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春色(原创)

秋天硕果

<p>摄影:秋天硕果</p><p>2018年3月拍摄于扬州瘦西湖公园</p> <h3>一座城,守候着一个人。无论是谁,无论能否找寻得到,都值得留恋。我喜欢扬州这座小城,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先前对她的印象,皆来自诗词典故,呵,对了,青莲居士的一首诗,引得多少文人骚客怀梦,痴叹着十里春风,烟花扬州,古扬州的月,该是有多么的柔情入骨,又是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如此温婉的月光之下。</h3> <h3>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珠楼卷幔看”……尤喜“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真是写绝了扬州城的妩媚娇柔和江南风光的缠绵缱绻。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扬州这座古城平添了无限的风韵。</h3> <h3>古人“下扬州”应该是乘船而去的。乘船而下,顺着长江往东而去,于是便可以看到那“孤帆远影碧不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壮观。</h3> <h3>漫步春柳长堤,眼前一道绿色的湖水,真的不是很宽,对岸几乎近在眼前。尽管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阔,却是一派画中景象。岸上人们来来往往,湖中游船箫鼓声声,远处楼台掩映,近处绿树成荫,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就这样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瘦西湖如一位清纯的江南女子款款而来。经春柳长堤,上春波桥,过徐园、小金山,一路景色让人目不暇接。</h3> <h3>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游览,更给瘦西湖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说是湖,其实很像一条宽宽的河,从南至北蜿蜒过去,足足有八公里长。据说瘦西湖名声大噪的原因与“瘦”有关,“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恰恰是占得了一个“瘦”字。看来风景也是瘦了的好。</h3> <h3>扬州的瘦西湖里看不到山,一眼望去,满眼是水,春天算是扬州最好的季节了,杨柳垂发于河岸,带着淡淡的惆怅,微风一拂,便满是一鼻春天的味道,五亭桥宛如一朵莲花,绽在水中央,远翘白塔,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船娘划桨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若是遇到大雾,是要算作幸运的了,你将可置身于泼墨山水画中,切身感受烟雨江南的迷人了。</h3> <h3>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妙意境,富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它美在湖面蜿蜒曲折,两边园林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换,仿佛到了人间仙境,引人入胜。</h3> <h3>五亭桥位于瘦西湖的中部,五亭桥上有五个亭子,中间一亭突起,周围四亭对应坐落,从空中鸟瞰恰似一朵美丽的莲花。“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十五个桥洞排列有序,相映成辉。有关二十四桥名字来源的说法很多,最令人信服的说法出于《扬州鼓吹词》:“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原来,古时的二十四桥是夜晚赏月听箫的绝佳去处。</h3> <h3>州欲阴欲雨的天气,黛瓦白墙更显青素,站在瘦西湖的柳堤河畔,透过古典的亭阁,远远就可以看到船娘漂着一叶舟,烟波画船,泛起的波痕打动了眼前的这一抹画。偶有几只水鸭在嬉戏,溅得一身水花。</h3> <h3>觉得扬州是用水做的,就像那位喜欢扬州女子的人说过: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是生长在北方的泥,看惯了那里的混沌沧桑,难免觉得这江南水乡太过温柔,然而水虽柔弱,却又是最具有韧性的,这不得不让我叹服。</h3> <h3>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抛却了世俗的纷扰,扬州是一厢柔柔的情怀,是诗词歌赋的余音袅袅,是一个说不尽的美丽的梦……虽然行色匆匆,却足以让人流连难忘。</h3> <h3>五亭桥:扬州风景之一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凫庄在五亭桥东,是一深入湖中小岛,岛上有一临水建筑,远远看去,如浮在水上的鸭子,别有另一番情趣。</h3> <h3>从唐诗宋词里,无数次地读到过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我恋慕已久的一个梦。那里有美色美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二十四桥明月夜”、“绿杨城郭是扬州”;那里有美文美画:“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扬州八怪驰骋清代画坛;那里有美人美花:千家养女先教曲,玉女何处教吹箫、琼花一树世无双;那里有美食美味:四大名菜维扬菜,东南第一佳味;那里有美感美受: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尤其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更是给扬州这座古城平添了无限的风韵。</h3> <h3><font color="#010101">感谢您的到访与欣赏!</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