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卡斯特罗时代”的古巴

五福临门

<h3>2018年4月18日,古巴低调告别了“卡斯特罗时代”。</h3><h3>57岁的迪亚斯·卡内尔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成为新一任古巴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但这并不意味着“卡斯特罗时代”的彻底结束,因为劳尔·卡斯特罗将继续担任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至2021年。</font></h3> <h3>在这个特殊时刻,我特别想回顾和记录下我们2月份看到的姓“卡斯特罗”的古巴。</h3><h3>我用在哈瓦那街头抓拍的古巴孩子的笑脸作为我的回顾和记录的开始,希望他们生活会更美好!</h3> <h3></h3><h3>我们都知道古巴人是棕色皮肤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黑人、白人的混血。</h3><h3>从人种学角度说,黑白混血人种是一个全新的年轻种族。他们汲取了白人与黑人最优秀的基因,身体素质较好。</h3><h3></h3><h3>左、中、右为我拍的街边站立的黑人、混血人和白人。</h3> <h3>追溯古巴人种的由来,大致应该是:</h3><h3>西班牙殖民古巴后,灭绝性的杀戮了当地印第安土著人,结果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h3><h3>于是,西班牙人将非洲黑奴贩卖到矿场和甘蔗、烟草等种植场充当劳力;与此同时,欧洲白人也纷纷开始迁入。</h3><h3>黑白开始通婚,慢慢形成了古巴混血人、白人、黑人为主体的种族。</h3> <h3>古巴的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其中也吸收了不少印第安语、非洲语和英语词汇,因此语法和语音也有自己的特点。</h3> <h3>由于人种的来源,古巴人主要信奉天主教、非洲教、新教和古巴教、犹太教等。</h3><h3>照片中这位女士穿戴的“白衣白帽”即是非洲教的典型装束。</h3> <h3>古巴革命成功后,卡斯特罗推行全民义务教育制度,所以古巴居民识字率高达97%以上。<br>图中浇花的大叔都算是知识分子。</h3> <h3>古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h3><h3>这是早上小学生排队上学的画面,小学生脖子上的红色、蓝色领巾代表了不同的年级。</h3> <h3>路上我们看到中午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与我们国内的画风没有半点不同,真是天下父母同心呀!<br></h3> <h3>古巴中学生入学率达99%。</h3><h3>图为中午在街心花园玩耍的女学生。</h3><h3>她们看起来身材匀称、健康。</h3> <h3>她们的行为举止透出乐观、活泼,不同肤色、种族之间融合的很好。</h3><h3>看到我们在拍照,她们不卑不亢,表现出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h3> <h3>在古巴,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也是免学费的,并且学校提供免费吃住以及定额补贴,学生们只负责好好学习。</h3><h3>蛮幸福的不是吗😊</h3> <h3>古巴大学生占全国人口比例高达7%,占就业人口比例为16%。特别是医学专业的教育水平,更是名列世界前茅。</h3><p>图为哈瓦那大学艺术学院门前的学生。</p> <h3><p>古巴公共医疗投入占GDP 的10%左右。</p><p>老百姓生小病可以到社区24小时诊所诊治;大病可到中心医院,医药费全免,如果住院,伙食费也会免掉。</p><p>图为老城区的一个药店。<br></p></h3> <h3><p>古巴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一个四口之家大约能分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房租很便宜。</p><p>图为城区的居民楼。虽然年久失修,但不影响起居等基本需求。<br></p></h3> <h3>古巴人的生活必需品是国家配给的,凭图中购物本(古巴人叫libreta)在指定商店购买。</h3> <h3>这个商店来了紧俏商品,于是就出现了排队购物的画面。</h3><h3>看到他们排队,我也想起了70年代我们排队购买副食本上豆腐的情景,好像一个本供应2斤豆腐吧。</h3> <h3>我们路过的这家配给粮油副食店的另一个柜台正在供应大米。</h3><h3>据说古巴大米很多是由中国进口的。</h3> <h3>因为是限量供应,购买了大米后,售货员会在副食本上记下一笔,表明配给量的消耗。<br></h3><h3>这也是我们熟悉的情景吧。</h3> <h3>这是商店里出售火腿等肉食品的柜台,看起来品种和数量都不够丰富。</h3> <h3>凭本购买的食品价格非常便宜,比如鸡蛋才合人民币不到5分钱一个,但是限量;如想多买的话就要去个体户或自由市场了,价格自然会比供给商店里贵很多。</h3> <h3>2008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将权利移交劳尔.卡斯特罗后,劳尔开始逐步推动古巴的社会经济自由化,比如解禁手机、涨工资、允许公民出国自由旅行等,这些举措让古巴开始慢慢地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h3><h3>目前,古巴1150万人中,有超过500万的手机用户。</h3> <h3>经济开放成果很快得到了明显体现,古巴的个体户数量一下子涨了几倍倍。<br></h3><h3>图为哈瓦那老城区临街售卖西红柿的个体户。</h3> <h3>在去往海明威故居的农村路上我们也看到一家出售豆类和蔗糖等的杂粮食品店。售货兄弟非常热情,他主动地舀起白糖供我们拍照。</h3> <h3>虽然古巴被米帝封锁,但国际世界并没有忘记古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访问了哈瓦那,据说他还在这家理发店理了发。</h3><h3>左侧的铜牌做了特别的标志。</h3> <h3>在老城区我们看到的商店橱窗里的服装。<br></h3> <h3>以及售卖各种小家电的商店。</h3> <h3>商店里卖的阿迪达斯等时尚品牌。</h3> <h3>老城区的雀巢冷饮店。</h3> <h3>由于大型儿童游乐场和玩具缺乏,孩子们的娱乐方式也非常简单,图中哈瓦那街边拍小皮球的男孩儿好似70年代童年的我们。</h3> <h3>虽然吃穿不愁,但古巴老百姓对这样的生活显然不满意,他们说这样的生活为是“勉强过活”。</h3><h3>在古巴,自由旅行和上网属于奢侈消费,因为每小时1美元(约合人民币6.3元)的网费让许多人承受不起;并且古巴的WIFI覆盖区域很少,上网很不方便。</h3><h3>这是街心花园的公共WIFI区,许多年轻人聚在这里,通过网络来了解外部世界。</h3> <h3>之前听说古巴几乎不存在特权阶层和贪腐行为,但对此我持怀疑态度。因为古巴党报曾高调发表反腐败的文章,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剑有所指。</h3> <h3>总体感觉,在物质生活方面卡斯特罗时代的古巴虽然食品种类和数量都不够丰富,但人民的基本生活是能够得到保障的。</h3><h3>这些图中比比皆是的胖子可以证明他们并不缺吃少穿。<br><br></h3> <h3>我们还见证了古巴的天蓝水清。</h3><h3>古巴百姓没有环境、水、土壤污染的忧心,自然资源也很丰富。</h3> <h3>匆匆的感受了古巴人的物质生活,我们又在心中主动体验了古巴的意识形态。</h3><h3>在哈瓦那空气中飘浮着的大雪茄、朗姆酒的味道以及切.格瓦拉浪漫的革命气息,使我们隐隐觉得古巴并不完全是我们之前所想象的“同志加兄弟”。</h3> <h3>其实社会主义古巴和社会主义中国确有截然不同的前世和今生。</h3><h3>古巴在20世纪的前半叶曾是欧美富豪的娱乐、度假圣地,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h3><h3>图中国家大剧院曾是前世古巴达官贵人出没的场所。</h3> <h3>奢靡的古巴前世,还曾是欧美男人声色犬马的天堂。</h3> <h3>现在国家大剧院一层冷清闲置的吧台曾经见证了这里的奢华和喧嚣。</h3> <h3>如今却落得了清闲。</h3> <h3>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和贫穷不仅给人们造成物质的贫乏,也逐渐影响了他们的精神世界。</h3><h3>前世的纸醉金迷和今生的闭关锁国、贫穷纠缠在古巴上空。</h3> <h3>在海明威故居,我们看到慵懒的、丝毫不在工作状态女工作人员,其中的一位公然索要我的保温杯时,表情没有丝毫的羞涩。<br></h3><h3>真应了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话,叫做“人穷志短”。</h3> <h3>所以我想:古巴长期的低薪和配给制度可能成为了公职人员懒惰的摇篮。</h3><h3>纯粹无私奉献并不能滋养出人的美德,而人的高尚情操却可能被欲望吞噬。<br></h3> <h3>今天,越来越多的古巴人通过博客和社交媒体呼吁社会经济开放,而这必将成为未来古巴领导者必须面对的挑战。</h3><h3>可以肯定的是,古巴一定会进行各种社会经济的改革。</h3><h3>卡内尔的当选,使古巴进入了“后卡斯特罗时代”。</h3><h3>古巴何去何从?</h3><h3>不知它会不会慢慢变回它的前世。<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