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的青葱年华

陌上花开

<h3>   周末,开车回娘家。</h3><h3> 平坦开阔的柏油马路在眼前延伸,路边杨柳吐瑞,桃杏花开,田野里到处三三两两的人在劳作。打开车窗,任凭春风在脸颊肆意地抚摸,放空心灵,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只是回家看看,听着小曲,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舒服和惬意油然而生。</h3><h3> 何必到外地去看风景,我们不是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美景中吗?</h3> <h3>  还记得 北张村的大门吗?</h3><h3> 几年前,大门是用砖砌成的墙壁,呈八字形,顶端用钢筋做成拱形,焊上三个大大的铁片,上书"北张村"三个大字。红底白字,再镶上黄色的边,气派的很。八字门门边每侧卧着一头石刻的狮子。</h3><h3> 现在,门不见了,狮子也不见了。如果没有路边那个小小的标志牌,你还能认识北张村吗?村口原来的柏树倒是郁郁葱葱,越长越好!</h3><h3> </h3> <h3>  杏花开了,一树一树。绽开的花骨朵白的耀眼,待放的花蕾在使劲的生长赶趟儿,竞相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出来,刚刚努出的蓓蕾则羞答答的把自己藏在黑红色的花衣之下,与褐色的树干亲密接触,有的还调皮地从裂开的缝隙偷窥外面的世界。蜜蜂嗡嗡的叫着,闪动着翅膀采过一朵一朵的花。</h3><h3> 四妮,还记得你家沟边的那棵杏树吗?麦收时节总是落下熟透了的杏儿,黄登登的,大大的个儿,咬一口,甜丝丝的一直甜到心底。那时,总是羡慕你,可以随时随地地吃,想吃多少吃多少。而我们这些小跟班,只能尝尝鲜。</h3><h3> 长大以后,可以任意吃了,想吃多少吃多少,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到。但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h3> <h3>  北张村的天空,蔚蓝通透,白云朵朵。空气都是清新的。前几天去了趟太原,刚好遇上雨夹雪,天空灰蒙蒙的,车与人在密集的高楼大厦之间奔走,少了份闲适。年前去北京,动车不知不觉地进入京城,没有想象中的敬仰和惊喜,路更宽,车更多,楼更高,行人匆匆,抬头只能看见楼与楼之间那块天,不蓝不灰的。</h3><h3> 原来,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么好。</h3><h3> </h3><h3> </h3><h3> </h3> <h3>  这是我家门口的池塘吧?</h3><h3> 夏天蓄满了水,我们蹲在入口处,就着池边露出的石头洗衣服,话家常,有时,在浅水里嬉戏。天热时,男生就可以在水里游泳,扑腾扑腾像鱼又像船,那时我们女生只有羡慕的份,如果能变成男生那多好!夜晚,坐在池塘边,伴着青蛙呱呱的叫声,听爸妈叔婶讲述奇闻轶事,有时捉迷藏,讲古,月光如水,晚风清凉,好一个难忘的夏天。</h3><h3> 池塘的南面就是大沟。</h3><h3> 小时候,你在沟那边吆喝,我在沟这边答应,我们一块上学写作业,一块上地挖荠菜,一块过家家玩泥巴,一块跳皮筋丢沙包抓桃核打仗。</h3><h3> 还记得你是妈妈还是女儿吗?还记得我们用三块石头垒成的火,上面坐上锅做饭吃饭吗?</h3><h3> 还记得看了一部打仗的电影,我们分成好人坏人打仗吗?手里拿着树枝玉米杆做成的枪,喊着冲呀杀啊占领敌人阵地的景象吗?</h3><h3> 比起现在的孩子,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同时,我们的成长也是幸运的,没有那么多的课业负担,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困扰。我们就那么天真地肆意的在原汁原味的生活里,长大了。真好!</h3> <h3>  这是现在的北张完小。它的前身应该就是北张学校吧?</h3> <h3>  好想回到北张学校去看看。</h3><h3> 原来的窑洞和砖瓦房还在吗?肯定都换成二层小楼了吧?好多次在梦里,还是扛着书包,一步一步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路过素梅家红燕家上一个大坡,进一个大铁门就是我们的学校了。</h3><h3> 梳着两个羊角辫,时常是反的,上学经常迟到的就是我。一年级时,一学期才过俩月,书就成了两截,不几天就只剩下一截了。</h3><h3> 看别人的书要记账,借同学一张纸一截铅笔几滴墨水还要还回去,要不翻了脸他们就会时时刻刻跟着你要账。同桌也要在桌子中间画上三八线,你过了界,我肯定会用胳膊肘狠狠地顶你以示警告,直到对方乖乖退回。</h3><h3> </h3> <h3>  不记得我是北张学校六年级哪个班了。班主任杨杰老师那时很帅气,尹国泽老师刚毕业,上课总是写了一黑板又一黑板。有一次考试我居然还考了个第一。</h3><h3> 八年级上了隆化中学,见了更多的学生和老师。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细致独到的讲解,课下认真地作业不休地争论,曾几何时,我们挑灯夜战刻苦钻研到深夜,曾几何时,我们诵读诗文英语政史于清晨。可以在课堂上质疑老师,可以在考场上挥斥方遒,可以穿着流行的衣服哼着流行的歌曲,也可以论资排辈称兄道弟。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可以任性可以胆大妄为。初中真好!</h3> <h3>  后来上了师范,毕业了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现在可以说桃李众多。几十年如一日,平淡紧张,从容闲适。这几年脱离了一线,下乡走遍了全县的中小学校,也见了一些昔日的老师和同学,都已往日不再。</h3><h3>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弹指一挥间,我们都奔五了。</h3> <h3> 东风和煦春意浓,</h3><h3> 杨柳吐瑞杏花开。&nbsp;</h3><h3> 时光荏苒催人老,</h3><h3> 不负韶华各出彩!</h3><h3> 回了一趟故乡,乡音、乡景、乡情,让我感叹感慨留恋,回家后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写了一段小文,共同缅怀我们过去的青葱岁月。无论我们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我们多大年龄,牵手我们的不仅仅是缘分,也有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浓浓的同学之间的情谊和乡愁!</h3><h3> </h3><h3> 30年一回眸,同学们,期待与你们相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