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历史可以知得失。学中国书法,也一定要学一点中国书法史。了解中国的书法史,你会惊诧于它的源远流长;沉醉于它的博大精深;知它的流传嬗变;爱它的姿态万千。也因此更理解书法,更热爱书法。</h3> <h3>汉代真是一个伟大又妙不可言的时代。多数时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军事强大。无论是农业,军事,科技,还是哲学,医学,文学,艺术,无不展现出勃勃生机。无数登峰造极的成就,使汉朝超越同时期世界另一端的罗马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帝国,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br></h3> <h3><b>汉代的书法,完成了从篆书到隶书的华丽转身。同时也催生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的萌芽。</b></h3> <h3>草书的“草”,通俗来说就是潦草的“草”。起初无非就是写字的人图快捷而比较潦草的写法。但是,同样是经历了图便利——求美观——定规范的过程,草书终于脱离其它书体,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法体系。</h3> <h3>草书可分为章草和今草两类,而今草又可分为小草和狂草两部分。章草成熟于汉代,是由隶书中衍生出来,带有明显的波磔,显得古朴厚重。今草则成熟于两晋,是由章草衍生发展而来。更加简便流畅,痛快放纵。</h3> <h3>规范的草书,更像一种符号学。每一个偏旁、每个部首或者每个字都有自己特有甚至唯一的书写格式。书写草书就要严格遵守这些格式规范。正如谚语所说:“草书离了体,神仙也不识”。</h3> <h3><b>章草最著名的当属汉代的史游、崔瑗、张芝、以及后世的皇象(三国吴)、索靖(晋),以及陆机(晋)、王羲之(晋)、赵孟頫(元)、祝允明 (明)、宋克(明)等。</b></h3> <h3><b>崔瑗 贤女帖</b></h3> <h3><b>张芝 秋凉平善帖</b></h3> <h3><b>皇象 急就章</b></h3> <h3><b>索靖 月仪帖</b></h3> <h3><b>陆机 平复贴</b></h3> <h3><b>宋克 唐宋诗卷</b></h3> <h3>东汉张芝善章草,也是今草的始创者。至东晋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博采众长,发扬光大,使今草达到完全成熟的境界。以王羲之《十七帖》最为著名,是历代草书之绝品。</h3> <h3><b>王羲之的十七帖,为小草典型。此帖是王羲之所写信札的集刻,因第一札开头有“十七”二字得名。</b></h3> <h3><b>王羲之 《初月帖》</b></h3> <b>王献之 地黄汤帖</b> <h3><b>王献之 送梨帖</b></h3> <h3><b>隋代草书,以智永和尚为最著名。他是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传世《真草千字文》对后世有很大影响。</b></h3> <h3>唐代孙过庭、张旭、怀素等皆为草书大家。其中张旭、怀素二人以尤见个性(俗称"颠张醉素"),以狂草著称,对后世影响极大。</h3> <h3><b>孙过庭《书谱》</b></h3> <h3><b>张旭《古诗四帖》</b></h3> <h3><b>怀素《自叙帖》</b></h3> <h3>宋元两代,注重行楷。善草书的似乎只有黄庭坚一人而已。</h3> <h3><b>宋黄庭坚《诸上座位帖》</b></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善草书的书家很多,有祝允明、王宠、陈淳、徐谓、董其昌等。狂草在明末风行,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傅山等。也是因为欣赏习惯的改变,书法作品从案头走向墙头,书法家们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技法和新的特点。</font></h3> <h3><b>祝允明草书</b></h3> <h3><b>王宠草书</b></h3> <h3><b>董其昌草书</b></h3> <h3><b>张瑞图草书</b></h3> <h3><b>王铎草书</b></h3> <h3><b>傅山草书</b></h3> <h3>清代草书,成就不大。几乎没有可圈点的书家。</h3> <h3>近代于右任,精研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总结并力推“标准草书”,产生巨大影响。</h3> <h3><b>编辑创作:知为</b></h3><h3><b>(点击关注,可以查看作者的其他文章)</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