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贾话</b></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一、回归书斋<br>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脱下西装穿便装,脱下皮鞋穿布鞋,拿得起放得下,方显男儿本色。<br>过去,在下曾说过一句话,用一根指头来支撑一生的辉煌。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一种赌气,一种傲气,有点狂妄。落花无情,岁月催人,世事沧桑,如今我感到的是自己的渺小与平凡。<br>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回归书斋没什么不好,大有文章可做。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有一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br>前些天,一看照片,才知自己已是老气横秋,暮气缠身,写着写着,不觉中自己就老了,小贾变成了老贾。</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在下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了写作?整日的伏案劳牍、耗神伤体,使满头的青丝过早地谢了,为伊消得身心憔悴、衣带渐宽,究竟这一切值不值得?<br>最简单的理由,有人愿意看在下的文章,只要还能留住一个读者,在下就愿意笔耕不辍,不负他们。还有一个理由,自己身为写作者,就要扛起这个道义,为人民立言,为时代讴歌,显而易见,这个理由比前者要冠冕堂皇、理直气壮。但在下感觉,这都是说给别人听的,玩虚的,不是掏心窝话。我的理解是,归根结蒂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一种自我倾诉,自我宣泄,自我慰藉,自我调节,自我救赎,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自觉,或许只有通过洒一路汗水,在纸张上辛勤耕耘,并且拿出沉甸甸的收获,才能证明自己没有虚度光阴,没有荒废稼穑,没有亏欠社会,才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往浅处说,写作是一种生活习惯和存在方式,就像别人打牌、钓鱼、喝酒一样,根本无所谓高尚庸俗之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二、爱上旅游<br>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这是人世间的十种恶习。在下竟占了三样——抽烟、喝酒、赌博,既害人又不利己。所幸,在下不是磨磨叽叽的人,说到做到,一下子全部戒掉,不留尾巴。但要想做一个有趣味的人,总得有点爱好,且慢,在下做事并没说的那么决绝,暗地里还预留了一个窗口,这就是旅游。</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于河北省平山县白毛女纪念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爱国弟曾说过一句令在下自豪至今的话,他说,虽说我们在拥有轿车上落伍了,但我们曾是玩摩托车、山地车的先行者和拓荒者。领跑者不可能被一个人包揽占尽,三样之中我们占了两样,笑问沧海,谁与争锋?而且,我们战绩辉煌,忆当年,一路向东,席卷平原黄河边,征西,直捣太行腹地大峡谷。</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于山东省邹县孟(子)庙</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途永远是新鲜的,我们骑行团不走回头路,这叫“好马不吃回头草”,为的是多看一分风景,多添一分感受。其实,即便是同一条路,你今天走与明天走也肯定别样,即使风景依旧,而途中的人呢?自己的心境呢?这也许就是旅游的魅力所在。旅途永远是充实的。赏景、拍照、探险、求证、海侃、小憩、品风味小吃、察民风乡俗,走一路,看一路,一路风景,一路凯歌,对未知的探索永远激励着我们的脚步。<br>几年来,靠骑山地车、摩托车及拼车,在下先后踏遍了卫辉、辉县、林县、新乡、原阳、长垣、延津、封丘、滑县、汤阴、清丰、南乐、内黄、濮阳、范县、东明、阳谷、郓城等周边市县的山山水水,仍向外不断延伸着,下一步还想环青海湖或深入内蒙大草原看看。</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于山东省台儿庄</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话说到此,在下还想与大家分享一段“与大师擦肩而过”的经历。</font></h1><h1></h1><h1><font color="#010101">2016年五一小长假,在下与几个哥们儿一同出游,笫一站为三门峡,往下呢,拟穿越晋中平原,考察黄土高原民风民俗。谁料,第二天早起,几个人一拍脑袋,说计划另改,直捣西安,领略古都风貌。</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在西京古城的一座高楼上,突然看到一条悬挂的横幅,上面是悼念陈忠实的内容,大家才联想到陈先生逝世这档事。适逢其时,在下提议,立时买花圈,到殡仪馆,去吊唁一代宗师和心中的偶像,在下还特意摸了摸口袋,所剩虽不多,但还有几百元,够上一份礼金。他们几个说,吊唁可以,随礼就免了吧,显得有点俗。就在我们准备行动时,不知谁翻看了手机,说陈先生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公墓殡仪馆,以方便全国人民与之告别,当时听着挺权威的,也合情合理,来不及多想,只好打消了此念,叹为憾事。<br>继续游走三秦大地。<br>返回后,在下又专门上网搜索此事,这一看,真是后悔到家了,千真万确,陈忠实先生就安卧在西安的百花丛中,本来可以一睹其遗容的,这一走,今生算是没戏了,永远……</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于陕西省西安市</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三、心灵家园<br>在下每年都要登两次地谷岭,我与它一见钟情,一见如故。<br>地谷岭是深山里的一个小自然村,这个村很特别,只有一户徐姓人家,而且位于一座山头上,第一次来很惊讶,惊讶这里的原始生活状态,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吃的是石磨面,做饭是烧地锅,火种是草绳,收割庄稼靠肩挑。外面早就现代化了,这里仍旧是刀耕火种,茹毛饮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于淇县地谷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很震撼。怎么回事?这个老徐真不简单,先是养马养羊,自养自繁,发展到二三十匹马,二百多只羊,赚了钱之后买了柴油机、磨面机、发电机、手扶拖拉机,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后来又买了风力发电机,用上了彩电、冰箱,吃上了自来水,还在山头的悬崖峭壁上安装了升降机,方便了货物的进出,靠自己的一双手把这里建成了花果山,他的老伴去世早,如今他也老了,孩子们都到山下安家了,他一个人硬是不下山,几十年如一日,守望着这片碧草蓝天。在下感触很深,就以此为原型,专门写了一个小说。<br>后来,我陆续领许多人去那里,他们也都爱上了地谷岭。<br>临尾,让在下给诸位简单描述一下:<br>只见树木森然,石屋影绰,鸡犬相闻,老远望见一架风力发电机安装在北边的高岭上,叶片发出飕飕声响,南坡上,马儿成群,悠闲地啃着嫩草,白色的羊群似蓝天上飘着的云朵,使人不觉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恬淡幽远,胜过陶谦梦中的桃花源。</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于朝歌(民族)民俗博物馆</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友情提示</b><br></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请及时关注在下的个人公众号《淇县在线》,浏览更多更精彩内容。<br>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自己的各位领导、各位师长、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各位学生、各位亲人!</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