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安医游

疏影横斜

<h3> 这个国庆长假,不知道朋友们都游历了哪些名山大川,堵过哪些国道省道。反正我是把安医的各主要检查室实地体验 了一圈,交通工具是轮椅和推床。</h3><div> 9月29日下午2点多,起身上班,突然一阵眩晕,像踩在棉花上站不起来。随后左侧面部、手脚麻木发凉。家人迅速拨打120,清楚地听到急救中心的医生在电话中交代,“让患者笑一笑,看看两边嘴角可对称。”等救护车到来时我已基本恢复常态了。但隐患不除是大忌,还是进入安医急诊室,脑部核磁共振、心脏彩超、心电图……按部就班扫一遍,所幸除了早搏没有其他心脑器质性病变。但接诊医生坚持不让走,说这是脑梗前兆,必须住院做深化检查。唉!我的国庆长假呀!</div><div> 住就住吧,还是加床。一进房间我就懵了,两位90岁的老病号,几无生命体征。医生倒也善解人意,安慰我说,不习惯就吊完水请假回家。明天有出院的给你换房。后来换房了我也如法炮制,干二病区连续几天的请假条都是我一个人的,我有点可惜我的住院费了。</div><div> </div><div> </div> <h3><br></h3><div> 不测风云说来就来,10月3日傍晚,毫无征兆地左胸、上腹、后背放射性剧痛。一刻不停回到医院。值班医生第一时间判断是心肌梗塞,硝酸甘油吊上,心电图绑上,病危通知书让家属签上。心脏夹层检查室人员被紧急召集到位,值班主任亲自护送到检查仪器旁。检查过程并不算长,但在门外家人估计紧张到极点,我人还没出仪器,他们都破门而入了。结果嘛,我不说也能猜到,因为反之就不会有机会和你们絮叨了。</div><div> 从那个晚上开始,我的疼痛点此起彼伏,左右飘忽,不变的是持续高烧。病因不明,无法对症下药,只能靠止痛针退烧针压制。大多数时间我是抱个枕头在床上踡成一团。其间专家会诊了几次,疑似胰腺炎、胃穿孔……但检查结果又一一推翻。现在锁定在急性胆囊炎上,可做了3次腹部B超,1次肝胆核磁共振,依然没有得到理想的仪器支持。好在按这病用了药,状态有改善,不然不会几天没看手机了,现在有体力写下这段文字。当然,今天上午我们领导来慰问我了,也让我有了心情。</div><div> </div> <h3><br></h3><div> 病没查清,罪没少受。平生第一次住院,瞬间明白了一个生龙活虎的壮汉与一个全身插满导管的病汉之间,距离不到一张薄纸。我记不清做了多少次各类检查,只记得光动态心电图室科室心电图床边心电图就做了9次;我记不清抽了多少次常规应急血,只记得有一天就抽了7管血;我也记不清吊了多少瓶治疗水营养水,只晓得一天10多瓶,昼夜不停。两只手同时都吊又同时肿硬报残,现在改为两只脚服役了。更不消说那一天5次的指尖测血糖,每小时一次的腋下量体温和曾经高达5分钟一次的电动血压监控。一言以蔽之,千疮百孔,苦不堪言。</div> <h3><br></h3><div> 在健康面前,什么都变得渺小和实际。比如我这个资深美食家,曾想过吃遍世界美食珍馐,但在4天4夜禁食后,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喝一大口白开水,吃一小口白米粥。聊以自慰的是截至目前的检查结果,我的脑子和心还是好的。嘿嘿。</div><div> </div> <h3><br></h3><div> 刚刚去护士站称了一下体重,少了10多斤,心疼死我自己了。</div><div> 入院10天,是记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