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鲍鱼不臭 图:水未央</h3> <h3>婺源去过很多次,但都是自驾或坐车,一直想环骑婺源一场,可以将婺源的景色尽收眼底。三月正是婺源景色最美的时节,22日有骑友发贴约骑,就豪不犹豫的报名了。报名后很是忐忑,不知自己体力能不能跟上骑友们。特意短程骑行了两次,感觉还不错。</h3> <h3>24日早7点,一行八人从景德镇出发向婺源一路向东。这次行程约260公里,分周六周日两天完成,走东线转北线再回西线,几乎把婺源知名景点一网打尽!</h3> <h3>有我没去过的月亮湾和浙源龙天塔,还可以看江岭晓起的油菜花,更有因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而弛名的上坦村。骑行在路上,大家都很兴奋。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都爱户外骑行。我想除了美景、美食诱人,大家都有一颗追求自由快乐的心。所谓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如何永葆初心,探寻人生最本质的意义,保持内心的丰盈和充实,是很多人的追求吧。驴友大咖苏轼有句诗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虽然旅行之后,苟且还是苟且,但是内心深处还是要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h3> <h3><br /></h3><h3>上午经赋春、中云,约11点多骑行80公里到达婺源县城。吃完午饭后,一位骑友因家中有事便回程了,剩下的人继续向江湾骑行。</h3> <h3>途中经过月亮湾,站在马路俯看景色,不愧是最美乡村,水墨婺源,一景一物都能入画。因为是免费景点,游客已经增多了,只辛苦了交警叔叔们。到了江湾,2003年曾去过,只在宣传牌拍了一下,但这时候游客更多了,广播时传出限制游客出入的告示。从江湾向北,折向此行的北线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地上坦村。</h3> <h3>上坦因冯小刚拍的《我不是潘金莲》一夜弛名,许多游客来此目的就是看看范冰冰的雪莲牛骨汤,汤没喝着,景色倒是不错。一颗古樟树,一栋角楼,河水清澈,竹排倒影,沿街多了些商业气息。原本在上坦住宿,一问价格离谱吓人,天色还早,继续赶路。</h3> <h3>往晓起的路上,车已经拥堵不堪,游客是弃车而行,我们穿行在人流与车流之间,司机游客是投来羡慕的目光。从晓起往段莘乡有一个大的陡坡,为了找到便宜的住地,只有鼓起勇气爬坡。上坡有多累,下坡就有多爽,再上一个坡就到五龙源,沿路都是桃花,景致极为诱人,疑似身入桃花源地。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地方来过,还在坡顶拍过照,只不过当时是坐车,印象不深,骑车记忆以后就更深刻了。上了段莘坡,下面就是一大水库,一路下坡,直到段莘乡政府。领骑央哥带我们入住熟人客店。这时候才六点多,一天骑了160公里,一路景色优美,大家兴致都很高,一点不累。晚餐点了当地的特色菜蹄膀肉,肥而不腻,喝了点小酒,入住客房。晚上小斌鼾声如雷,一夜无眠。</h3> <h3>次日一早起床,想看下段莘的晨景,没想骑友守望者更早携了单反便一同出来。乡村的晨景宁静悠闲,小巷狭长,街道不大却很干净。远处的一大块金黄的油菜花衬托着粉墙黛瓦,走近看有桃花正艳开,路边流水潺潺,好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因为今天行程相对轻松,七点多钟吃完早餐,八点上路。出门就是一个大坡,刚吃饱,不敢发力,上坡就慢慢骑,看到好景就下来拍拍,山坡遇到一群安徽来的摩旅团,互相鼓励下不知不觉就到了顶,回望村庄又是一番不同风景。</h3> <h3>下坡径直到浙源,浙源乡是一个靠近浙江偏僻的小镇,是古时候的"吴头楚尾"。龙天塔是当地的标志建筑,一条小河穿街而过,查记酒坊前一坐木桥,有点凤凰古寨的味道。浙源的山水很有灵性,蕴藉了多少文人墨客。像金庸、詹天估的故居都在此。浙源的风景很美,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去吴楚分源古道,不过遗憾也是一种美,给下次再来留个借口。</h3> <h3>中午11点多赶到清华吃中饭,天气预报说景德镇下午有雨,所以干脆在清华多待点时间。中餐很实惠,每个人只花了22元,毕竟出来能省则省点。回程下坡多,只有两个小长坡,一路狂飙,有美景就停下。这条路因为走过很多次,有些景点就是一带而过,我觉得骑行相对于自驾和徒步而言是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休闲方式,既锻炼了身体又看到了美景。在赋春偶遇了一位从浙江来台州的骑友,交谈中得知他为了来婺源,骑行了四天,敬佩之情油然而生。</h3> <h3>回到景德镇恰好下雨,一脸雨水,蓬头垢面,可谓人皆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穿。如果能用身体的疲惫换来的灵魂的安逸,再苦再累也值得。最后再次感谢同行的骑友:经验丰富的央哥 豪爽的梁哥 老当益半的刘老师 手艺 小斌 色影师守望者 乡巴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