3000多元。”“这不,我们大队分三批到海南旅游,每批70多人,不来旅游的还发2000元呢!”“我们这些农民现在比城里的工人还好!”</div><div> 由于她们要随时拍照,在告诉她们散步的路线后,我和妻子又继续前行。走了不远,在一片橡胶林中看见了一片白色的花朵。一米多高一丛一丛翠绿翠绿的叶子,捧出粉白的花朵像无数个撑开的小花伞,特别壮观。走进花丛中仔细观赏,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竹子开花,因为它的叶子像竹子一样的披针形。</div><div> 正在不知所云之时,看见花地里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在干活,忙上前请教。原来,这不是竹子是南药,一种叫“益智”的中药材。我们和花主人交谈起来,主人姓程,他讲:“这片药材是我们20年前种的,每年三、五月份开花,7月份左右才能结果,果实晒干后就是有名的南药益智子……”听我们夸他和在一旁锄地的妻子年轻穿着漂亮,老程哈哈笑了起来:“她比我小几个月,我们都60多岁了!”怕我们不信,还从上衣口袋中拿出他机动车驾驶证让我们看,上面果然写着:程家浩1954年生人,住址琼海官塘上沟村。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程老两口身体非常好,看上去与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讲“现在我们老两口什么负担也没有,子女都在城里工作,孙子都上学了。”“国家的各种农业税全免掉了,每个月政府还给每人发100元生活补助,家里养鸡还种点菜,经常上地里看看,找点活干。闲来无事,就是每天都开着摩托车去*市上喝早茶呀,找老朋友们聊聊天呀,日子过得很悠闲、很满足……”</div><div> 告别花丛中的老程夫妇时,我真有些恋恋不舍……我和妻子继续着我们的散步。一路上,我们喜悦、兴奋、感慨,议论的全是偶遇的两拨新时代的农民。</div><h5><b>(发表在2015年3月20日燕化言石读书会微信公众号)</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 退休老人的文学梦</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我所在的燕化离退中心星城二里工作站有一个读书写作兴趣小组,这里聚*着二十多位有着文学梦想的老同志。老同志们经常在一起共读共写共同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燕山梦和自己的文学梦尽心竭力。虽然小组成立仅仅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是,这些老人们浓浓的情怀雅趣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能与他们在一起共享读书写作的快乐真是我的福气。</div><div> 小组中最年长的当数已到耄耋之年的王仲礼。虽然八十岁的他听力视力都差了,可他的文学梦丝毫不减。用他文章里的话说:人活着不单纯为了自己,更主要的是为社会贡献,人老了头脑不能老。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总是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且总是把这些人和事紧密地与国家的改革发展、与我们燕化的和谐进步联系起来,写出好文章传递正能量。他风雨无阻每天都去星城广场阅报栏义务更换报纸,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广大群众,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燕化人,因此采写了《“党报沙龙”里的老人们》、《街头读报人的风采》分别发表在《燕山油化报》和《老同志之友》,文章真实生动感人。</div><div> 李学高担任文学写作小组的顾问,对小组的工 作倾注全力。年过古稀的他总是克服病痛、不辞辛苦、有求必应,与工作站领导共同研究小组指导思想、制定小组章程,主编小组《共读共写美丽家园文*》五辑。他篇篇逐句逐字把关修改润色,把最好的文*呈现给大家。他不但自己经常有感而发创作诗文,如《念奴娇·中国走起》、《水调歌头·中国之梦》、《园博游》等等,奉献给大家鼓舞大家,还主编了家乡村志——《上团城村志》共17章45万余字(大16开400页),别具特色的封面设计也出至李学高之手,该书已正式出版,真是为子孙后代青史留名。</div><div> 古稀之年的周振权同志可谓是小组里的多产作家,他这位地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酷爱文学和旅游。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加上他平时善于观察生活所见所闻的细节,因此,他笔下的人和事都那么的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他的文章不论是回忆录还是旅游随笔都很有品味。特别是他写的八篇《西北游随笔》被《老同志之友》连续刊登三篇,受到广泛关注并有专门评论文章*许有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振权同志真是把小组当成我们共读共写共享的美丽家园,经常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打造一个网上交流平台。他说“可以在每篇作品后面留下专门设计的空格,供大家评议,类似网购中的买家评论。这也是一种文学兴趣。评议可以署名,也可匿名。有意思的评,觉得没意思也可不评。欣赏作品又看评论更增趣味。评议搞深入了可以激发出不同艺术观点的交流切磋,共同提高。”他还主动承担起“星城二里站老年读写兴趣小组文稿交流论坛”公共邮箱建立的具体技术性工作,使我们小组这么快就实现了快捷方便的网上交流的愿望,这让我很是感动,会上大家对他的贡献报以了热烈的掌声。</div><div> 李继浩、季学福、姜凤飞、孙新民、段宗森、李振峰等等老同志也都纷纷响应离退中心关于“打造阳光心态,享受快乐生活”“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的号召,在公司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坚决不信谣、不传谣、不发牢骚、不讲消极话;用自己手中的笔,讲积极、健康、阳光的话,讲身边的好人好事,讲同心共筑“中国梦”“燕山梦”和“自己的文学梦”,抒发对党对燕化真挚的情感。这些老人的文章写的精彩,读起来常常令人动容,源于他们多彩的人生追求,源于他们绚丽的阳光心态,更源于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老人的生活就像他们的文章一样潇洒、健康、幸福,充满绚丽多彩的阳光,是年青人追逐梦想的榜样。</div><h5><b>(发表在2015年5月22日《燕山油化报》)</b></h5>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5 永立潮头再扬帆</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习罗强董事长7月20日讲话有感</b></div></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我们离退休职工收看到电视台播发的燕化公司开启新征程争当主力军动员大会的新闻,今天又全文阅读了刊登在《燕山油化报》上的罗强董事长的长篇讲话,深受鼓舞。</div><div> 时光荏苒,我们燕化公司已经走过了45周年的征程,回顾那难忘的岁月,燕化几代人艰苦创新、顽强拼搏,创作出辉煌的业绩,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燕化人引以为豪的是我们始终走在国企创造效益、完善管理、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革等方面的前列,在中国石化工业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我们无愧是燕化人。</div><div> 历史发展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燕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安全环保的新压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日益显现等等新的课题、新的困难和各种不利因素,燕化又一次到了转折发展的重要关口。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广大职工都在思考燕化的发展方向。</div><div>燕化公司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45年来,燕化形成了自己的光荣传统,那就是勇挑重担、不讲条件、甘于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一关键时刻,我们这些历经风雨的老燕化人怎能袖手旁观,我们要与公司同心同德共度难关。我坚信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我们燕化公司一定能克服困难,开启新征程,为打造百年老店再创辉煌。</div><h5><b>(发表在2015年7月31日《燕山油化报》)</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6 早早出行的人们</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由于自己身体患病的缘故,每个月总要去市内医院几次。本周,妻就陪我连续去了3次,其中2次都是赶头班车。今天凌晨5:30走出楼道,天漆黑一片细雨蒙蒙,只有孤零零的路灯发出微弱的亮光。回头一看,住着近200户的高层楼也是漆黑一片,仅有极个别住户亮着灯。</div><div> 赶到901路公交站台,前边已有30来人在排队。虽然气温是零上5º,但由于连续几天的雨雪交加,使得天气变得阴冷阴冷的,小风刮得人耳根子疼,人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许多人打着伞,无精打采,显然大家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过来。</div><div> 排在最前面的几位中老年人,有男有女。他们看来很熟悉,互相说着家长里短,打发时间。凭我的经验,这些人都是家长,有父母,有爷爷奶奶,他们是替在市里工作的孩子们在排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们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一上车就有一个舒适的座位,还能赶上头班车不迟到。</div><div> 在我排队的过程中,厂区内的831、904线路的头班车也陆续开了过去。</div><div> 还有5分钟快到6点,901路直达快车即将到来之前,急匆匆的陆续来了几个小青年,他们纷纷走到队伍前头接替排队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到来,家长们似乎完成了任务长舒一口气……不了解内情的人不知道,星城以至整个燕山房山地区,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孩子们在市区工作。他们早出晚归,是名副其实的通勤达人,实在辛苦。而他们的许许多多的家长又是如此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狂风雨雪,每天4、5点钟起床做饭,替子女们排队,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艰难?!</div><div> 我后面的队伍已经有几十米长了,排队的人还在增加。这些人有像我一样是赶去医院的,也有的是去市内子女家看小孩的老人,但更多的是去市内上班。</div><div> 6点到了,901头班快车准时进站,大家秩序井然依次上车。冻得发抖的我一登上车厢,热气扑面而来,原来司机师傅早已开启了暖风。让我们这些在瑟瑟雨雪中久站之人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司机师傅一边亲切地招呼大家就坐,清点人数;一边用拖布把过道的雨水擦干净,以免大家滑倒。我抬头一看,这位司机师傅有些面熟,他是老客运公司的司机,可能还是燕化的先进、北京市劳模。果然,他一路上开车平稳、礼让、安全,保持着燕化客运公司的老传统。下车时,我特意向他致谢,得知他姓崔,他的车号是047。</div><div> 前门到了,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仍然雨雪蒙蒙。可路上的车越来越多,整个城市已经苏醒。我和全车人一样是怀着温暖和愉悦的心情开始了一天的奔波。我在心中默默的说:祝早早出行的人们都平安幸福…… </div><h5><b>(发表在2015年11月25日燕化言石读书会微信公众号)</b></h5><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7 再也无法当面表达的问候</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杨荣华</b></h3><div> 今早,和妻约好去超市采购中秋节的食品。行前,我说:“今天我得给梁浦石选两瓶好酒,过几天中秋节时去看他。”妻缓缓的低语:“梁部长已经不在了……”我突然傻了一样,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浑身上下发凉,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不止,我埋怨妻为什么才说。经了解,才知道是老同事张丽姣和梁部长的大女儿等人都不让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我。她们是为了我的身体,都担心我经受不住这突然的打击,可对于我,没能去看望他和他久病卧床的老伴赵师傅最后一面,也没能去送老领导最后一程,真是很大的痛惜和遗憾。好在,**赵思敬、张丽姣夫妇代表我与妻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敬献了花圈。</div><div> 下午,我又从书架上拿下梁浦石几年前送给我的三本诗*《诗在人间》。抚摸着它们,看着扉页上梁浦石写给我的那熟悉的笔迹,回想起那二次他翻箱倒柜给我找书题字时他那爽朗的欢声笑语,与他相识相交的一件件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div><div> 我是于1983年3月几经周折,从大连海岛部队转业到燕化市政公司的。报到的那一天,总公司组织部姜炳慈部长向我介绍情况时说:“市政公司是修马路的单位,在我们总公司众多企业里排不上号,可你去的部门是个好地方,尤其那个组织部长梁浦石是个好同志。他是组织战线上的老人,我们都很了解他。你去他那里工作比较合适,我放心……”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印象敲开了市政公司组织部的大门。接待我的就是梁浦石部长。只见他一身工人阶级打扮,身材魁梧、满脸胡茬,手拿卷烟,但说起话来却细声细语,对人的态度非常和蔼。他慢条斯理的介绍,使我本来紧张的心情立刻松弛下来。组织部还有一位女同志叫吕素英。说话间我听梁部长吩咐她:“给小杨也取一份”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不一会,梁部长说:“正赶上公司发劳保用品,这些都是发给你的……”我望着从未见过的桶装熊猫洗衣粉、工作服、手套、毛巾、肥皂等不知所措,轻声说:“我今天身上没带钱。”梁部长呵呵笑着说:“这些都不要钱……”我当时很激动,立马感到还是当工人阶级好,一次就发这么多东西。</div><div> 梁部长让我担任组织员工作,主要具体负责公司党建,如建立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建立预备党员档案,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找预备党员谈话等。凭着梁部长对我的信任和我从部队转业后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我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凡是梁部长交办的工作,我都会认真的去落实。我下基层、到工地找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谈话,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基层的党支部书记、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建立起很好的联系,而且还顺便了解了许多基层情况。梁部长每次听了我的汇报都很满意,*许有加,指点迷津,使我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因此转业到地方工作的第一年我就被评为燕化总公司的优秀党员,随总公司的优秀党员们一起到江浙的无锡、杭州、上海参观疗养。半年后,在全国组织员队伍整顿中,我又提拔为副科级组织员,这与我在部队当连指导员的职级是属于高套了。</div><div> 我和梁部长、吕素英师傅三人在组织部朝夕相处,非常和谐,工作也很出色。二年后,市政公司调来新经理谭继魁。当时公司内部由于领导之间的矛盾而形成派系,但组织部是一片净土。新经理要选一名办公室主任,由于派系作怪,每提出一名候选人,总有另一派人反对。后来梁部长推荐了我。由于我刚从部队转业不久,没有参与派系斗争,群众影响还不错。新经理找我谈话也比较满意,于是我被调到经理办任主任,享受正科级待遇。我知道,这完全是梁部长对我的提携和信任,也是对企业发展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使然,因为他不能安排一个新经理不满意的办公室主任。就这样,我离开了组织部,也离开了不舍的梁部长。</div><div> 梁部长,可以说是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企业的第一位引领者。我初到企业后的一切进步都和他密不可分。梁部长教育我、栽培我就像一个八级大工匠手把手,一点一滴的教会我这个刚入厂的小学徒,他是我为人做事的楷模和导师。</div><div> 尽管离开了组织部,可我和梁部长的关系没断。我时不时的就跑回去看看他和吕师傅。工作上有不明白的问题,总是去请教他,但他总对我说:“你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多少年以后我才明白,这是让我自己大胆工作。谭经理的雷厉风行与梁部长的和风细雨完全是两码事,我逐渐学会了适应不同领导的风格和作风。从中更体会到梁部长为人做事的大公无私与高风亮节。</div><div> 梁部长在市政公司有着极佳的口碑,是全公司公认的“好人”,我能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过,实在是幸运。</div><div> 1990年,燕化原市政公司和建筑公司合并,梁浦石调到职工医院担任人事科长,我也常常去医院办公室看他。每逢春节都要去他家里看看老太太,给老太太拜年,把梁部长他们全家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因为在与梁部长的接触中,我逐渐地了解了他,也和他的家庭成员熟悉亲近起来。</div><div> 梁浦石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早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梁老太太是烈属身份,她另一个儿子参加革命牺牲在战场上,所以一直跟着梁浦石生活。梁浦石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多少年过去了,每次我去看望她老人家,病在床上的她,还能从说话的声音上一下子分辨出是我,直喊:“是杨荣华来了!”让我心头热乎乎的。梁浦石的妻子赵师傅更是漂亮、贤惠、能干,默默无闻地相夫教子侍奉婆母顶起半边天,只可惜晚年瘫痪在床9年。</div><div> 2006年我女儿结婚,请大家喝喜酒。没想到,因脉管炎行走不便的梁部长也步履蹒跚如期莅临祝贺,让我们全家感动不已。</div><div> 梁部长出生于1939年,今年也已76岁,不算高寿,一生坎坷亦辉煌,当过工人、工段长、车间主任,当过组织部长、人事科长,转战抚顺、湖北和北京,为企业的发展建设呕心沥血。他还是赫赫有名的“工人诗人”, 用他自己的话说:“写诗是我一半的业余生活”。自从1956年在《抚顺日报》发表第一首诗歌后,他的诗兴一发不可收,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即使退休后到了古稀之年面对种种生活不幸,写诗的豪情仍不减当年。2006年和2011年燕山石化文学协会先后给他出版了3本诗*,收录了他的300多首诗歌。他的诗歌题材丰富、新颖、接地气,写单位、写身边人、写亲朋**,写山、写水、写花草……首首感情真挚、非同凡响,深受大众喜爱,正如其书名《诗在人间》。</div><div> 梁部长也是一个酒仙,但只喝一种酒——廉价“二锅头”。每次给他送好酒,他总说我,让我买最便宜的 “二锅头”。他说:“二锅头”价廉有劲。他抽烟也抽价廉有劲的“蛤蟆烟”,就是那种自己用烟叶卷的旱烟,烟味很是呛人,别人敬而远之,他却乐此不疲。我曾给他买过东北吉林蛟河的“蛤蟆烟”。每当诗兴大发时,他总是喝酒、抽烟,一行行诗句跳跃在笔尖……</div><div>如今,嗜诗嗜酒嗜烟的老领导驾鹤西去,我再也无法当面表达我的问候了,好在他饱经沧桑、炽热朴实的三本《诗*》在我手中,见书如面……</div><h5><b>(发表在2015年10月21日《老同志之友》58期和2016年12月《燕山春秋》第五辑)</b></h5><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8 我的难忘岁月</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元光口述</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 荆宜挺 整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div><div> 2015年9月3日那天,我和家人早早地就围坐在电视机前,全程收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庆祝大会和盛大的阅兵式。我们全家人的心情都格外激动。我那几天心情一直不平静,因为我亲身经历了过去的苦难日子,也亲身参加了解放全国、建立新中国的战斗历程,我更有深刻的体会。所以我和你们谈话开始时就说了,我的文章的题目就叫《难忘岁月》,这是我自己起的,我觉得这个题目最能表达我的意思。</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破家不在,抗日救国</b></div><div> 1933年,我出生在江苏省徐州铜山县的一个农村里。铜山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越四千余岁”。铜山县地处微山湖南端,位于江苏省北部,与山东、安徽两省交界,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div><div> 我家祖辈为农,虽说是农民,却家无片宅尺土,只能靠给地主家做长工才能维持生活,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我从懂事时起就以地瓜充饥,也总是吃不饱。我小时候要过饭,逃过荒。在我12、3岁的1945年,母亲因饥寒交迫,不幸去世,从此,我们家的日子更加难过了。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年龄小没有直接参加过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但我深深地感受了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严重罪行。</div><div> 1938年3月,日本矶谷师团沿津浦路台儿庄、枣庄一线南下,动用了数百门山炮、野炮,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台儿庄猛攻。中国军民在台儿庄与日寇进行了一个月的激烈战斗,我方取得完全胜利,日军遭到惨败。后来由于国民党的错误政策,江苏重镇徐洲失守。老百姓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群众四处逃荒,青年学生和青年农民都纷纷走上了抗日前线。各个县都举办抗日训练班,成立游击队,当时我二哥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对日寇的作战。</div><div>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也想参军,可当时我年龄小,只有14、5岁,没有文化。附近也没有共产党的武装队伍,只有地下党员。1947年我求一个补给连副排长的熟人介绍当了国民党部队的兵。一个礼拜后随部队到了上海,在上海一个多月后又被调到辽宁秦皇岛,是坐船去的。当时是解放战争,去增援国民党部队守锦州。总共在国民党队伍里当了半年兵,就随着大部队被解放军俘虏。解放军看我年龄小,只有14、5岁,就想让我回家。我遇见了解放军,才知道解放军纪律严明、官兵关系融洽、不打人不骂人,真正感觉到这才是老百姓穷人的军队。我特别高兴,坚决要求留下当解放军。解放军干部说我岁数小,不要我,我软磨硬泡,就是不离开,后来他们才要了我。我四哥原是国民党军队的炮兵,也被解放军解放后留下编入了炮兵部队。我们哥俩同时,从此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成为了光荣的革命战士,真正走上了革命的道路。</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献身革命,转战南北</b></div><div> 1948年,经过解放军补给师的培训后,我被编到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当时纵队司令员为詹才芳,政委是李中权。部队于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我先后随部队参加解放天津的战斗。当时我们在津南一线,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天津解放后46军又编12兵团序列,向华中、华南进军,挥师南下。我随部队又南下,在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下,又相继解放了湖南衡阳。1949年后,部队参加了剿匪战斗。经过这些战斗,我经受住了锻炼和考验,知道了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工作任务完成的很出色。</div><div> 1951年,我们部队又奉命进驻广东粤东海陆丰的蒲宁县,主要任务是保卫粤东海防安全,防止台湾蒋介石部队反攻大陆。由于我年龄小,比较机灵,能吃苦耐劳,从1950年起领导把我调到军司令部军务处当通讯员,一直工作到1952年2月份,工作中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div><div> 解放战争是很艰苦的,每天急行军,都要走70~80里地,每个人要背一枝抢,7天吃的米。没有水,渴了就喝附近稻田里的脏水,经常吃不上饭,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也没掉队,和大战士一样行军打仗,坚持了下来,终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div><div> 当时部队里的首长、干事都是老革命,还有的是老红军、地下党,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他们热情的帮助我、培养我,介绍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入伍前我是文盲,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领导要培养我,首先送我到军校去学习,帮助我提高文化水平。</div><div> 我在军校学习了半年多,学文化从汉语拼音开始。在学习文化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政治觉悟。学军事,还参加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三反”运动。这个时候,朝鲜战争已经打响了,有关首长已经去了朝鲜前线。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我结束了在军校的学习,回到了通讯队。</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抗美援朝,出生入死</b></div><div> 1952年9月,我们军就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到1955年,部队回到国内,我在朝鲜战场上战斗了三年,经历了火与血的考验。</div><div> 在朝鲜战场上,我担任通讯班长。行军时我们有时乘坐苏式嘎斯40式卡车,常常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山路崎岖不平,在夜间行车遇到敌人汽车要关闭大灯,一不小心就翻到万丈深山里去了,非常危险。每个人的水壶里装的水,有三分之一是泥,三分之二是混水,因为喝水就牺牲了许多战士,我们每天都看见汽车往后方送牺牲的战士的遗体、遗物,很残酷。我们当时负责各师和配署部队的通讯联络,整天往返部队机关、连队送首长指示、作战命令等,有时还要去老领导总部,就是彭老总的指挥部和毛岸英同志牺牲的大榆洞。当时我们都穿着单衣。我在朝鲜战场就曾经经历了生死考验,与死亡擦肩而过。</div><div> 一次在部队进行反击战的前夕,我和战友们做战前准备,主要是通信器材的准备和在军指挥所送信。美军飞机是按地图的方位轰炸,我在送信的半路上,都是凭战场经验,听到了敌机的声音和炮弹和机关枪的声音,赶紧趴下,躲过一劫,炸弹离我很近。还有一次,我和另一位战友背着很重的器材,跑到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幸亏让最后一道观察哨给拦了下来,否则和敌人短兵相接那就危险了。我四哥在朝鲜战场也曾经历了三次生命极其危险的战斗。1953年由于我表现突出,在朝鲜战场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div><div> 经过中朝部队的顽强战斗,美国侵略者终于承认失败,签订了停战协定。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955年,我随部队撤回国内,驻防在吉林市。</div><div> 复员后,我先在吉林化工厂,1968年调到北京支援东炼建设,先后担任过车间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化工二厂总务科长、总支书记等工作,几十年兢兢业业。我家里有四个子女,他们无论是当工人的,还是经商的,都坚持了我们家“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家风。一家人幸福和谐。我每天都去二里工作站的阅览室看新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和新闻。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希望国家更强大,那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咱们啦!</div><div> 自从星城二里工作站通知我参加“难忘岁月老干部座谈会”后,我就一直在回忆自己几十年革命的经历,从一个沿街讨饭的孩子,成长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和企业干部,我从心里想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div><h5><b>注:杨元光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师司令部通讯班长,<br></b><b>离休前为原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二厂行政处干部<br></b><b>(发表在2015年11月25日《老同志之友》60期和2016年3月28燕化公司离退中心《难忘岁月征文*》)</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9 秦春光的红色情结</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秦春光夫妇从海南文昌来琼海看我们,在天来泉小住三日。每天活动安排的很紧张,上午游泳泡温泉,下午去附近的北仍村散步。秦春光曾是燕化公司乒乓球协会主席,打乒乓球、以球会友是他的最爱。就这二三天他还要忙里偷闲天天去天来泉体育馆和球友打上几个小时,我知道老秦打球到了痴迷的程度,走哪球拍、球衣、球鞋随身带,碰见球桌,随时操练起来……但是,这二天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件小事儿却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秦春光的红色情结令人敬佩。</div><div> 第二天午餐,唯独不见老秦,我们7人就餐接近尾声时,他才急匆匆赶回。原来他在一直在官塘村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忘记了时间。</div><div> 那几天,恰好还有燕化的老朋友也来看我,我就没有多陪老秦夫妇。听李克新讲,在北仍村散步时,路过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程德汉、程德江烈士墓时,老秦急切地迈过草丛前去膽仰,他仔细查看墓碑碑文,并向李克新询问烈士的详细情况。在路过官塘村革命烈士纪念馆时,已经11:00了,他说:“你们先回去帮助老杨做饭吧,我多呆一会儿,详细看看,别等我吃饭!” 没想到,这一呆就是近2个小时。他把展览内容从头至尾仔细观看一遍,还和纪念馆义务管理的志愿者交谈,对展室的展品布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看来参观革命烈士陵墓和纪念园、宣传革命传统才是秦春光最大的兴趣。</div><div> 我知道,秦春光是老红军的后代。他的家乡是红军时期的根据地,当年有许多当地的贫苦农民参加了红军。他父亲是土家族,年纪很小就从湖南湘西老家参加了革命,走南闯北,为革命事业奋斗了一辈子。老人家逝世后,他的家乡,在他和几个红军后代、烈士家属积极建议和努力下,地方政府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革命烈土陵园,供后人瞻仰和祭奠。秦春光夫妇几乎每年清明都要回家乡参加相关的祭奠活动,今年清明去往老家的火车票早已预订。他把宣传革命传统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秦春光随身携带一个U盘,里面全是他家乡湘西革命烈士和革命传统资料,一有机会就给人播放,还亲自讲解。看过视频的人无不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这次他来琼海看我,时间短促,为了让我看完他自己电脑制作配有音乐的视频资料,他兴致勃勃,竟不顾家人的催促推迟了返回文昌的时间。</div><div> 秦春光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传播、宣传革命传统的红色后代。</div><h5> <b>(发表在2016年6月15日《老同志之友》72期)</b></h5>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 新时代竹林七贤</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h3><div> 在房山区的洪寺村东街的小巷里,有一栋普通的民居,从外面看,极其普通,和相邻的民房没什么区别,极不显眼。但一进入小院,却别有洞天,让人大开眼界,仿佛进入了世外桃园。我和妻子去过小院二次,还不算太熟。两次去都是参加文化活动,类似于文化沙龙,虽然来去勿勿,却印象深刻。</div><div> 步入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于墙上的几副竹帘。小院原本是闲置的民居,被言石读书会的文友租下,佈置成了文友们活动的场所。竹帘很打眼,立马使破败的小院充满了生机,竹帘虽没有种在地上的新鲜竹子那样耀眼,却也有室雅竹香的感觉。北京地区不宜种竹,小院的女主人们却用几副竹帘装饰小院,点缀其中,再配以其它物件,使小院幽雅,生机盎然。可见小院女主人们的构思巧妙,匠心独具。竹帘低垂于墙,无言地陪伴着小院的主人和薆来客们。</div><div> 小院可谓人才济济,卧虎藏龙,经常光顾小院的有北京书法家协会的几位会员,有文史大家、有诗人、有画家、有收藏家,有朗诵家、演奏家,都是文化大咖,就连小朋友也是手风琴演奏有过级别的高手。这些人都是燕房地区的文化精英,还有远道从北京赶来的嘉宾。就是小院的志愿者们,也都各个是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信手拈来。</div><div> 小院常常举办文化沙龙和各种类型的文化讲座,古今历史,文化轶事,令人百听不厌。 </div><div> 古人云,室无竹不雅,在竹帘的陪伴下,倾听着各种文化名人的娓娓道来,谈古论今,修身养性,品茗赏画,相互相识交流,真仿佛置身于竹林七贤高谈阔论之中,完全进入了茂林修竹,群贤毕至,少长咸*,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胜境,大家在一起畅叙幽情,好不热闹。</div><div> 我喜欢小院的幽静,喜欢小院的雅致,更喜欢小院的文化气息,尤喜欢小院的竹,她带给我一丝丝清新。在当今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世界,薆来小院不失为有志文化传承人们的好去处。</div><div> 早上四点,窗外的雨声将我惊醒,偶见志芳女士转自景鸿老师的征文微信,不觉心有所思,急就此文,作为对院主的响应和对小院的崇敬。</div><h5><b>(发表在2016年8月8日薆来小院微信公众号)</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1 十面红旗竞赛诞生记</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整个燕化公司形势一派大好,正是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18亿的火红年代。我当时在市政工程公司经理办任主任并兼任企管办主任。</div><div> 市政公司在燕化虽说是末流企业,无法和东炼、化一等第一世界的大厂相比,自诩为燕化的第三世界。但我们公司各项基层工作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怎样缩小与大厂在基层管理上的差距。于是决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进经验。</div><div> 夏季的一天,尽管施工紧张,公司还是由党委副书记陈家平带队,组织科以上干部30多人,乘坐沈飞牌大客车到天津中石化四建公司取经。</div><div> 在天津四建公司,我们现场参观,听取经验介绍,对照先进企业管理,深感自己公司工作上的差距。晚餐后,大家群情激昂,不顾马不停蹄跑了一天的疲劳,不约而同*聚到陈家平的房间,我和党办主任朱清明、道路队队长张云启等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发表观感,提建议。有的同志说:“四建公司开展竞赛的办法好,咱们也有竞赛,可是不全面,只有安全生产、生产进度,生产质量三项竞赛……”我接着说:“尽管这三项内容不规范,评比也是粗线条,但是对基层工作还是有很大促进作用……”讨论气氛一下子更加热烈……最后陈家平兴奋地说“好!那就全面开花,我们开展十面红旗竞赛!”他的话音没落,热烈的掌声响起。具体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午夜,仍意犹未尽。</div><div> 回京后,我们企管办在整理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市政公司开展十面红旗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提交公司党委和经理办公会讨论,并在全公司广泛征求意见后,正式下发执行。</div><div> 十面红旗竞赛,每月进行一次评比,评比结果同各个单位的奖金挂钩,奖罚分明,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市政公司的职工是以农转非为主的公司,过去有句话说我们市政工人是:“工人阶级的队伍、农民的成分、砌猪圈的水平”。那几年,公司开展十面红旗竞赛,确确实实使我们市政公司的“三基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并连年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由此还受到了时任燕化党委书记吴仪同志的充分肯定。至今回想起来仍兴奋不已……</div><h5><b>(发表在2017年2月20日《老同志之友》85期)</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2 永远跟党走——</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追忆连队9.13紧急备战</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nbsp;&nbsp; 我是1970年底参军入伍的,部队在外长山要塞区大长山守备区哈仙炮兵连。我们连的火炮是122加农炮,射程有2万多米,主要担负对正面海上入侵的敌舰的打击和对航道的封锁,任务非常重要。</div><div>&nbsp;&nbsp; 我在炮一排一班担任二炮手。刚入伍不到一年,我就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一个大事件,那就是林彪出逃,部队紧急战备。 </div><div>&nbsp;&nbsp; 1971年9月13日,是个晴天,上午8点刚过,连队安排各班搞生产。班长张福全便带领我们班的几名战士扛着铁锹、镐头等工具,到离连队很远的地方搞生产。那时的海岛良田很少,好的地块都留给了老百姓,连队以班为单位,都是在石头缝里找土,围成一个窩,里边种上一颗窝瓜或者西红柿,施肥、浇水一样不少,精心呵护。果实成熟了,收获后交给炊事班,各个班还要进行评比,所以其他班排也在周围各自的领地忙碌着。 </div><div>&nbsp;&nbsp; 大约十点钟左右,正当大家说说笑笑,为自己的小菜园培土浇水时,突然,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天空,警报声震耳欲聋,一声响似一声。我们都惊呆了,开始以为有空袭,可是空中没有任何有问题的迹象。</div><div>&nbsp;&nbsp; 班长大声喊到:“是战备警报!马上上阵地,留下一个人收拾农具,其他人跑步上阵地!”</div><div>&nbsp;&nbsp;我们纷纷丢下手中的农具,跟着班长朝阵地跑去。连队其他班战士也都从不同方向跑向阵地。 我当兵不到一年,除了有一次战备训练响过警报外,还没听过这么紧急、这么凄厉、这么长时间的警报。警报是由营首长指定专人管理的,没有首长指示,谁敢拉响警报,一定是有情况!</div><div>&nbsp;&nbsp; 我们紧跟班长,抄近路赶往炮阵地,我们跑的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虽然路不好走,但为了赶时间,还是拼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阵地。</div><div>&nbsp;&nbsp; 我们的炮阵地位于苗家沟上方的悬崖上,后面是山,前面是海,火炮的射击范围广阔,无死角。每个炮位后面都有一条坑道,便于战时隐蔽。 </div><div>&nbsp;&nbsp; 我们拼命跑到了炮阵地,都非常累,上气不接气。当时连队已经接到上级紧急指示,要求我们全连进入一级战备!真是不得了了!我们在海岛驻守,进入战备是经常的事,战备分好多种,有战备训练,有战备值班,一级战备我还是头一次经历,按照规定,一级战备那是进入临战的最高状态,战士要全员在各自战位,火炮脱去炮衣,各项射击诸元要设置在实战状态,炮弹要打开弹药箱,平时我们用的是训练弹,这回是实弹。最要命的是要在弹头上装上真引信。</div><div>&nbsp;&nbsp; 我们在班长的指挥下,把炮弹又仔细检查和擦拭了几遍。可以说,要有口令,实弹马上就可以射向目标。炮阵地上不时传来各种口令。那时候,连首长和指挥班都进入了指挥位置,和要塞区、守备区作战指挥部的有线、无线联络也已接通,一切实战的准备就绪。 连队全部进入一级战备,万事俱备后,上级没有进一步的指示,阵地上又进入了寂静。</div><div>&nbsp;&nbsp; 班长命令我们全班原地待命休息,班长是老兵,有经验,带着大家分析,部队进入一级战备,能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唯一的答案,只能是海面上出现了敌舰。因为从我们的海岛,再往前,就是公海了,我们面对的是曰本、**和苏修,我们是真正的前线,是保卫北京方向的第一道屏障。 忙忙乎乎的,我们除了看见连首长反复巡查阵地外,没有什么其它情况了。</div><div>&nbsp;&nbsp;突然,炊事班的战友们把午饭送上了阵地,这在过去是绝无仅有的事。以前再忙的训练或者实弹射击,我们也都是到食堂就餐,今天怎么把午饭都送到阵地上来了?吃饭时,连首长传达了上级命令:战备级别不减,所有人不准离开阵地,各班分批派人回营房取枪支、背包,行李等个人物品,要长期在阵地宿营。 这回可好了,战备、开会、站岗、吃饭、睡觉都在阵地上,连大小便也不能走远,一句话,就是为了随时准备开炮。从这天开始,我们一直坚守在阵地上,直到20多天后才解除了一级战备,撤回了营房。 </div><div>&nbsp;&nbsp; 后来,连长指导员去守备区开会,回来传达中共中央文件,我们才知道,原来9月13日,林彪及其追随者,架机出逃,在蒙古国温都尔汗上空爆炸,机毁人亡。我们都非常震惊,林彪可是副统帅呀,胆敢背叛党。通过以后开展的批林批陈运动,我们逐渐认识了林彪反党*团的性质和反革命行动。 </div><div>&nbsp;&nbsp; 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军队。我们坚决跟党走,听从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坚决反对和批判林彪反对党、分裂人民军队的行为。 </div><div>&nbsp;&nbsp; 通过9•13紧急战备行动,增强了我对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热爱,锻炼了个人的革命意志。由于表现突出,我很快入了党,从此,更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div><h5><b>(发表在2017年7月25日《老同志之友》92期)</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3 生死关头战友情</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 我是1970年参军,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在部队服役十四年。今天,距我当兵时穿上新军装的那一刻,已经过去了47年。在部队的14年,我经历了战备训练、国防施工、抢险救灾等许许多多急难险重任务,经历过几次紧要关头的考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次惊心动魄抢救战友生命的那件事儿。 </div><div> 我所服役的部队是沈阳军区外长山要塞区大长山守备区,我们122加浓炮独立连驻守在黄海深处一个叫哈仙、面积只有5.2平方公里的孤岛上,远离陆地和上级机关。海岛自然环境恶劣沟壑纵横,乱石满地。只有一条主要公路,其它都是羊肠小道。</div><div> 我当新兵时就在这个小岛上,一直当到指导员。我们驻守的小岛,只有几十户渔民,大多以打鱼为生,渔民们分散的居住在岛上的各处。由于当时实行军民共建,我们和渔民建立了非常好的军民一家亲的关系。</div><div> 1979年,当时我是连队副指导员,秋日的一天傍晚,忽然有战士跑到队部找到我说:“副指导员,你快去看看吧!席述波病了,很严重。”我急忙和战士一道跑到炮兵班宿舍,只见席述波的床前围了好多人,连队的军医和卫生员都在,战士席述波在床上,双手抱着肚子直打滚,还一边直喊肚子疼!而且不时用双手挠墙,指甲都抓出了血。旁边的军医说:“没有查清病因,该用的都用上了没有缓解,而且病情急速加重,必须立即送上级医院,否则有生命危险。”</div><div> 平时,连队有危重病号,守备区或要塞区都会来炮艇来支援。不巧的是这天赶上了大暴雨军舰无法出海来接运病号。怎么办?</div><div> 无奈之下,张指导员、我和杨华忠等人一同去连队附近的渔民家求救。</div><div> 船老大老丛答应送我们出海。可他的家属不同意。远在海边几里以外的房间里都能听到海浪波涛汹涌的声音,实在太危险了。但人命关天,老丛还是毫不犹豫地推开了泪流满面的妻子答应了我们:“指导员你们赶紧回去准备,我立刻到海边预备船只。”</div><div> 顶着呼啸的暴风雨,我们安排战士用担架把病号抬往海边。山路崎岖,天黑雨大路滑,我们费了老大劲才赶到海边,老丛早在等候我们。由于太危险,只有船老大老丛一人驾驶(一般情况下都要另有一个轮机工开机器)。连队派杨化忠去护送,我不放心也坚持去了。</div><div>我们把席述波连同担架绑在船舱盖上,我和杨华忠也用绳子将自己固定在船上。还是老丛有经验,在大雨滂沱风急浪高漆黑的深夜,凭着高超的驾船技艺,硬是把船驾到了事前约定的离要塞区最近的一个地点。我和杨华忠虽然身穿雨衣,可全身还是被排山倒海的海水打的湿透了。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我们全然顾不</div><div>上这些了。原本平日40分钟的航程,我们足足用了二个多小时才接近码头。</div><div> 这时只见守备区派来的汽车开着灯为我们导航。我们靠岸后守备区的战士把席述波抬到汽车上。我们急急忙忙谢过老丛,又担心他一个人回去的安危。他让我们放心,独自一个人驾船返回哈仙岛。望着老丛驾船冲进茫茫漆黑呼啸的大海,我的心不由得一热,多好的船老大,多好的老百姓!</div><div> 到了要塞区医院,经过检查,席述波是胃穿孔。医生讲,如果再晚半个小时,他的生命将会有危险。经过紧急手术,席述波很快康复回到了连队。</div><div> 多少年来,我每次见到杨华忠,他都会提起这件事,回忆那为抢救战友生命而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时刻, 回忆那变幻莫测让人欢喜又让人忧的海上的气象和交通。</div><div> 这就是我们战友之间生死之交的一个小故事。</div><h5><b>(发表在2017年8月25日《老同志之友》94期)</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4 庄则栋送我一本书</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杨荣华</b></div><div>&nbsp;&nbsp;&nbsp; 我和爱人李克新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爱读书,爱买书,爱藏书,也爱送书赠书。这是我们俩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和谐相处的链条之一。我们家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只是书多。藏书最多时达到了七千多本,阁楼的楼上、楼下、地下室全是书。几经搬家,每搬一次家,处理一批,虽然很心疼,但也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处理。&nbsp; </div><div> 家里书大都有来历,用收藏界的话讲叫传承有续。每书本都有书外的故事,薆来小院征文使我想起了庄则栋送给我书的故事。 </div><div> 庄则栋是个著名人物,在中国和世界上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打了一辈子乒乓球,也曾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业绩,连续三届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文革中,他的政治生涯也达到了顶峰,他也曾成为中美乒乓外交的关健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他还属于政治上的另类人物,生活在社会政治生活的边缘,下放山西,生活拮据。但人民没有忘记他,他在群众中,特别是乒乓球爱好者心中还仍然有很高的地位。&nbsp; </div><div> 那是1993年夏日的一天,我当时在建筑公司担任保卫科科长,有同志和我说,总厂(燕化公司)有同志想借用公司礼堂场地打打乒乓球,我说可以,后来我就离开公司外出办事去了。当我返回公司后,有人告诉我,庄则栋来了,正在和几个人打球。我说想去看看,有人劝我别去,怕惹麻烦。后来我执意要去,就提了一壶开水去了公司礼堂。到那一看,庄则栋正和几个人挥汗如雨、切磋球艺。公司乒协的贺天喜连忙介绍我和庄则栋握手认识。我第一次与庄则栋这么近距离面对面,感觉到他很亲切,他的手很有力。他面带笑容表示感谢,我表达了对他的已久的仰慕,他很激动,好像有些惊讶,我们虽然只交谈了一会儿,却相谈甚欢。我表示歉意,因还有会议,不能继续陪他。临走时,他说:“杨科长,我想送您一本书……”我表示感谢。回到办公室后,我在办公桌里找出一把折扇和笔墨,又返回场地,请他留下墨宝。他欣然同意,在扇面上和书的扉页上留下了题词。 </div><div> 庄则栋送给我的书名为《闯与创》,作者是庄则栋本人和钮琛,1985年7月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和日本荻村合作出版,定价3.65元。&nbsp; </div><div>我仔细拜读了庄则栋送我的这本书。以后,我又陆续收*了几本有关庄则栋的书籍,自己也成了庄则栋生平的研究者。1996年我又购买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庄则栋与夫人佐佐木敦子共同撰写的回忆录,更加详细了解了庄则栋跌宕起伏的人生和艰难的跨国婚姻,又对他多了些许同情和惋惜。去年,庄则栋因病去世,国家和社会各界也给了他应有的礼遇。&nbsp; </div><div> 栗景鸿老师是藏书家, 2016年8月在薆来小院的一次活动中我把这本有庄则栋亲笔签名的《闯与创》和《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一书一起送给了他,让这本书有了更好的归宿,也是做为对庄则栋的怀念。 </div><h5 style="text-align: left;"><b>(发表在燕都2017年10月5日总第80期)</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