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迎贵客,一到便繁华!―― 《中国教师报》金锐主编到访东关学校

燕敏

<h3>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8年3月23日,《中国教师报·文化周刊》 主编金锐老师到东关学校采访,以进一步了解东关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情况。</h3> <h3>  《中国教师报》是隶属教育部的全国性教育专业媒体,可以说是全国教师的“娘家报”。金锐老师除了担任《中国教师报·文化周刊》主编之外,还是中国楹联论坛论坛执行站长,居庸诗社社员,对中国传统诗词对联文化造诣颇深。曾获得第四届中国楹联莲花奖金奖,2014中国楹联创作奖金奖。金锐老师在中国教师报供职多年,深入走访过全国各地很多学校,对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颇深,可谓是专家级人物。</h3> <h3> &nbsp; (一)</h3><h3> 琅琅书声悦人心</h3><h3> ――诵读篇</h3><h3> 7点55分,金主编到来时,正好是我们学校开始诵读的时候。</h3><h3> 刘建良校长非常注重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他有决心,有魄力!他说:“加强诗词教育, 以诗育人是学校语文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诗词教学工作, 需要我们不断 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管理。”上任伊始,便筹划组织了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h3><h3> 教育局党组成员、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马义芹和校领导陪同金主编饶有兴趣观看了我校的诵读情况,对东关学校的诵读安排大加赞赏。马书记说:“早晨的校园里,琅琅的诵读声,孩子们稚嫩的表情,学校各项工作的变化,让我看到了新领导班子下的东关学子的精神风貌。我相信诵读一定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文化底蕴,让他们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h3> <h3> (二)</h3><h3> 国之精粹有传人</h3><h3> ――听课篇</h3> <h3>  上午,金主编和马书记一行到一年级四班听了袁翠霞老师的《弟子规》,同时听课的还有我校领导、国学教研组组长马艳敏和部分国学教师。</h3><h3> 袁老师这节课,生动感人,通过弟子规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孝”,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应该怎样来回报父母,很多孩子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h3> <h3>  下午第一节课,金主编又到五(一)班听了一节戏曲课,执教的是东关戏曲协会的许老师。许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字正腔圆的唱腔,让金主编和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h3> <h3>  接着,学校领导陪同金主编观看了我校的竹竿舞。竹竿舞是一种具有团队精神、优美的集体性舞蹈,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教导主任刘丽荣老师利用这一特点改编黎族竹竿舞为学生所用,成为我校传统民族文化,并代表我校参加了很多比赛,获得多项桂冠,在4月3日我县举办的春季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更是重头戏。</h3> <h3>  做东关学子,学中国诗词;做东关学子,唱中华国粹;做东关学子,舞绿竹灵动!</h3><h3> 金主编和马义芹书记对东关学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所做所为,交口称赞!</h3> <h3> (三)</h3><h3> 联似春风润心田</h3><h3> ――楹联篇</h3> <h3> 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金主编和马书记参观了我校大门、教室和各专业室的对联,并听取了马艳敏老师创作对联时的思路和想法。</h3> <h3>  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拴群同志就东关学校的楹联文化做出了重要批示――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楹联为载体,使传统文化如春风、似细雨滋养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值得各学校借鉴、学习。</h3> <h3> (四)</h3><h3> 拨云见日自分明</h3><h3> ――座谈篇</h3> <h3>  首先,金主编对刘校长进行了专访。刘校长和金主编就我校的课程定位、实施策略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并希望金主编能多提一些“金点子”,帮助我校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上一个新台阶。</h3> <h3>  然后,我校的国学指导教师、国学教研组长马艳敏老师就我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向金主编进行了汇报。比如:设立国学教研组、国学老师集体备课、研发立足于本学校的校本教材等。在座的各位领导及金主编对马艳敏老师的汇报充分肯定,并对她在学校国学课程上所做的工作大加赞扬!</h3> <h3>  金主编还采访了部分国学教师和诗词兴趣小组的部分学生。老师们纷纷向金主编提出了自己在进行国学教学时产生的困惑,金主编给各位老师进行了详细而实用的解答。</h3> <h3>  金主编对我校五(一)班的刘芳宇同学啧啧称赞!</h3> <h3>  金主编说:“一个真正的诗词学校,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h3><h3> 1.打造承载诗词文化的校园景观,最好拥有一间独立的诗词教室。</h3><h3> 2.创作能够承载学校历史、文化、理念的校联、校诗、校赋等古典文学作品,最好拥有学校教师或学生的作品。</h3><h3> 3.开设合理的诗词课程,传授学生专业的诗词鉴赏和创作知识,诗词综合水平优秀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h3><h3> 4.培养专业的诗词教师,拥有一两名诗词名师,以及一个不断发展的诗词教师团队。</h3><h3> 5.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诗词研训、诗词比赛的机会,既有学校范围之内也有走出学校的机会。</h3><h3> 6.成立教师或学生诗社,定期进行诗词创作、分享、评点、研讨、采风等活动。”</h3><h3> 金主编在学校诗词教学方面还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格律、平仄必须要打好基础;二、可以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研发自己的校本教材;三、可以配合节日、节气等搞一些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h3> <h3>  与会教师都做了认真详细的笔记。</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义芹书记代表教育局党组和赵拴群局长对金锐主编的到来,首先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我校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在一些细节方面提出了非常行之有效的建议。</font></h3> <h3>  金主编对于东关学校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一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我们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使其发扬光大!”</h3> <h3> (五)</h3><h3> 一杯清茗候君归</h3><h3> ――留念篇</h3> <h3>  行程的最后,金主编、马书记和学校领导、教师合影留念。</h3><h3> 学校领导再次对金主编的到来表示感谢,并邀请金主编在不远的将来,再来东关学校,看看我们的新风貌!</h3> <h3><font color="#010101">  春风迎贵客,一到便繁华。可以说,《中国教师报》金锐主编的到来,对我校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帮助我校“优秀文化进校园”登上了一个新台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国家的号召,是文明的希望, 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腾飞的东关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刘建良校长的带领下,必像初生的太阳般曙光灿烂;像阳春之曲般涓流弹唱!这是理想的启航, 这是文明的传递!作为接力者,我们将全力以赴, 用百倍的努力和百倍的信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