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思想文化之融合——213班文化之旅

513班宣传组

<div>3月26日,江南实验学校213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课。特别邀请了美丽大方的汪浩然妈妈为大家介绍家乡文化——韩国春节。</div> <h3>异国他乡的文化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尽管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来说,中韩文化的差异不多,但是细细去看,仍然可以找到许多不同及有趣的地方。</h3><h3><br></h3><h3>归省,即每逢春节,大年三十这天大家都要赶着回家。在中国,我们叫"春运"。</h3><h3><br></h3><h3>茶礼,即在春节当天祭祀祖先。茶礼结束后才能进食,食物大体与中国相似,年糕啦,饺子啦等等不一而足。</h3><h3><br></h3><h3>岁拜,就是拜年了。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则拿出准备好的岁礼(红包)给晚辈。</h3><div>这些习俗和中国差不多,区别在于形式。</div><div><br></div><div>孩子们可是认真地听课并踊跃发言呢。</div><h3><br></h3> <h3>学习到新的东西,当然还要实践。看看我们小朋友认认真真地向长辈行"岁拜"礼。</h3> <h3>一场小小的文化碰撞,让孩子们对美丽大方的韩国妈妈喜爱不己。</h3> <h3>"子不教,父之过"。</h3><div><br></div><div>每当我想到这6个字,心里便一阵惶恐。大家初为人父母,都没有做父母的经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是摸索着前行,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行。闲暇之时,我也常常思索:如何教育好孩子?</div><div><br></div><div>横渠先生教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则为往圣继绝学是继承还是继续?继承是守旧,继续是创新。其实哪里有这么复杂,要我想,这继的就是风骨。文人是要有文人的风骨的。所以才有屈原投江殉国,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有文天祥慷慨就义,有崖海十万军民立崖投海。说白了点,就是平日务实致用,适当的时候……死给你看!</div><div><br></div><div>这就是文人的道,是信仰,也是思想!</div><div><br></div><div>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已的思想,学会自己的坚持,才能卫自己的道。不被自己打败,才不会被别人打败。</div><div><br></div><div>有了道,还要有卫道的能力。好比一颗种子埋进土里,你还要浇水,施肥,一天天等它发芽,长大。过程会很艰难,但这一天天积蓄的力量,总有一天会顶破压在头上的石块,迎风而立。</div><div><br></div><div>这是汲取知识的过程,是猜疑,推算,吸收,归纳的过程,最后形成体系,变成一个人的文化。千千万万个人的文化,形成一个国家的文化。</div><div><br></div><div>教育就是思想和文化地融合。</div><div><br></div><div>这样新颖的课程我觉得是很好的。我们让孩子们去学习新的事物,接触新的文化。然后,自已去思考,比较,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div><div><br></div><div>教育就应该是这样,一点点地引导,潜移默化,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处理事情的能力。在遇到任何事情可以举重若轻,技业上可以继往开来,并心存大道,养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心性。正确的教育,我想大体就是这样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