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邂逅一本好书,惊艳一个时节。</h3><div> 最初,不过是看了一篇和柳梦梅有关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张继青老师的《游园•步步娇》。遂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唱段,又不期然在这春日与《牡丹亭》相遇。我含笑阖书,杜丽娘漫步后花园的袅娜姿态,已浮上眼帘。</div><div> 最早接触汤显祖的作品并非《牡丹亭》,而是“临川四梦”中的另一梦——《南柯记》,当时只觉有趣,而年长些再读,方体察出几分人间愁苦,梦里人生,还是人生如梦?荒谬的才是真实。这出讽世剧,是应在夜里挑灯细读,暗自沉索的。而与《牡丹亭》的邂逅又是别样滋味了,初翻开它亦是在一个春日午后,鲜红的樱桃在白瓷盘里滚动,一只蝴蝶正从窗口翩翩来访,难得的风和日丽。</div><div> 而那一刻,书中的丽娘却在幽闺自怜,春色大好,为何偏偏更添愁绪?</div><div> “袅晴丝”,阳春三月,晴朗的春光里,有“晴丝”在春风里晃漾、飘动,它或许是屋檐下吊坠的一线蛛丝,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或许是粉墙外的柳树,随风飘进几缕柳丝?春天,万物萌动,少女内心的“情思”,也在春风里苏醒、滋长,激发出最初的波痕。</div> <h3> 故事从这里算正式开始。杜丽娘是南宋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生的亭亭玉立、貌美如花,是杜太守的掌上明珠。杜太守请来老秀才陈最良当老师,把杜丽娘整天关在书房里读书。伴读的丫鬟春香却经常领着杜丽娘闹学,他们一会儿揪揪老秀才的胡子,一会又趁老秀才不注意溜到花园里荡秋千去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满园花草迷人眼,“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从后花园回来之后,丽娘在梦中见到一位持柳枝前往的谦谦公子,此人正是男主人公柳梦梅,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难舍难分。虽然是梦中的相爱,杜丽娘却因为相思而生了病。从此丽娘一病不起,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丽娘的老师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h3><div> 而那另一边的柳梦梅呢?他原名柳春青,因为梦见与一美丽女子在梅树下相爱,从此朝思暮想,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柳梦梅。他赴临安赶考,借宿梅花庵观,偏偏又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惊觉杜丽娘就是他梦中所见佳人,原来这并非只是一场梦,却是姻缘缠绕,梅候垂柳。正此时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相会,柳梦梅爱人心切,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言笑晏晏,真乃旷世奇缘。</div> <h3> 然而戏剧,戏剧,没点波折何称戏剧?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挖,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真是一环扣一环。幸而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跃为状元,但杜宝盛怒之下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命二人分离,纷纷扰扰竟然闹到了金銮殿,最终由皇帝乾纲独断作出了决定,这才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h3> <h3> 读《牡丹亭》,最先上了眉间的便是“惊梦”这一折,字字珠玑,不止描出了女儿家初步庭院的娇态,连那作背景的春光都绘得如此动人,一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不知惊艳了多少春日的午后。而这样美的唱词满布全本,从耳熟能详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到哀思难复的“偶然间心似缱在梅树边。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带着唱词特有的平仄适口,读来婉转低回,落地清脆,好见功底!</h3> <h3> 但最惊艳的,还是“春如线”这三个字,春色形象可感,是物质的,不抽象。一切细袅袅的,有新生之趣。</h3><div> 王城公园的涧水河边,两排最多的就是老柳,早春时节,但见那柳条被敷上了一层薄薄的绿意,在微风里,对着盈盈的湖水,闲闲地摇着摆着。那模样,竟也有了几分杜丽娘的“云髻罗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挽一把柳条在掌心,便又要惊叹起来,那分明真的是线啊,极细极软,这时,女儿的一句:“妈妈,柳树姐姐的头发好长啊”,让我忽然找不到比这更贴切的比喻。女儿眼中的春天,却另有一番风姿。</div> <h3> 就这样,闲庭信步,恍然间,似又走进了杜丽娘的梦中。此时,满园的花团锦簇却又在瞬间消失不见,唯有眼前那娇怯怯的小姐未离开,一树白梅前水袖舞得婉转:“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