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节好课”主题研讨---郭家桥中心学校组本有效教研之三

s.mile(^_^)

<h3>  课堂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展示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一堂好课如同一件艺术品,它可以精美绝伦,也可以朴实无华,但无不散发着幽兰之香,品来内涵隽永,令人过目不忘。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呢?为了让老师们对一节好课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高语组于3月27日下午就以 "一节好课"为主题开展了组本教研研讨活动。</h3> <h3>  本次研讨活动由杨翠英老师主持,首先杨老师确定本次研讨主题方向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听课过程中关于一节好课的感悟;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h3><h3> 本次研讨中,各位老师轮流发言,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一堂好课的认识和见解。综合起来,大家有如下见解: </h3><h3> 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重难点要突出,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思路要清晰。</h3><h3> 2、老师情绪饱满有激情,声音要有高低起伏,语调要抑扬顿挫,能够感染学生情绪,课堂师生互动有精彩生成,气氛融洽轻松,课堂调控能力强。课堂要有笑声,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跟生活一样少不了笑声。</h3><h3> 3、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和继续探究学习的空间。 <br /></h3><h3> 4、语文的听说读写要落到实处,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和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跨学科学习,懂得学科之间的融合,好的课堂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要有一定的课外拓展。</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最后杨翠英老师在总结一节好课应该具有的关键因素时,给我们分享了叶澜教授的一个判断标准,叶教授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五实"即务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让学生能真正学到东西,并且产生继续学习探究的欲望和需求;一节好课也应该是内容充实,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内心感到愉悦的课;一节好课也应该是一节师生互动精彩,有生成,却又不完美的常态课。</h3> <h3>  通过本次组本研讨活动,让各位老师更加深入的认识了一节好课所具备的标准,这对我们以后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希望以后人人都能上好一堂好课!</h3> <h3>  供稿人:时儒芳 审核:马惠峰</h3>

好课

一节

课堂

研讨

一堂

学生

老师

教学

组本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