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

云中子

<h1>  2017年3月22日至4月1日,行影天下郑总亲自带队,第一摄影杨鹤峰老师全程指导,我们开始了满怀期待的《桃花盛宴.西藏林芝、然乌、波密深度摄影之旅》。3月22日晚8.30时赶赴上海,乘T164次特快列车出发。</h1> <h1>  列车沿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兰青铁路、至西宁转青藏铁路运行,经江苏、河南、陕西、甘肃、青海五省,直到第三天即3月24日的早晨,才到达青海格尔木。从格尔木到拉萨被称为‘’雪域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h1> <h1>  ‘’雪域天路"头上是蓝天白云,地面是斑斑积雪,‘’风景这边独好",不时能看到一群群的牦牛三三两两,悠然自得地寻找、咀嚼雪地草料。</h1> <h1>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东经78读25分至99度06分之间的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以上。加之气候寒冷,气压低,空气稀薄,所以素有‘’世界屋脊"和南极、北极以外的‘’地球第三极"之称。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8;以藏族为主的人口有300多万。藏族人民自古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清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h1> <h1>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海内外。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她有着壮丽的河山,奇特的民族风情,星罗棋布的寺庙和仙境般的自然景观,据不完全统计,闻名遐迩陶然于天地之间的游览参观景点有60多处。西藏是古今中外无数游人、探险家一生魂牵梦绕,心心向往的神奇美丽的地方。3月25日即第三天晚上6点半左右,我们抵达西藏首府拉萨。刚在酒店办完住宿手续,大家就马不停蹄,争先恐后爬上酒店顶层,观看夜景,拍摄茫茫夜色中的布达拉宫雄姿。</h1> <h1>  3月25日一整天,我们都在此行的第一站拉萨。拉萨在藏语中是‘’圣地"的意思,它坐落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因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年日照时间平均在3000小时以上,所以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的中心。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著称于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等荣誉称号。现拉萨街头的商品化程度,文明、卫生程度,与内地相比已几无差异。</h1> <h1>  拉萨街头西藏特有的宝贝‘’雪域之舟"高原牦牛塑像。</h1> <h1>  拉萨我们主要游览两个景点:第一个是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经堂)、‘’觉康"(佛堂),始建于公元647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1300多年。它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规模,有20多个殿堂。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演化成当下的‘’拉萨",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全藏1700多座藏传佛教寺庙,多数归属某一教派,而唯有大昭寺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1961年3月,大昭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1> <h1>  大昭寺广场:在大昭寺正门入口处前面,有3根大石柱,其中一根石柱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刻着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43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h1> <h1>  大昭寺广场每日都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挤满了中外游客和来此朝拜佛组的藏民。藏民不论贫富、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路途远近,一生中都以能到拉萨大昭寺拜佛为荣。据说,路远的朝拜者,有的要磕上几年的长头,才能来到大昭寺。藏民拜佛特别虔诚,一般都是等身长头叩拜,即俗称的五体投地式。以致寺门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h1> <h1>  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h1> <h1>  大昭寺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它们耸立在拉萨古城的中央,,如神鸟大鹏展开金翅,在高原特别靓丽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使大昭寺这座千年古庙显得格外神奇壮观。大昭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曾说过一句名言:‘’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h1> <h1>  释迦牟尼(如来佛)12岁等身像:据传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他临终时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8岁、12 岁、25岁)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加持开光。这三尊佛像中,以12岁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佛组12岁等身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被前秦国王苻坚从古印度迎入中国,供奉在洛阳白马寺。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嫁藏王松赞干布,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选定佛像随公主入藏,初供奉在小昭寺,公元710年迎请到大昭寺。藏传佛教弟子最信仰、最崇拜此像,称此像为觉沃仁波切,即师尊大宝之意,见佛像具有见2500多年前的佛祖本人之加持力。佛像是大昭寺的镇寺之宝,也是拉萨之所以称为 ‘’圣地"的缘由所在。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随尼泊尔尺尊公主嫁松赞干布,先于文成公主入藏,现供奉在小昭寺。释迦牟尼25岁等身像,现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佛祖成道菩提树下金刚座处的正觉大塔内。</h1> <h1>  大昭寺见到的藏传佛教喇嘛。</h1> <h1>  大昭寺有公元7世纪的檀木门框和上面的雕刻,这些门框及木雕经历了1300多年岁月的洗礼,已经像铁一样坚硬了,敲一下,会发出金属之声。</h1> <h1>  拉萨我们游览的第二个景点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和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主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布达拉宫最初是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洛桑嘉措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中外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h1> <h1>  游览布达拉宫我们是兵分两路,大部分人随郑总登布达拉宫,观赏内景,少部分人随杨老师观赏布达拉宫外景。在布达拉宫广场,面对梦寐以求的美景,爱美的女士们情不自禁地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舞步。</h1> <h1>  置身布达拉宫的美景,不仅爱美的女士激动,男同胞也不甘示弱,杨老师带头咔嚓一声,来了张6人合影。</h1> <h1>  从布达拉宫广场右侧拍摄呈现的布达拉宫雄姿。</h1> <h1>  从布达拉宫广场左侧药王山半山腰观景台,拍摄到的布达拉宫雄姿。这里也是第五套5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取景地,被称为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位置,每天都有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在此拍摄。</h1> <h1>  布达拉宫广场东侧雪山巍峨壮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新中国5代领导人的巨幅画像象征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西藏人民正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纪巨变。</h1> <h1>  布达拉宫所在的山叫红山,与左侧的药王山两相互对,两山之间由一座白塔相连,称‘’过门塔",底层是门洞,是拉萨的门户。解放后扩建公路,两山间便拉开了距离。原来的白塔已被拆除,现在这个白塔是后来恢复重建的。绕布达拉宫转经的信徒大多要从白塔前经过,这也成了广场的一道风景线,旅游旺季或重大节日时,白塔下都有武警职守,一般不让进塔底,塔内有精美的壁画。</h1> <h1>  布达拉宫广场东边文化宫的水池边,以水面和柳树为前景,可以拍摄到布达拉宫漂亮的倒影。</h1> <h1>  杨老师在漂亮的布达拉宫倒影前,为大家留下了难得的纪念。</h1> <h1>  转经筒起源于象雄雍仲本教,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手摇式的,另一种是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这是布达拉宫西墙外的一排转经筒。无论是手摇式的,还是寺庙里固定式的,转经筒的结构大同小异,它里面有一张用藏文写满的经文。在奴隶制时代,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把经文装在经筒里,每转一圈,相当诵经一遍。转经筒有一个能转的軸,每当转到一定圈数时,就要更新,这样藏民就能知道自己念诵经文的遍数。尽管手摇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以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因大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因而大的转一圈比小的转一圈积累的功德要高得多。这样一来,人们除了热衷随时随地转动手摇转经筒外,还专门抽出固定时间,去寺庙转更大的经筒。</h1> <h1>  手摇转经筒,又叫手摇玛尼轮,质地有金、银、铜等,也分大中小几种。这位路上碰到的藏民拿的就是大型手摇转经筒。转经人非常虔诚,有的凌晨四点就起来转经了,除了劳作平时最大的事情就是转经。</h1> <h1>  当天夜里,我们再次来到布达拉宫广场,观赏夜景。</h1> <h1>  夜景下的布达拉宫倒影,同样美轮美奂。</h1> <h1>  3月26日依依不舍离开拉萨,前往我们此行的第二站林芝桃花村。路途中经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这里是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山口。</h1> <h1> 米拉山口因海拔高,这里平时天更蓝,云更白,氧气也更稀薄。我们经过的那天,因没有太阳,天上阴沉沉的,远近山峰和地上仍是白雪笼罩。</h1> <h1>  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荡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纸条。山口的最高处,还矗立着一座写有‘’雪域之舟"的西藏牦牛石雕像。我们那天非常不巧,前往桃花村的路上碰到堵车,经漫长的等待,仍无法通过,只得放弃计划,遗憾地返回林芝镇。</h1> <h1>  3月27日,前往我们此行的第三站鲁朗镇和桃花沟。途中经过色季拉山,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倘若天气晴朗,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然我们经过的那天下起了大雪。</h1> <h1>  纷纷扬扬的雪花,使色季拉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使人充分领略了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景象 </h1> <h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玉琢银装,漫天飞雪,虽然使我们未能欣赏到日出、云海,远眺南迦巴瓦峰的美景,却让我们意外见赏了色季拉山另一种别样的胜景。</h1> <h1>  色季拉山人声鼎沸,冰天雪地中,这只人类的朋友——牧羊犬却能闭目养神,安然入睡,其处变不惊的定力着实让人佩服。</h1> <h1>  鲁朗镇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平均海拔3385米,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与波密县、墨脱县、察隅县部分区域一样,素有‘’西藏江南"美称。鲁朗镇总面积2516.9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2016年12月7日,鲁朗镇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h1> <h1>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是‘’叫 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以冰川地貌、高山峡谷和动植物资源景观为主,境内有4A级自然景区色季拉国家森林公园、鲁朗林海等景区(点)。鲁朗美食有想想都流口水的‘’鲁朗石锅鸡"等。</h1> <h1>  桃花沟位于林芝地区波密县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东岔林场的桃花沟森林公园境内,景区内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和318国道横穿其中。其地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景区环境优美,青山绿树掩映下的别墅小木屋古朴别致,沟内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野桃鳞次栉比,浑然天成。桃花沟三面环山,高处有水源,四周林木葱茏,终年碧绿苍翠,林间鸟雀欢噪,是一处难得的大自然乐园和桃的砧木基地。</h1> <h1>  桃花沟的桃树高大粗壮,气势上能与梧桐树一比,桃花盛开在每年3月,此时寒意未消,娇嫩的桃花在皑皑雪山下显得格外的柔媚。</h1> <h1><font color="#010101">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释为谁开 。 ——唐.白居易《下邽庄南桃花》</font></h1> <h1>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窺鉴,惊鱼水溅桥。 ——宋.苏轼《桃花》</h1> <h1>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唐.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h1> <h1>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元稹《桃花》</h1> <h1>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元.谢枋得《庆全庵桃花》</h1> <h1>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h1> <h1>  已记不清哪位诗人说过:桃花是春天最明媚耀眼的花,她烂漫嫣红,如云霞般美艳;她占尽春光,为人间增色;她开时光彩夺目,风华绝代;她落时纷纷扬扬,风韵犹存。</h1> <h1>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h1> <h1>  3月28日,我们此行的第四站是然乌湖。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公里的然乌乡。然乌湖,藏语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它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实际上,其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并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因头天晚上就已住宿在然乌湖宾馆,所以早晨7点不到,太阳金色的光芒就已映照在雪山上,形成美丽的金顶。</h1> <h1>  然乌湖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为藏东第一大湖。然乌湖湖水矿化度很低,每升水仅含盐0.3克,属淡水湖,且水温也较低,夏季变动于6.6——15.4℃之间,冬季则结冰。湖中还盛产无鳞鱼类,肉质细嫩。</h1> <h1>  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反映。</h1> <h1>  然乌湖周围高山危耸峻峭,众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皆有冰川发育,而山下近湖坡地则长满了青翠苍劲的松柏等针叶林丛,在这群山环抱之中的然乌湖,显得格外静谧而妩媚,她那明镜般的湖面倒映着四周的雪峰、翠林和蓝天白云,景色异常迷人。</h1> <h1> 然乌湖不仅景色迷人,湖畔草滩上还经常会出现成群的牦牛绵羊,构成藏区田园牧歌般的风情画卷。当我们畅游其间,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心旷神怡至极。</h1> <h1>  沉浸在然乌湖的湖光山色,绝世美景中,我们2016年10月南疆游的5位男女同伴,不约而同地聚拢来,摄下了再次聚首的纪念。</h1> <h1>  告别然乌湖,我们前往此行的第五站嘎朗湖,先来到嘎朗村。嘎朗村位于波密县城以西约30公里处,这是个古老的村庄,公元1717年(清康熙56年)前,这里是嘎朗部落首府驻地,有嘎朗王宫的遗址。现有村民60多户,据说大多是从前嘎朗王及为王室服务的近侍臣民的后裔,也有少量从外地迁来的百姓。</h1> <h1>  嘎朗王朝纪念亭,内有嘎朗王朝介绍碑。相传吐蕃王朝第十七代赞普止贡赞普的儿子夏赤建立的嘎朗王国,历经53代之久,辉煌了600多年,最后王朝覆灭 , 留下了如今的王宫遗址,让后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h1> <h1>  藏民养育的‘’藏香猪",藏香猪又名‘’琵琶猪",被称为‘’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猪。藏香猪散养,脂肪含量很低,皮薄,肉质鲜美丰腴,营养丰富,是藏民喜爱的食物。当地的藏香猪大多放养在山林间,晚上回栏,常食用虫草(虫草有黄草、白草之分,嘎朗村山间多白草)、松茸、蕨麻(也称人参果)等野生药材。因此不仅肉质上乘,甚至猪粪都被收购用作藏药药引。藏香猪虽然成长周期较长,需2年,但其繁殖能力较强,最多一年可繁殖2次,一次产仔8头左右。藏香猪因为它独特的饮食习惯,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和鲜美的滋味,被称为‘’高原之珍"。</h1> <h1>  当晚,我们部分男同胞吃住在这户藏民家,另外的男女同胞则分别安排在其他藏民家住宿。</h1> <h1>  藏民家屋内的精美壁柜及制作奶茶、酥油茶的工具等。</h1> <h1>  藏民家里的装饰及摆设。</h1> <h1> 当地藏民非常热情好客,村长专门邀请大家到他家开联欢晚会,并在联欢会展喉歌唱后,燃起篝火,跳起了特色藏舞。浓浓的藏汉友谊,使大家无比欢快,开心。</h1> <h1>  嘎朗湖,又叫嘎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波密县城西北古乡的如纳村和嘎朗村,湖面面积1.5万多平方米。嘎朗湖沿岸长满了水草、鲜花,成群的黄鸭、大雁、野鸭、黑顶鹤时常在湖心戏水捕鱼。站在岸上俯看湖水,四面的雪山、森林村庄、田园尽收眼底,周围的景色更显得秀丽神奇,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如果有充裕的时间,静下来还可以听到许多富有神秘色彩的民间传说。</h1> <h1>  嘎朗湖畔风景优美,民居建筑风格独特,绿植丰富。有道是‘’白云挂山腰,雪山影河谷,田地绿色浓,牛马悠然行,桃花遍地现。"</h1> <h1>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树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 ——清.袁枚《题桃树》</h1> <h1>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 ——唐.周朴《桃花》</h1> <h1>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叫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 ——唐.杨凭《千叶桃花》</h1> <h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h1> <h1>  离开嘎朗湖,我们前往因堵车而改期的第二站嘎拉桃花村。嘎拉桃花村,位于县城东南方向约5公里处,该处虽然规模上比不上波密桃花沟,但是三面环山,面朝尼洋河谷的桃花田园,别致而优美。</h1> <h1>  嘎拉桃花村是每年林芝桃花旅游节的举办地,这本身就说明了此地桃源美景的典型性。</h1> <h1>  嘎拉桃花村有一大片野桃树林,野桃树树干粗大而遒劲,大的古桃树干三个成年人都抱不拢,花朵小巧而繁多,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宛若朝霞,美不胜收。</h1> <h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先秦.《诗经.风.周南.桃夭》 </h1> <h1>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h1> <h1>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h1> <h1>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h1> <h1> 春坞桃花发,多作野客游。 ——唐.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h1> <h1>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宋.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h1> <h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h1> <h1>  3月30日,我们前往此行的第六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峡谷两岸野桃树鳞次栉比,满山遍野,形成了一条壮观的桃花大道。</h1> <h1>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唐.顾况《寻桃花岭潘三姑台》</h1> <h1>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 ——清.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h1> <h1>  佛掌沙丘:位于丹娘乡雅鲁藏布江北岸,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其成因是该沙丘处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而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露头的河沙,则被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突兀的地貌景观。我们去的那天因天气的关系未能形象地充分领略到这一奇观,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还是使人惊叹不已。</h1> <h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沿岸野桃树,寒风萧瑟中,频频摇动树枝,似乎是在笑迎春风,笑迎游客。</h1> <h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沿岸一块块草绿色的田地,镶嵌着一树树,一簇簇粉红色、白色的桃花,织就了一幅天然的西藏江南画卷。</h1> <h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主体在墨脱县。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远远大于全球第二的尼泊尔喀利根德格大峡谷(长60公里,深4403米)第三的中国帕隆藏布大峡谷(长76公里,深3555米)及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370公里,深2133米)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90公里,深3203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峡谷。</h1> <h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是‘’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h1> <h1> 情比石坚:眼前这块巨大的岩石一分为二,夹缝中生长出一颗桃树。当地相传桃树王寿多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拉玛生性暴躁,相貌平平,但嫉妒心很强;小女儿拉姆生的花容月貌,娇艳欲滴,且聪明伶俐,深得桃王的喜爱。拉玛从小到大就一直嫉恨拉姆,迫于父王的威严一直没有表现出来。有一天姐妹俩在桃园散步,碰到孝子阿尼达为救落难的母亲经6年长途跋涉来求仙桃。阿尼达英俊潇洒,言谈举止又温文尔雅,姐妹俩同时爱上了他。妹妹向父王讲述了阿尼达的事情,桃王寿多有感于其孝心,便给了拉姆一枚仙桃让她转交给阿尼达。姐姐拉玛知道后气愤不已,第二天当妹妹赶往阿尼达住处时,拉玛发出凶恶的毒咒,漫天石雨倾盆而下,可怜的拉姆把仙桃紧紧护在胸口,身体却被一块巨石压住。几千年过去了,当年拉姆胸口护住的仙桃顶开巨石长了出来。人们将此称为情比石坚,遂成为了后世的爱情祈祷地。</h1> <h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旁接待服务区的整洁街道。</h1> <h1>  远眺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地处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汇处,是中国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独立山峰行列的第31位。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h1> <h1>  南迦巴瓦峰虽然轻易不露出真面目,但我们这次运气还不错竟然中了头彩,见到了真容。长焦镜头拉近,更清楚地看清了它。</h1> <h1>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接待宾馆前,杨老师为我们全体成员摄下了此行的合影照。</h1> <h1> 3月31日,我们前往此行的第七站尼洋河。尼洋河发源于西藏米拉山西侧的錯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落差2273米,流域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在雅鲁藏布江众支流中排行第四,但水量充沛,仅次于帕隆藏布江,平均流量每秒538立方米,年径流量22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可达208万千瓦。</h1> <h1>  尼洋河是西藏自治区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族人称河为‘’曲",称湖为‘’错")。尼洋河在传说中是神山流出的悲伤的眼泪,河两岸森林植被完好,河水清,含沙少。</h1> <h1>  尼洋河降水充沛,属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7℃,年均日照2022.2小时,无霜期180天,四季皆宜旅游。</h1> <h1>  尼洋河之美,美在她的水色。其水清澈,其色翠绿,其飞溅的浪花洁白。清澈、翠绿、洁白,这三种视觉效果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藏族人崇拜大自然,他们祖祖辈辈用神话故事、美妙歌舞膜拜大山、赞美江河。他们形容尼洋河用了一个十分曼妙动听的词:飞花碎玉。</h1> <h1>  尼洋河不仅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其流域的农林产品也极为丰饶,除盛产粮食水果外,河谷两坡满山茂密葱郁的云杉和冷杉等原始森林中还盛产麝香、灵芝、猴头、茯苓、木耳和松茸等多种珍贵的林副产品。其中被誉为‘’西香"的麝香,个大、壳薄、仁足,香气浓烈,品质堪称上乘。</h1> <h1> 尼洋河的美丽风光,吸引我们众多摄友纷纷拍下自己的靓照,这张美女合影照中,右侧数过来第一个是我们车上的导游阿花,第三个是我们另一辆车上的导游。</h1> <h1> 辞别尼洋河风光,我们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林芝千年核桃民俗文化村,是国家3A级景区。</h1> <h1> 千年核桃民俗文化村位于八一镇公众村,这里打的是西藏民俗第一村的牌子(其实是公司化运营的)。在村里不仅能看到精彩的民俗文艺表演(当然要付费),还能够亲身体验许多林芝民俗娱乐项目。</h1> <h1>  千年核桃民俗文化村交通方便,景色也很美,粗大漂亮的桃树不少。村里还设立了农家乐项目,如果有意体验林芝人们的生活,可以去当地村民家中,运气好的话,也许可以吃到林芝最地道的农家菜肴。</h1> <h1>  千年核桃民俗文化村的重头戏是参观藏银加工、制作、陈列的各种手工艺品。当然,购买的话,价格不便易,银饰要28元左右1克。这是一家银饰店旁的民居。</h1> <h1>  4月1日结束所有行程,早晨8.55时,我们在林芝机场乘3U8694航班前往成都,转乘3U89 11 航班返杭。飞机舷窗下,巍巍雪山渐行渐远。再见了,美丽神奇的西藏,扎西德勒;再见了,如梦如幻的林芝,扎西德勒。感谢行影天下郑总的精心组织,周到安排;感谢杨老师的一路热情指导;感谢一路相伴,欢歌笑语的众多摄友;感谢一路辛苦服务的导游、司机。卡里沛!卡里沛!!</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