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聆听古乐,穿越时空,回味汉文化的古朴大气。笛声悠扬,空灵婉转,在合奏中笛声起到了承联起合、画龙点睛的作用。演奏中的父亲指法娴熟,气息饱满,神采奕奕。他是乐队的灵魂人物,是乐队中的前辈。你看他静气凝神、专注投入的表情,那精气神,那精神头一点也不逊于年轻人,要知道今年他已是75岁高龄的老人了。在风景如画的王曲,在民风淳朴的长安城南,汉代宫廷古乐在前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传承下,已绵延千余年。</h3> 他传承技艺已有七十余年。孩童时代,他就表现出对音乐的超高悟性,乐器一上手不用多长时间,就可以进行完美演奏。从二胡、板胡、笛子到笙等乐器无所不精。<div> 出生于1943年的父亲,从幼年就开始跟村里的老艺人及我祖父学习乐器演奏,学习汉代乐谱。父亲为人忠厚,性情温和,热爱劳动。年轻时在农业社,下地干活挣工分,专干最苦最累的活计。有一次,从原下挑水浇灌原上的红薯苗,他一上午挑着担子往返27次。他干农活是老把式,育秧、插秧、扬场、犁地等都是别人学习的榜样。就在这艰苦的农村生活中,乡下人也有自娱自乐的放松身心的方式,他们白天劳作,晚上聚在一起吹拉弹唱,组建了自乐班。农闲时,相互切磋技艺。年轻时的父亲因勤勉好学,精通音律成为了村子里自乐班的骨干人员。</div><div> 2011年 ,在国家发掘保护非遗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已近古稀之年的父亲,不顾孱弱之躯,积极奔走,和李官洲等老艺人成立了王曲皇甫鼓乐社。他多方搜集几近遗失的汉代乐谱,召集村里有音乐天赋的年轻人每天晚上训练。说是训练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授。</div><div>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年的辛苦付出后,他的徒弟们终于成长起来了。如今的古乐社,老中青三代搭配合理,个个技艺娴熟。但是父亲从未因他们会了就放松训练。在乐队初创的日子里,忙碌的父亲和李官州老人几乎可以用四个字描述,那就是“废寝忘食”。</div><div> 当时一些年轻人因古乐太难掌握,想要放弃。父亲就告诫他们: “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慢慢来,你们年轻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一定能掌握和学好。”在父亲的鼓励和感召下,那些人最终都留下来了,且成为了中坚力量。</div> <h3> 如今的皇甫古乐社已经是王曲乃至整个长安小有名气的乐队,成为了王曲地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是接待远方客商及文人墨客的一支重要文化使团。</h3><div> 古乐社的成立,使得父亲几近荒废的才艺又有了用武之地,那些险些失传的古乐也得以传承,厚重的长安文化又一次大放异彩。</div> <h3><font color="#010101">古乐社是群众业余队伍,没有薪酬,然而父亲乐此不疲,因为音乐是他从小就酷爱的艺术。父亲常说:“如今国家政策好,又赶上了乡村振兴的东风,我能够为家乡做一点菲薄的贡献,也算是对得起养育自己的故土,我不求回报。” 他不求回报,然而他对这门传统技艺的耐心和细心已经传承和影响了年青一代,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回报。</font></h3> <h3> 如今,父亲和他的团队在坚守中也得到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支持。今年3月,在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曲二月八城隍庙庙会”上,皇甫古乐社作为本土乐队,受到官方邀请,所表演的汉代宫廷古乐让来自四方的游客大饱耳福,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时间成为了万人关注的焦点。</h3> <h3> 作为“非遗”传承人,他的德行和精神也在传承中。那就是待人以诚、精益求精。从一个长者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叫言传身教,学到了什么叫刻苦勤奋,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宠辱不惊,什么是朴实无华,什么是大辩不言。 </h3><h3> 这就是我的父亲——王安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