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梦回乡音,缤纷石鼓<br> 图文:侯艳红<br>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br>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br>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br>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br>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br>永不老去” 席慕容的这首《乡愁》,淡淡地怅惘着每个人的心田,故乡的一草一木,那山那水,深深地烙印着每个人的乡愁。<br> 在缤纷的石鼓声中,邹城市香城镇的石鼓墩奏起了清远的乡音,在淡淡的乡愁里,石鼓声声,铿锵着拉开了梦回故乡的序幕。 石鼓墩,一个很厚实而厚重的名字,仿佛一个憨憨的汉子,在朝着你傻傻地笑。原本,这个小村庄叫丝弦庄,丝弦,读来是一个多么纤巧而柔弱的词语,仿若一女子婷婷玉立,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名字的来历大致来源于村子位于琵琶山下,取其后有琵琶,前有丝弦之意。 后因村西有一大石其形似鼓,一敲即响,发出清脆的声音,清朝乾隆年间,更名为石鼓村。<br> 石鼓墩的乡愁,嵌在缤纷的石鼓上。 走进石鼓墩,远远便可看见镶嵌在立柱石壁上的“石鼓墩”三个红色大字,仿佛在列队欢迎游人们的到来,随时都可敲响欢快的鼓点。 左侧是一条宽宽的长长的沟渠,有桥梁架设,行人来往,络绎不绝。渠北岸,八个红色圆鼓,一字排开,顺次列坐,鼓上八个鲜红大字“梦回乡音,缤纷石鼓”,字字铿锵而又迷离,引人无限遐思。<br> 沟渠右侧便是鼓文化广场,长廊小亭迤逦着,东西走向,长廊中间是两组红色皮鼓,八个小鼓分布环绕在大鼓周围,常常引得路过的大人小孩敲击出咚咚不绝的鼓点,叩响了游览石鼓墩的序曲。<br> 长廊左侧的小广场上,六鼓“顺丰旺”“胜安锦”,安静地列坐广场两侧。 据资料记载,六鼓迎宾来源于《周礼》的“六鼓四金”的文化内涵,利用农田肌理与石鼓元素的结合,突出强调一鼓一吉祥的寓意。“顺丰旺”,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业兴旺”。“胜安锦”,寓意“胜安锦”,“国泰民安”,“前程似锦”。一鼓一字,一字一意,一意一生,生生不已。 皮鼓、石鼓,在石鼓墩随处可见,走进石鼓墩,便走进了鼓的历史,鼓的文化。 <br> 石鼓墩的乡愁,写在葱笼的皂荚树里。 漫步在石鼓墩,阳光正好,张晓风说它像“桂花蜜”酿的酒,我觉得它像这人间四月天的梨花,瓣落的花瓣雨,轻盈,洁白,美得矜持而不张扬,炫目而又薄凉。 行走在石鼓墩的小路上,便似一叶小舟泛在了幽幽的绿色波涛中, “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 微薰的阳光下,那棵三百年树龄的皂荚树该知道,它满树的新叶,缘何而绿,我满腹的乡愁,缘何而起。琵琶山与柯娄山遥相对望,山下的这一对姊妹树,这一站便是三百年,这一望也是三百年。三百次的花开花落,三百次的春回冬去,三百次的回眸,一望一生,一望一世,一生,一世,即是永恒。<br> 尘世浮华,寂寂山色,那 些乱石垒就的石壁中倔强生长的枝枝叶叶,花花草草也该知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它们从不因为生命之短暂而悲叹,从不因为生长在荒山野岭而悲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抚触着凉凉的突兀的石壁,人的思绪常常会飘得很远,飘到故乡,飘到小时候的那座老屋,那垛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院墙,我就在墙这头,望呀望。<br> 石鼓墩的乡愁,埋在深深的地瓜窖中。 石鼓墩的地瓜井,俗称地瓜窖,它并不起眼,悄悄地藏匿在一块薄薄的石板下,掀起石板,便可见一青石砌成的方形井口,井口不大,仅供一人上 下,向下一望,黑咕隆冬,好似深不可测,令人毛骨悚然,地瓜井里经常有蛇出没,真害怕里面会蜿蜒着爬出一条青蛇来。别小看这不起眼的一口井,在九十年代以前,它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r> 地瓜井是依靠人工刨出来的,井体垂直向下,直径一米左右,井深约四米,在井底向四面开龛,为方便上下运送地瓜,在井壁内侧,相对称各凿一排浅浅的小窝。运送地瓜的人,就沿着这些小窝,小心翼翼,一步一蹬地走下去,等落了地,井上的人用一根绳子拴住装满地瓜的粪头(一种藤条编制农具),一点儿一点儿地递下去,井底的人接住粪头,把地瓜取下来,有序地堆放在地瓜井里,井上的人再把粪头提上去。 每逢秋季,地瓜收获了以后,在地里,能锸成地瓜干的,锸完就晾晒干,储存起来。其余的留作明年开春秧地瓜苗,或自己吃。这些地瓜就被储存在地瓜井里 ,一个地瓜井能储存几千斤地瓜,供村里附近好几家共同使用。<br> 石鼓墩的乡愁,漂浮在澄澈的丝弦湖上。 “丝弦湖”三个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丝是清凉的,娴静的,而弦是曼妙的,灵动的,湖是一汪碧潭,一抹天青,三字合一,便有了无尽的玄机与灵气,真是 未见其湖,先闻其声。 丝弦湖位于石鼓墩的东面,沿着石鼓墩向东走,可见一青石,石上写着三个大字“葫芦岛”,尽头处有一小茅草亭。岸边停泊着一只早已搁浅的小船,孤舟横陈,颇有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苍凉意境,湖水无语静默,远山有情含黛。<br> 连绵的山系铺展开便是一幅“苍苍横翠微”的画卷,丝弦湖湖面水平如镜,湖水澄净如练,“恰似葡萄初酦醅”。那样的一湖澄碧,湖面上泛着一层青烟似的薄雾,是宋徽宗赵佶笔下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那抹天青色。 岸边游来游去的白鹅,悠闲地在水上欣赏着它们美丽的身姿。此刻,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安静的理由。 湖水之上有白鸟,在丈量远山的高度,衔着被春水洗过的字句,攸忽飞过。它们小小的剪影在水湄出现,又消失,且回声不绝。 这般景象无比安妥,又如呼吸这般自然,让人轻叹: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br> 石鼓墩的乡愁,刻在烽火狼烟的历史中。 1938年的秋季,天空惨淡地铺展着一穹蓝色,一抹轻纱似的白云缥缈在石鼓墩的上空,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元帅率部队南下,途经此时因受到日伪军的疯狂阻拦,被迫驻留在石鼓墩三天的时间。这个不起眼的院落就成了当年抗战游击队的指挥部所在地,刘伯承元帅在抗战指挥部迅速召开由县长步云亭,邹县自卫总团长刘昭汉及当地游击队长、民兵连长参加的集团会议,要求各级武装组织要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的城镇据点和交通线出击,挫败日伪军的“蚕食”和“扫荡”的军事战略部署。<br> 抚今追昔,尘埃落定。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然远去,然而历史不会忘记,石鼓墩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被称为红星之地,这里曾是当年的抗战指挥部,刘伯承元帅曾在这里召开过抗战会议。 眼前的这座小院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愈发陈旧,焕发出愈加沉重的沧桑感。<br> 光线从木质的窗棂缓慢覆盖,暗淡的空间,桌上有厚重的风箱,已听不到它煽风点火时的喘息声,一盏老式的煤油灯,半明半暗的玻璃,隐约着透明的质感,油已尽,灯已枯,依稀可见往事如流。墙角那面烈烈红旗,鲜艳的红色依然宣誓着血染的风采。<br> 石鼓墩的乡愁,也是每个人的乡愁。 乡愁,是家乡的那条小河,缓缓流淌,带走了童年的欢乐,留下了永远的思念。 乡愁,是家乡的那片田野,春种秋收,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日月星辰的交替中,年华向晚。 乡愁,是梦中的一幅画卷,是吴冠中笔下那一幅淡淡的墨韵水乡,夜夜梦回,梦魂不到关山难。 乡愁,更是每个人心中的一首歌,谱写了千万遍,弹奏了千万遍,描摹了千万遍,吟唱了千万遍的,一曲清歌,一曲清歌莫断肠。 <br><br><br><br><br><br><br><br><br><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