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诗集<br /> 自《诗经》问世以来,两千多年间,不断有诗集流传后世。《楚辞》、《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全唐诗》、《李太白文集》、《白氏长庆集》、《杜少陵集》、《全宋诗》、《剑南诗稿》、《新乐府》、《李义山诗集》、《东坡七集》、《王右丞集》、《饮水诗集》、《明诗纪事》、《清诗汇》,等等,可谓层出不穷。现将部分诗集简介如下:<br /> 一、《诗经》<br />《诗经》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约在公元前6世纪编订成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全面记录了周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反映了奴隶社会从盛到衰的全貌。<br /> 先秦时期,称《诗经》为《诗》或"诗三百"。从西汉起,儒家尊《诗经》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中诗歌的作者大部分都已无法考证,诗歌内容所涉及的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诗经》是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流派的先河,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其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br /> 二、《楚辞》<br /> 楚辞又叫"楚词",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文学的源头。楚辞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br /> 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纂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br />《楚辞》中收录的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此外,还收入了宋玉的《九辩》、《招魂》,景差的《大招》,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以及刘向自己的《九叹》等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承袭屈赋的形式。<br /> 刘向所编辑的《楚辞》共十六卷,现如今已经失佚。东汉时期,王逸重新编纂《楚辞》。他在刘向《楚辞》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所作的《九思》,成十七篇,并为全书作注,成《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br /> 三、《玉台新咏》<br /> 《玉台新咏》收录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收诗七百六十九篇,计有五言诗八卷,歌行一卷,五言四句诗一卷,共为十卷。除第九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第三部诗歌总集,通常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br /> 《玉台新咏》较重视民间文学,如《孔雀东南飞》首见于此书。同时,《玉台新咏》也较重视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这对唐代五言绝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br /> 四、《乐府诗集》<br /> 《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辑录从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余首。全书一百卷,分十二大类,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诗集》搜集广泛,是一部最完备的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因考据精博而为学术界所重视。<br /> 《乐府诗集》分为十二大类,分别是: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br />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还有一个特殊的贡献是对一些古辞已亡佚却仍有影响的乐曲作了说明,如"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郭茂倩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并非鲍照的拟作为最早。而且,书中的说明征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br /> 五、《全唐诗》<br /> 《全唐诗》是我国最大的诗歌集,由1705年康熙授意江宁织造曹寅主持编修唐代诗歌而成。曹寅邀请了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十人参与编书。次年十月,全书编辑完工。<br /> 《全唐诗》全书共九百卷,目录十二卷,共收录唐、五代诗四万多首,诗人二千余人。全书的编排体例是这样的:帝王后妃的作品编在最前面,其次是乐章、乐府,接着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诗人按时代先后排列,并附作者小传。最后是唐、五代的词。<br /> 在中国,还没有一部集子像《全唐诗》这样辑录如此多的诗歌和作者。但是由于内容浩繁,编纂时间比较仓促,书中误收、漏收、重复,以及张冠李戴、次序混乱、考证粗疏等问题较多。尽管存在不少欠缺,《全唐诗》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唐诗总集,并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br /><br /></h1><h1> 诗选<br /></h1><h1> 诗选是指选录一人或多人诗作而成的集子,与"总集"相对。从古至今,诗歌选集可谓汗牛充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从个人诗作中选录的集子,如清代陈文述《颐道堂诗选》;一类是从多人诗作中选录的集子,如宋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清代陈吁《宋十五家诗选》、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等;一类是别集性质的选本,如近代冯至所编《杜甫诗选》、当代周汝昌所编《范成大诗选》等。</h1><h1> 众所周知,唐代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灿烂。据记载,活跃在唐代诗坛上的诗人就有两千多位,传下来的诗篇多达五万首。为了方便阅读,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人编辑唐诗选集,关于唐诗的选集更是多不胜数。著名的有唐代元结编的《箧中集》、殷瑶编的《河岳英灵集》;宋代王安石编的《唐百家诗选》;金代元好问编的《唐诗鼓吹》;元代方回编的《瀛奎律髓》;明代的《唐诗品汇》;清代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载》等等。在关于诗歌的选集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唐诗三百首》。</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