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牛迹岭/文/程志辉

客旅红尘

<h3>  </h3> <p>  牛迹岭古道</p> <h3>:</h3> <p>   牛迹岭古道</p><p> 文/程志辉</p><p> 穿过葫芦糙,沿着九弯八曲,青石板铺成的步步高小道,拾阶而上。行至半山,古柏参天,怪石峥嵘。路旁有两巨石,首尾交错相叠。酷象一幅太极图,栩栩如生,名曰‘鸳鸯石颈’。就是这对石鸳鸯,给山民卜吉祯祥,寓意阴阳交合,天地祥和。儿时听老者讲,凡是嫁到牛迹岭的女人,很少有出门的(出门:古代女人改嫁)。还真不假,我所记得的接进门的媳妇,只有一位离了婚。劳动号子山鼓词里有一首路途歌:牛迹岭 望小源,一对鸳鸯山上眠,有人寻得此地到,子子孙孙中状元。搭咚搭,呀呵咳,子子孙孙中状元。记得有一年,在武汉舵落口竹木市场,碰到一位武汉人,居然也会唱这首山鼓歌。</p><p> 村口路边的岩壳上,原有一棵硕大的女贞子,很是奇特。蔸底部在一个岩壳面上,而根伸向四围的岩缝中,硬生生的咬着岩缝不放松,顽强地展示着生命力。</p><p> 也许是这棵女贞子的庇佑,牛迹岭倒是走出了几位节妇。高湖境内清代几座贞节牌坊,表彰的都是牛迹岭嫁去的姑娘。佛堂的、高湖大天井的、芭蕉湾的,记得儿时佛堂祖姑的曾孙生了儿子,冇接牛迹岭的客。上屋叔公发话了,去把牌坊的万岁牌给摘掉,唬得别人硬是来陪了小心。</p><p> 可惜这棵颇有灵性的女贞子,在上世纪末,被龙卷风连根拔了。当我拿着柴刀,砍着枝桠的时候,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p> 走过鸳鸯石颈,古柏围园内,有一个四五十户的小村子。青石板路穿村而过,村里尚有一些青砖马头墙,虽然破烂不堪,但可以想象曾经的辉煌。这便是《通山县志》记载的,“县治东南六十里,有山名小月……山阴为牛迹岭”的村庄。 相传道家祖师李老子,骑青牛云游时,留下青牛迹印,故名牛迹岭。如今村子里的村民,多半迁往县城。平常村子里不过十几个人,大都是些老人,显得十分的荒凉。</p><p> 想当年 我奶奶三岁那年,爬在我曾祖父的肩头,沿着这条古道,来到了牛迹岭做童养媳。活到九十多岁,在这条道上来来往往,却没有走到小源口;我老爸走过这条道,居然参加了长沙保卫战;还是沿着这条道,又走回了牛迹岭;村东头的堂哥,也是走着这条古道,走过了三八线,却再也没有回来了。如今儿孙辈沿着这条古道,走出了深山,居然成了“头不顶天”,“脚不踩地”的城里人了。</p><p> 村子是一个程姓村落,始祖程道清兄弟,于明永乐年间自小源芦墓于此,为父守孝三年,遂留此地开基立业。儿孙们在这一方小天地,繁衍生息了七百多年。</p><p> 依稀记得被改做学堂的宗祠里,粉饰着把稻草剁成寸把长掺黄泥打底,再盖石灰调蛋清的残墙上,清朝船埠观理宗先生撰的对联里,有“存忠启后,以孝开基”的文字。大慨是彰显古义士程婴救孤和牛迹岭道清祖为父守墓的故事吧!</p><p> 几十年前村里的规矩是蛮多的,比如称呼族中长辈,你不可直呼x×叔、xx爷、×x婶或xx婆,一定得避名讳的。倒是现在的后生们很少跟长辈打招呼,也就无需避什么名讳了。记得老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常跟我唠叨,堂伯十八九岁时,一次铺桌子要酒具,问他老娘,没有先叫阿奶,直接讲:“酒盅嘞”。被我叔公听到了,好象触犯了天条,村里的太公来了,叔公来了,硬是把堂伯打了二十大板了事。</p><p>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源至高湖的公路通了。葫芦糙牛迹岭古道,便没有了行人。葫芦糙青石桥早就垮了,连青石板路也蓬荒了。村民传承了几百年的这条古道,这条“孝”道,随着社会的变迁,交通的发展,这条古道己不再是道了。 </p><p> 曾经这条古道,南走高湖朱谢,集潭,山界,江西南岳,温汤。翻东坑岭到花纹,通山;北走大屋场,中程,小源口,汪刘宝石,富有,兴国,是一条行人络绎不绝的要道。解放前高湖至富家山、集潭、塘上,几十个羊山纸厂生产的竹麻纸,都是人力挑到横石潭,流通到汉口。换回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银元。挑夫们披星戴月,挑着一百多斤纸,也挑着农家的岁月,挑着家人的期盼,在这条道上健步而行,走过了几百年寒暑交替。</p><p> 也是这条古道,当年走过一骑青牛,当年走过一骑白马,巧的是牛马的主人都姓李。青牛带来美丽的神话,白马留下惨痛的教训。出世的前李,无为而有为,成为一代宗师,成功地入世;而入世的后李,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志,何曾怕死循空门。繁华落幕,长伴小月一弯。</p><p> 同是一条道,就看你怎么走了。</p><p><br></p><p> </p> <p>  仙人台-白鹤啣书</p><p> 牛迹岭山顶上有巨石层叠双峰,一石横亘双峰,名仙人台,又名千层书。说是当年李老子惊了坐骑,遗落《道德经》数卷于山顶。后遣白鹤来寻,可经书已化为巨石。仙人台下有小山,形象白鹤,啣接巨峰,故名白鹤啣书。</p><p> 牛迹岭还有一个很雅的名称,叫月仙岭。记得小时候,生产队的晒箕上,号的月仙岭队,觉得很是蹊跷。八四年正月初的一天,上屋叔公穿着草鞋包棕,踩着尚未溶化的冰雪,带着我翻过太阳山黄鹰十八旋,到武宁温汤找谱。晚上在小九宫,地名叫湾里野鸡窠的独家村,族叔家的煤油灯下,第一次看到一直认为很神秘的“谱”,翻开宗谱,醒目的领谱名目:公谱一乘、月仙岭一乘、大屋场一乘……,应证了晒箕上的“月仙岭”队。</p><p> 曾经的仙人台上,常有神仙出没,洞中常有物什器皿,山下村民可悉意借取,但必须归还。每遇饥馑之年,则常有粮果菜蔬,让山下村民自取,度过荒年。不知哪一年,有位贪心的山民,好吃懒做,坐享其成,常去仙人台拿取食物,物什器皿,取而不归。神仙大慨憎民贪痴,飘然隐踪。洞中什么也没有了,或许是人们不齿于传说中个别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的同类,或许是人们有愧于洞中仙子,.“月仙岭”在世人口中,也就慢慢淡化,只留下这令人唏嘘的传说。</p><p>层叠千秋宝卷,雄踞小月,亭台曾飘仙客影;</p><p>领略万里长风,轻啣天书,壑野每听鹤鸣声。</p><p> 亭子里-茶亭</p><p> 牛迹岭岭顶的古道边 ,曾经有一茶亭。古时候的茶亭,由地方殷实家庭义捐,或民间社团路会,桥会出资,供养义工长住茶亭。烧茶供水,让过往行人解渴。亭子檐下有长长的亭凳,外面地坪边上,有长长的青石供行人小憇。更有些误了更点的远客,还可以不时在这里便饭充饥。</p><p> 记得小时候,经常随母亲一起去外婆家,总是在这里歇脚,常常会遇到一些四邻八乡的客人。喝茶歇脚之后,结伴而行,大家都礼让地“您走前”、“您走前”,大家都遵守一个礼数,年长者走前。再生的面孔,也觉得那么的慈祥。即便是路上有些年纪大腿脚不灵便的,大家都会招呼着,一起慢慢走,没有人抄前的;或有些带小孩的,大家也会你抱一段,我背一段,总是那么和谐得象一家子;或有后面来了挑担子的,行人便自觉让路。大家都自觉遵守“空手的让担担的,担担的让抬轿的”这一行路规矩。</p><p> 茶亭是三间青砖瓦屋,背靠仙人台,面朝大仰山。门檐下一个架子,上面搁着一只大茶缸,缸盖下压着三五个茶吊(土话叫茶吊,竹制的饮具),穿着长长的把,把上还有些雕刻,或鱼尾,或牡丹,挺漂亮的。三五个客人,可同时饮用。茶叶就是当地采的老茶,泡开了茶水呈古铜色。或许是山泉水的原味,或许是渴时一滴如甘露,喝起来倒也清香。</p><p> 门外一个十几平米铺满青石板的地坪,一条通高湖的石板路,擦边而过,地坪两边摆着长长的青条石,权是亭凳。被不知多少代人,坐磨得铮亮。东南角一棵一丈多围的女贞,枝叶婆娑,煞有风景。女贞树经几百年风雨,默默地守着一叶绿荫,过往行人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p><p> 人民公社时代,还有一位老婆婆,住在亭子里,烧茶供水;女贞树还是那么绿叶婆娑。少年的我,去高湖读书,往返学校时,每每饮用茶水,不觉成了习惯。后来修了公路就没有了亭台,也没有了女贞树。古道民风也就随着古亭台和女贞树化作烟尘,在水龙头的水被灌作矿泉水卖的今天,施茶在当代和我们的后代也就成了没有人相信的神话,于是我倒有点相信仙人台的故事了。</p><p> </p><p><br></p> <p class="ql-block">  祠堂内的水</p><p class="ql-block"> 炎热的暑夜,劳作了一天的山民,吃过晚饭,洗澡冲凉后,大都坐在上地坪台阶的石板上纳凉。地坪墈的石板,早被坐磨得没有了棱角挺光亮的。</p><p class="ql-block"> 大路上的祠堂坪叫上地坪,大路下的禾场坪叫大地坪。上地坪两边摆着一对桅杆墩。外围圆带六棱,每方的棱印都刻有图案,中间有个直径三十来公分的圆孔,高六十来公分,也被坐磨得灵光的(土话:形容光滑)了。桅杆墩是花岗岩琢磨的,一个怕有五百斤。</p><p class="ql-block"> 桅杆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代表着科举功名,是荣誉。山民有耕读传家的正统思想,族中子弟一旦考取了功名,就在祠堂门口对称地建造两根桅杆,以彰显功名和激励后辈儿孙。每根桅杆上视功名等级可以套斗,举人只能套单斗,叫“单斗桅杆”;进士就可以套二个斗,叫“双斗桅杆”。底座是石制桅墩,也是按功名等级分四角,六角,八角等样式。秀才的桅杆底座凿成四角,举人的六角,进士及四品以上官员的为八角。桅杆多为圆形,高一丈八或二丈八。杆尾渐梢,取文笔之意。现如今桅杆早就没了踪影,两个桅墩倒成了山民的坐椅,古老的文明象征渐渐地被泯灭。</p><p class="ql-block"> 地坪前路边还有一个花岗岩的制石(炼武用的石锁之类的器材),大慨两百多斤。小伙子们不时也提提制石,比试比试劲道的。</p><p class="ql-block"> 月光下老少爷们,挨个儿坐着,都端着水烟筒,捻着纸眉(用羊山纸卷成火捻)。一边抽着水烟,一边海阔天空。你一段,我一段地闲聊,笑谈着身边和邻近的琐事。或有读过几天夜学的山里土秀才,讲些《三国》《西游》片段,和吴山桂追李闯,族叔祖程九伯杀李闯的故事,当然也没有人考究故事的真假。 </p><p class="ql-block"> 上屋叔公则津津乐道牛迹岭的过往,一代祖梦龙公是金华来的,中了进士,来通山当县令。后来就留居通山六都龟墩,再后来又迁小源;又怎么迁来月仙岭的(牛迹岭)。三房的美玉公做个什么直隶州同知;地坪的制石是武秀才克任公练武用的;竹林头的跑马等(一块长方形坪地),是克任公练骑术跑马射箭的等等。</p><p class="ql-block"> 不时有人吩咐专心听着故事的孩崽:做个勤快,去提筒祠堂内的水来,口渴了。于是便有勤快的娃儿,飞奔的去了。</p><p class="ql-block"> 祠堂内的水,并不是在祠堂屋内的。只是去取水时必须走过祠堂的戏台下,走过中厅,过上重的侧门,再穿过一条巷。在祠堂背后的青石岩下,一口水井,所以叫祠堂内的水。</p><p class="ql-block"> 水是从岩缝里流出来的,井底和三方墙,贴的是青石板,用石灰泥勾缝防渗。井水清澈,口感甘甜。炎炎暑天,那个清凉真叫沁人肺府;寒冬腊月,那个温暖直冒着热气。看不见水来,却又取之不尽,颇有些仙水的神秘。</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地质构造,石灰石岩层,水质含钙量高。家家烧茶的锣罐底,沉淀着一层薄薄的白色水秀。不知是水的滋润,还是沾了些仙气,牛迹岭人高寿的多。</p><p class="ql-block"> 儿时在祠堂里读书,每每下课了,几个剥皮翻(调皮的孩子),扑倒井台上牛饮。有时候把头也浸到水里,起来后头一甩,好凉爽啊!</p><p class="ql-block"> 每天天刚亮,勤劳的村民,挑着水桶来担水的接连不断。有时候挑水的太多,水也就沉到半井,一会就会涨起来的。就象‘无根水’,“可立而待也”。生生不息,哺育了牛迹岭二十多代人。</p><p class="ql-block"> 每年元霄节夜,附近的人家,要在井台上,点上菜油灯,给水井的水神送亮。祈求神明,庇佑泉水永远清澈洁净。</p><p class="ql-block"> 自从屋后山修了公路,这水就没有以前大了,很少见它溢流了。敢情是当年修路,把山体岩层炸损了,部分泉水改道了。以至岭头上的一眼泉水,永远干涸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山没有了水,就好象没有了灵性。祠堂内的水可是牛迹岭的精气神,可是牛迹岭人的生命之源,可不能没了灵气啊。我伫立井边,是不是我们这一代,没有爱护生我育我的家园,上苍在给我们警示?</p><p class="ql-block"> 联想到仙人台的故事,只是默默地祈祷着山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p> <h3>  牛迹岭围园树<br></h3><div>是岁月风霜</div><div>是阳光雨露</div><div>更是坚韧不拔的精神</div><div>把一身翠绿</div><div>染成极致</div><div><br></div><div>守望着</div><div>夕阳古道</div><div>飘逸归来的神牛</div><div>解说那</div><div>被岁月尘封</div><div>荡气回肠的过往</div><div><br></div><div>闲看</div><div>牛迹岭花开花落</div><div>仙人台云卷云抒</div><div>在一弯禅月下</div><div>相伴不忍离去的白鹤</div><div>翻过</div><div>一页页沧桑</div><div><br></div><div><br></div> <h3> </h3> <p class="ql-block">程志辉,男,1963年生,通山县牛迹岭人。勤工俭学读了九年书,毕业后劳作于田头地边。疲惫之余,喜爱文字。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通山县作协会员,原野诗社理事,李自成文化研究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