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那点事儿 沈宗延

静荷

<h3>春天来了,花鸟市场热闹起来。春风一吹,含苞的绽放了,吐蕊的馨香了。风吹草绿,花开妖娆,春天的无限生机,蓬勃在时光里。<br />从来不懂养花,可是对花草有自私的偏爱。每每出门溜达,总要路过花市,以饱眼福。去朋友家串门,独挑养花人家。觉得有花的家居是雅致温馨的,养花的人家是别具情调的。</h3> 最近买了一些花草,一盆一盆的搬回来,细心栽培侍弄。还学着专业招式,用喷壶洒水润叶。看着花草干净滋润的模样,心中自是窃喜:不问明天花为何物,且喜此刻陋室增辉。自然天地有大美,百姓人家也春天!<h3>呵呵,好景不常在,美丽难捕捉。最喜爱的一盆绿植,眼见姿色渐衰,细碎玲珑的叶片,一天天干瘪泛黄。盆栽绿箩更是难逃严寒侵袭,一天比一天萎靡。嗨,一花凋零美景不败,罢罢罢,随它去也!</h3> 奇怪的是,那些无人问津的吊兰,一个冬季,都苦熬在严寒里,虽然被冻得叶凋枝残,可是春天一到,藏在盆里的根须重吐嫩芽,一天旺相一天。这些朴素的小生命,从不被人看重,跟那些出生名门的同类相比,一生卑微。然而结果是卑微的出生,最后赢得了强大的长成。<h3>对待喜爱的花草,一向呵护备至,遇到降温,就及时关窗给它御寒,太阳路脸,还追着阳光辅助升温,即便如此,心爱之花还是香消玉殒。</h3> 请教花友,花友的一番养花真言,让人心生感概。<h3>花友说,绿植之所以萎蔫,是没能把握分栽火候,移栽过早,遇寒受冻,最终失去再生机会。</h3><h3>花友还说,她很少从花市买回大盆花草,原因是花市里的花是经过花商美颜的,美颜过后,花草便自带娇气,很难养活。而哪些薄土野生的花草,落土成活,且耐得寒暑饥渴。</h3><h3>探果索因之后,亦有所思。急切切分盆移栽。是想复制美好,让绿色满屋。可是季节没到,一厢情愿的去臆造美好,最终是辜负美愿,徒费心机。</h3> <h3>那些喜爱的花草,你偏给他喂水,偏给他加肥,看起来利于它的生长,可是你忘记了草木有秉性,忽略了花草对营养的个性需求,那些生长的高质养分,你一个劲的让花草饱撑,面对你的一厢情愿,花草无力接受,只有低头认输,最终辜负了你对它一片热爱。</h3> <h3>其实养花和育人何其相似。那些被家长溺爱成性的孩子,就是花市里的盆栽花草,虽然居家优渥,但最终要裸露于自然,接受风雨的考验。家长把他移出花市,交给老师,如若依着他成长的方向,最终因得不到激素催生而倒伏萎蔫。如若用外力使其逆向成长,他或者手持荆条与你对抗,把你扎的浑身是伤。或者你使尽全身解数,最终让他长成家校皆爱的模样。</h3> <h3>那些被偏爱的孩子,像极了内心热爱的花草。你给他书海,让他遨游,你给他教诲,让他聆听,你给他的一切,妄想让他照单全收。可是那些被偏爱重压的孩子,或者能够撑起爱得风帆,劈波斩浪,一路远航。或者无力把控成长的航向,在偏爱的河道里溺亡。</h3> <h3>从教数十载,迷惑很多年。一度相信&quot;专家&quot;名言: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受着&quot;名言&quot;蛊惑,也曾倾尽心思,奉出热情,想把学生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纵使心智耗竭,热情燃尽,烫金榜单上,仍然不是心随人愿的大好局面。</h3><h3>学生个性有别,生长环境有别,家庭教育有别,习惯养成有别,智力禀赋有别,基础形成有别,太多的差别,三尺讲台,无力教鞭,如何能够扬鞭东指,天涯一致!</h3> <h3>真正的养花高手,面对万千花草,不可能个个深谙其道。只要能把手下的花草栽培成活,且一路护其缤纷茁壮,即可堪称花坛匠人。同理,真正的教育精英,不仅仅在讲台上教出了多少名牌学子,而是凭借一己之力,把学生培养成真实强大的唯一,更在于走下讲台之后,有多少学生记得你的课堂,难忘你的名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