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流年

<h3><font color="#ed2308">理解教材 </font></h3><div>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iv> <h3><font color="#ed2308">分析学情</font></h3><div> 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通过不同的渠道听说过甚至知道一些简单的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数就是数出来的,今天遇到的分数怎样通过数的方式来认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新问题。</div> <h3><font color="#ed2308">我的思考</font></h3><h3> 1.我想我们教师要有“学科”视角,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数学内涵”并和学生的学习现实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让数学学习有更好的“数学味道 ”。本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分数,在数系中,整数、小数、分数都属于 “数”。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话:“数起源于数。”</h3> <h3>  2.当然,从学生学习的基础来看,他们此前对数的认识都仅限于自然数 (整数 ),认识逻辑是:有一个 “东西 ”(如实物、图形、一米长度等 ),记为“1”,几个这样的“1” 记为 “几 ”。相对说来,这种 由“1”到“几”的递增思维几乎进入了自动化的阶段,而分数的认识,需要建立的是将 “1”均分到“几分之一”反向思考。三年级学生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完成新的建构。<br></h3> <h3><font color="#ed2308">教学目标</font></h3><div> 1.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能用分数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div><div> 2.经历“举例—— 解释—— 建模—— 应用”的学习过程,了解“先分后数”的分数实质,建立整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的学习方式,渗透模型思想。</div><div> 3.在富有情趣又层层推进的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逻辑魅力和思维力量,激发良好的学习热情。 </div> <h3><font color="#ed2308">教学重、难点</font></h3><div> 教学重点:会读、写几分之一并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div><div>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div> <h3><font color="#ed2308">教学流程</font></h3><h3> 一、复习、引入</h3><h3> 1.数“整数”。</h3><div> 从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话:“数起源于数。”引到数数。</div><div> 屏幕上依此出现 1个苹果、2个苹果、6个苹果,学生一边数着,屏幕上就同步出示相应的数。</div><div> 用数表示线段。</div><div> (让学生感受数是数出来的)</div><div><br></div> <h3>  2.从生活中引出“分数”。</h3><div> 出示:瞧,这个苹果,如果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你打算怎么分?</div><div> 生说一说。</div><div> 生可能会说,从中间切开。追问为什么?明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div><div> 如果两个人平均分一个苹果,每人分得多少个苹果?(半个,0.5、1/2 )</div><div> 学生感悟到,我们已经不能用原来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了。</div><div>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div> <h3><font color="#167efb">  意图:对每一节数学课来说,寻找学习的起点很重要。本课开始倒回到“整数”的计数、读写,我想低起点切入,力求通过生动、具体 、形象的数一数来实现,站到数系的高度来引出“分数”,可以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其 思维空间,也为本课后半段的整体建构奠定了基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探究、新授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研究“1/2”。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师:刚才你们说的半个苹果用1/2 来表示,这1/2 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生叙述,抓住关键词:平均分,两份,其中的一份。(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二分之一”。)</font></h3> <h3>  (1)折一折。</h3><div>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想办法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种表示 “二分之一 ”的方法,看起来并不相同,有共同的地方吗 ?(平均分,一共 2份,其中的 1份。) </div> <h3>&nbsp; (2)写一写。</h3><div> 学生创造写二分之一,并了解分数的组成、分数由来过程。</div> <h3>  (3)拓一拓。</h3><h3> 你还有其他折法吗?</h3><div>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010101">引导学生感悟到:数学一定是要把思维打开,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感知。一定是要引导学生会思考,爱思考。</font></div> <h3><font color="#167efb">  意图:虽然是一个分数,表示分的“结果”,但每个分数都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结果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因此,这个环节注重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的产生过程,从生活的、直观的、朴素的理解中提取分数的本质内涵。在学生对分数的感觉逐步加强后。再通过创造写法来凸显分数的本质,使得分数的形式特征和内在意义实现了有机统一,有因有果,有理有据。</font></h3> <h3>  2.联想‘‘1/4‘’</h3><h3> 师:刚才对折了一下,又对折了一下,想想看,如果我把它打开来,你能想到哪个分数?</h3><h3> 生可能会说1/4。</h3><h3> 生比较1/2、1/4大小。</h3> <h3>  3.类推“1/8”并比较分数的大小。</h3><h3> 学生观察比较1/4、1/8大小。</h3><h3> 生在比较中找规律。</h3><h3> 师:照这样下去,你还能说出一个比1/8还小的分数吗?</h3> <h3><font color="#167efb">  意图:郑毓信教授说,真正的数学学习都存在着一个对教师组织下所学内容的理解或消化过程。这里的 “理解”并非只是指弄清楚教师的“本意”,而首先是指学习者必须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对教师的话语做出“解释 ”。使其对他们自身来说是有意义的;这里的 “消化”则是学生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已有的认知框架,使其成为他们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图像 、直观、生活化的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支撑,正是学习与学材 (一张长方形纸 )相同而连成一体,因思路相同而顺理成“章”,力求筒约,凝练,丰富。</font></h3> <h3>  <font color="#ed2308">三、深化、巩固</font></h3><div>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div> <h3>  2.寻找联系。</h3><div> 师:做到这儿,我想到了华罗庚的那句话:“数起源 于数。”</div><div> 师:刚才在确定分数时,你数了吗?数什么了?</div><div>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数一数共平均分了几份,再数一数取了其中的几份。</div><div> 3.整体建构。</div><div> (1)观看月饼图,先把一个月饼叠加,1个,3个,4个,得到更多整数。再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 2份,4份,6人份 ,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div><div> 什么是分数?先分再数。<br></div> <h3>  4.说说是几分之一。</h3><div> (1)说出下面图形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div><div><br></div> <h3>  (2)发挥想象。</h3><h3> 出示不完整的图,想象是几分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  (3)数形结合。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引导学生思考:看到一幅图,我们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反过来,心中想一个几分之一,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可以怎样画。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font></h3> <h3>  四、介绍分数产生历史</h3> <h3><font color="#167efb">  意图:分数产生历史的介绍,以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体验分数创造发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课堂中学生进行符号创造的过程很相近,从而学生体会到学习创造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