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淮河历史足迹,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淮滨县育才小学参观淮滨淮河博物馆记实

育才学校

<h3>  2018年3月25日周日上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育才小学老校区全托住宿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淮滨东湖风景区中国淮河博物馆参观,这是学校本学期计划安排的学生社会活动之一。</h3> <h3>  走在风景如画的东湖北路上,一路上繁华似锦,路边的春光美景尽收眼底。</h3> <h3> 白云浅淡悠闲,光影悠悠移动,同学们一路欢歌笑语,迈步前行。</h3><h3> 图为同学们高兴地走过东湖边的怡然亭。</h3> <h3> 在这唯美的春天里,与水天春色邂逅。孩子们纯真无瑕的笑靥,让我们把人生的尘埃抖落,涌起心中汩汩的暖意。</h3> <h3> 淮河博物馆伫立东湖风景区东山岛幽静的一隅,默默地等待着孩子的到来。</h3> <h3>  淮河博物馆是一座专题“反映淮河文化演变发展”为专题的人文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全方位展示淮河流域文明演变的博物馆,始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该博物馆由主体楼、碑林、三贤阁、过岛路桥和具有春秋战国时期风格的图腾柱等附属建筑组成。博物馆设有6个专题展厅,分别是:上善佳水、淮魂千秋、淮河治理、淮风流韵、淮上明珠、城市规划。通过其丰富详实的文物资料,全面展示了淮河流域的灿烂文化。</h3> <h3>  想那远古的天地,想那横挂天际的淮河之水,在空旷的一隅,被日光撩开伟岸之躯泛动着熠熠的光辉。</h3><h3> 图为博物馆门口广场上的艄公造形。</h3> <h3>  用心进取,发奋拼搏的二(1)班。</h3><h3> 图为二(1)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无限激情,无悔青春的二(2)班</h3><h3> 图为二(2)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乖巧活泼,落落大方的三(1)班</h3><h3> 图为三(1)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春意盎然,朝气蓬勃的三(2)班</h3><h3> 图为三(2)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恒心无敌,青春无悔的四(1)班</h3><h3> 图为四(1)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的四(2)班</h3><h3> 图为四(2)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勤思博学,文明守纪的五(1)班</h3><h3> 图为五(1)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团结互助,激情饱满的五(2)班</h3><h3> 图为五(2)班部分全托学生合影</h3> <h3>  阳光乐观,拼搏奋斗的六(1)班</h3><h3> 图为六(1)班全体学生合影</h3> <h3>  勇于开拓,拼搏进取的六(2)班</h3><h3> 图为六(2)全体学生合影</h3> <h3> 挑战极限,无悔人生的六(3)班</h3><h3> 图为六(3)班全体学生合影</h3> <h3> 青春无悔,激情无限的六(4)班</h3><h3> 图为六(4)班全体学生合影</h3> <h3>  参观前焦急的排队,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渴求和希翼。</h3> <h3>  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依次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准备进入各个展厅参观。</h3> <h3>  先进入第一展厅“上善佳水”</h3> <h3>  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在展厅内驻足参观,深刻感受到淮河文化的博大精深。</h3> <h3> 第二展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淮河流域历史文物。</h3> <h3>  在光阴交接的扉页上,种下萋萋芳草,在波澜壮阔的涛声之间,汇集群鸟闪亮的羽翅。</h3><h3> 图为展厅内的淮河流域地形地貌沙盘图。</h3> <h3>  导游的讲解很给力,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h3> <h3>  进入第二展厅“淮魂千秋”</h3> <h3>  四季轮回,沧海桑田,一经阅读便是千年,光阴的吻痕历历在目。</h3> <h3> 淮河流域历来是我国的古战场,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记录了人民饱受战争的摧残和蹂躏。</h3><h3><br></h3> <h3></h3><h3> 在瞬间和永恒,在黑暗与光明的临界,揭竿而起!</h3> 岁月的流动,如一场战役,徐徐展开:离梦幻不远,离现实不近,与欢乐不分,与忧伤不离。 <h3>  世道沧桑,丝路风云,长淮烽火,革命熹光,保家卫国,浴血抗战。</h3><h3>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淮河,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h3> <h3>  硝烟弥漫不只是昔日的写照,不只是老人们的记忆,还有镌刻在我们心中的久久回忆。</h3><h3> 图为挺进大别山对敌作战沙盘图。</h3> <h3>  岁月的风霜雨雪染不去你美丽的容颜,仿佛发生在昨天,在向我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我们铭记住了这段历史。</h3> <h3>  进入第三展厅“淮河治理”</h3> <h3>  尧舜时期,黄淮流域洪水泛滥。大禹临危受命,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河道,洼地或湖泊,平息了洪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水害的英雄。大禹治水,不畏艰险,改造山河的宏伟气魄,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所在。</h3><h3> 大厅正中央是大禹身披蓑衣,头戴头笠疏通河道治水的场景。</h3> <h3>  公元12世纪黄河南泛进入全面夺淮时期,使淮河水系发生很大改变,成为多灾多难的害河。1938年因国民党炸开花园口,黄河再次南泛,长达9年,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h3><h3> 图为加固淮河堤坝演示图。</h3> <h3>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做出了根治淮河的英明决策,开创了人民治淮的新时代。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经过流域四省人民的艰苦奋斗,初步建成防洪、排涝、灌溉、发电、航运相结合的工程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治淮成就。</h3><h3> 图为军民团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洪救灾的珍贵照片。</h3> <h3>  图为时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的温家宝总理视察淮河时乘座过的汽艇,靠着这艘汽艇温总理来到了淮河两岸楚相故里。</h3> <h3>  进入第四展厅“淮河流韵”</h3> <h3>  淮滨是淮河中上游一座由乌龙古镇演变的新兴美丽县城,域内平原坦坦,河湖密布,有风景旖旎的省级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h3><h3> 新中国成立后,淮滨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淮滨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码头小镇建设成为风光秀丽、设施齐全的水景园林城市,被誉为“淮上江南”,“淮河明珠”。</h3> <h3>  淮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原点的生发地,厚重的淮河文化培育出无数的历史精英。</h3> <h3>  生活在淮河流域及沿淮湖泊的船民、渔民,他们是脱离农耕的特殊居民。</h3> <h3>  淮河水暖,缘份情深,泱泱淮水明媚了时光,潋滟了如诗的行程。</h3> <h3>  进入第五展厅“淮河明珠”</h3> <h3>  淮滨位于古豫州,扬州交界之地,也是淮水和汝水交汇的地方。西周时,淮滨为将国之地,又是楚国的令尹(令尹即宰相)的故里。</h3><h3> 春秋战国时,淮滨属楚国白邑和期思邑所辖,东汉至元朝末年,淮滨属信县地。淮滨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域内分布着二十多处新石器至汉代时间的古文化遗址。</h3><h3></h3><h3><br></h3> <h3>  淮河自古就有舟楫之便,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以淮河干流和大运河为骨干,各大支流为辅线,江淮湖海相通的航道网络。</h3><h3><br></h3> <h3>  淮滨县是河南造船工业基地,年造船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淮滨驳船以其流线优美,行驶灵活,价廉物美而享誉淮河,长江两大流域。</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努力把你舒展的枝条轻轻抚慰,带着虔诚和敬畏,轻轻放回岁月的时光瓶里,还有那心中久远的回忆。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图为淮河流域的农耕文化。</font></h3> <h3>  我们其实只是淮水的一个细胞,漂泊在淮河奔腾的血管里。在这个和平和美的家园,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们终生相守,不离不弃。</h3> <h3>  淮滨是蒋姓的发源地,相传周公旦第三个儿子伯龄,建立了蒋国。春秋时蒋国被灭,伯龄的子孙随以国名为姓,后来子孙中有人迁往乐安(今山东邹平)并在那里发展成名门望族,蒋介石先祖因经商在元朝时期迁至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溪口镇。</h3> <h3>  博物馆珍藏的蒋介石孙子蒋孝严的书法真迹和蒋氏宗谱。</h3> <h3> 淮河岸边,白鹭底飞,渡口依旧。茶马古道翻滚的烟尘,乌龙集市的喧闹,久久萦绕耳际,流传民间乌龙集的传说至今无法忘记。<h3>  </h3></h3> <h3>  我们留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在一顾一颦的回眸里,落下了三分的眷恋、七分的诗意。</h3> <h3>  参观过后,同学们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中国淮河博物馆,增长了见识,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和进程。看到了祖先们为保护、建设和发展这片流域做出了许多贡献和努力,我们应牢记于心、努力奋斗,肩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的艰巨重任。</h3> <h3>  千里长淮在无数的名篇佳作中吟咏,在人们的仰望中映入水彩画里。迤逦不绝的潺潺河水,从春秋流淌到唐宋,自唐宋流淌到明清,又从明清一路流淌而来,赋予了多少淮河儿女灵动的生命。</h3><h3><br></h3> <h3>  穿过岁月的风雨,穿过思念的轮回,在我们的血脉默默涌动着先祖的轨迹。古老的船歌,遥响在苍茫的大地;时光的手掌,轻抚着我们涌动的心肺。</h3> <h3>  从此岸至彼岸,有时很遥远,远得一辈子都无法触及;从彼岸到此岸,有时近在咫尺,瞬间已定格在历史的轮回。</h3> <h3>  “日照淮水千秋固,光映江山万代长”,当整个世界浓缩成一串串脚步,陪我们来到这里时,我们要见证我们对先祖的敬意。</h3><h3> 没有世俗的顾虑和干扰,只有浪花飞溅,涛声久远;没有眼中的迷惘和停步,只有笛声肃然,灯盏远行;没有心中的忘却和背叛,只有掷地有声,玉声玲珑!</h3><h3>摄像:张廷友、徐传允</h3><h3>撰稿:徐传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