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忆事 蚂蚁 蝉

万年青

<h3>童年忆事 蚂蚁 蝉</h3><div> 作者 张启国</div><div>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当然,我也有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充满回忆的童年。想起小时候的童真、童趣、童言童语、童稚,特别是关于小动物们的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仿如昨日,请听我娓娓道来。</div><div> 在我们附近所有庄稼地里,草长得最茂盛,也最容易割到草的地方就是我们村庄附近的芦苇地里。在我们村庄附近二里多的地方有一片六、七百亩地的芦苇地,芦苇地里长着茂盛的各种杂草,是我们割草的最佳去处,芦苇丛中经常有蛇出没,但是,多数都不是毒蛇。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大蚂蚁,这种大蚂蚁如果爬到身上或者随时乘机狠狠的咬你一口,身上除了会立刻奇痒剧痛外,在被咬的地方会马上出现一个大疙瘩,如果让它自然消退至少要几天时间,我父亲是中医专家,教给我们用当地的田间地头随时可以挖到的叫“蚂蜂菜”的植物汁液涂抹于被咬处,立刻可以止痛止痒消肿。父亲说这种“蚂蜂菜”是一种中药,学名叫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治疗热痢脓血,热淋、带下病、痈肿恶疮、丹毒。种子:明目,利大小肠。马齿苋即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可以用马齿苋烧咸汤或者鸡蛋辣椒与马齿苋一起炒着吃,也可以烙饼吃,也是不错的美味。芦苇长高后有三米多高,钻进无边无际的芦苇丛中很是吓人!所以我们一般一个人都不敢到芦苇地里去,去时都要约好伙伴才敢钻进芦苇丛中!芦苇丛中有很多李木生老师在(微山湖上静悄悄)里写的那个叫苇莺“呱呱唧唧”的对爱情舍生忘死、忠贞不渝的爱情鸟的叫声,甚是悲惨和凄凉,显得更加有几分恐惧感!</div> <h3>  当时我七、八岁,那年七月份的某天,晴空万里无云,吃过早饭,我和我的三个小伙伴就到芦苇地里去割草。我们割完草后,出来芦苇地,在地头的路上休息。突然发现地上有这么多大蚂蚁?我们几个小伙伴出于好奇,我们便顺着蚂蚁的来去方向寻找蚂蚁窝和看看蚂蚁们到底在干什么?不一会儿我们就找到了蚁窝。原来,有数百只蚂蚁正在蚁窝门口展开大战。我们仔细观看,其中有大蚂蚁二、三百只;小蚂蚁也有几百只。大蚂蚁和小蚂蚁之间,正在决一死战。显然小蚂蚁个个不是大蚂蚁的对手,三招二式就被大蚂蚁打的溃不成军,败下阵来。一个个做了大蚂蚁的俘虏,大蚂蚁便把小蚂蚁咬在口中;有的大蚂蚁更是钻入蚁窝,用它们的下颚叼出小蚂蚁的幼虫。它们各自带着战利品雄赳赳、气昂昂、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好像理所应当的、骄傲地朝着自己的蚁窝方向前进!啊!我看明白了—-原来是一群大蚂蚁强盗不远万里—对蚂蚁幼小的身体来说—-来到它们的同类的地盘大肆掠夺、肆意屠杀它们的同类,并且灭绝人寰地把它们的同类屠杀殆尽!还要把它们同类的男女老少、妻子儿女、包括处在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这是多么残忍和血腥啊!这正如我们人类的战争和无耻的掠夺!人类战争的残酷无情和肆意掠夺与蚂蚁的战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难道是人类充满智慧和聪明的结果呢?!我不想再看下去,这已经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不可逆转的创伤!这世界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h3> <h3>  我和小伙伴们各自背着自己收割的草继续前行。听着地里那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依的苇莺即“呱呱唧唧”凄惨而悲哀的叫声,听着树上那昆虫的最伟大的音乐家—-蝉—-“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知了!知了!.....”的哀鸣!我想:你们真正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们,不,不只是你们,也包括我们人类死后,都可能会成为蚂蚁的口中美餐而已!</h3><div> 我和小伙伴们继续前行,来到一棵大树下乘凉歇息。听着树上知名的、不知名的小鸟的“唧唧喳喳”和蝉儿“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和小伙伴们陶醉在它们的歌声里!这时,有个伙伴说:你们看这里有一只知了?”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离地面一米多高的大树身上,有一只老的不能动的、也许是得了重病的、奄奄一息的知了,知了的周围好像有很多小黑点在爬动。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我一定要看个仔细明白!啊!原来这只老的不能动的、奄奄一息的知了,它的喙深深地插入树皮里面,也许它在喝树的琼浆玉液,以滋补身体和体力,好继续朝树上前进。不曾想还没有喝几口,就被消息和触角都非常灵敏的、已经被渴的精疲力尽的强盗们—-蚂蚁们—-发现了。密密麻麻的蚂蚁们拼尽全力、以飞快的速度向重病的知了集合。先头部队已经开始争夺知了在树上开琢出的泉眼!有些蚂蚁爬到知了的受伤的翅膀根部,正在喝知了的血、有的蚂蚁正在啃噬知了受伤处的鲜肉、有的正在啃噬知了的肚子......。不一会儿,整个知了身上已经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知了痛苦地摇摆了一下翅膀,可是此时已无济于事!知了已经无力反抗,此时只能心甘情愿地被无数的蚂蚁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被蚂蚁碎尸万段,以满足蚂蚁的口腹之欲。</div> <h3>  由此,我想到:知了的一生也是何等的不易?!知了的幼虫是蝉。蝉要在地下等待四年;蝉爬出地面后“金蝉脱壳”后变成知了。变成知了后的生存期也就平均一个月左右时间。也就是说,蝉的一生百分之九十八的时间要从地底下十八层地狱,通过吃苦耐劳、辛勤工作、日夜兼程、不知疲倦地努力地向上爬,四年后终于有一天,这位满身泥浆的工人,突然有一天穿上了高贵的礼服,插上了能与鸟儿比美的翅膀,享受着世间至高无上的欢愉,变成了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自鸣得意的知了。蝉变成知了身居高位的时间只占其一生生命的百分之二左右,一旦身居高位或者在高空飞翔,它们的眼中哪里还有芸芸众生和视若无物的蚂蚁?除非它老死高位,不然,一旦从高位下来或者跌落凡尘,它们的下场就会像我看到的蚂蚁碎尸万段知了一般,万劫不复!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的一生也像蝉的一生一样,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一步步向上爬,在高位的时间极其短暂和不易,一旦从高位下来或者跌落凡尘,其结果与蚂蚁碎尸万段知了又能好多少呢?</h3><div> 十几年前,我们那里的那片芦苇地就已经被开辟为良田,用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庄稼。当然芦苇地里的蛇和残酷无情的大蚂蚁等也不复存在,这样就减少了一些血腥屠杀和人间纷争!可是,连芦苇地里的生死相依的爱情鸟苇莺—-呱呱唧唧—也不见了踪影!不免让人有些遗憾!</div><div> 张启国 作于裕丰堂</div><div> 2018年3月21日</div> <h3>作者简介:张启国,男,出生于1971年。笔名:文青、汶清。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医学论文26篇。在(齐鲁晚报)(济宁日报)(山东经济报)(书香济宁)(人文济宁)(清平世界)等发表文章60余篇,著作(张广寅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