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红楼梦》及其他之——趣话“茄鲞”的炮制与“四风”蔓延

王宇明

<h3>  题记:《红楼梦》是一座“富矿”。就“茄鲞”这块矿料,此前,笔者曾以《小茄鲞的大意境》为题,撰文阐述了其中的寓意与作用,然觉意犹未尽,这里,联系现实,再写《趣话“茄鲞”的炮制与“四风”蔓延》,揭示“茄鲞”与“四风”之间“风、马、牛”相及的关系。开头的文字有些重复,望各位鉴谅。<br></h3><div><br></div><div> 茄鯗是《红楼梦》里最有名的一道菜肴,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特意吩咐王熙凤把茄鲞搛些给刘姥姥品尝。在该书第41回,作者曹雪芹以传神之笔生动地描述了刘姥姥品尝茄鲞时的情景:初尝,吃不出茄子味儿;细品,“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后来,听了王熙凤的介绍,才明白个中缘由,“怪道这个味儿”。</div><div><br></div><div> 古人烹饪,讲究“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贾府的茄鲞,外人吃不出茄子味儿来,其奥秘全在烹饪。根据书中王熙凤的讲解,贾府对制作茄鲞极为讲究,至少有四道工序不容忽视,令人叹为观止:一是做减法。将“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去掉瓤儿和籽,只取净肉,这无疑会使茄子的原味大减。二是做加法。选“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作辅料,与之相拌混,这又会使异味大增。三是精心炮制。将主辅料俱切成碎钉子,先用鸡油炸了,再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使之充分入味。四是密封。将做好的茄鲞,“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子拌着吃。</div><div><br></div><div> 《红楼梦》传世以后,许多人羡慕书中贵族生活的讲究。为了满足普通大众对红楼豪门贵族生活的体验,招徕顾客,不少商家试图开发“红楼宴”。尽管好的文学艺术不易复制,但其中也不乏有成就者。</div><div><br></div><div> 有人撰文说,民国年间,京城最聚人气儿的馆子莫过于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了。“来今雨”源自诗圣杜甫《秋述》的诗前小序。原话是“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新雨不来”。后人把旧雨、今雨比做旧友、新友。于是,来今雨轩便有了新、老朋友相聚的吉祥寓意。说起来今雨轩,字号可不软。1915年开业,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给题的字。后来,著名的佛教人士赵朴初又给题了块新匾挂上了。因而,来这儿的主大都是名流、志士。新中国成立后,来今雨轩收归国营。从80年代开始,该店就成立研制小组,专门挖掘红楼菜。到如今,这家百年老字号依然春风得意,原因就是他们历经多年的苦心钻研,将曹雪芹笔下飘香200余年的红楼肴馔摆上了现代人的餐桌。而茄鲞又因书中浓墨重彩的描述,主料、辅料、调料交代详备,刀工、火工、调油陈述分明,成为店里重点推出的招牌菜,备受海内外顾客青睐,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名菜”。</div><div><br></div><div> 茄鲞出之有典,文化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商家潜心开发,这是意料中的事,不足为怪。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政界亦有人热衷于此道,并不遗余力地创造出一系列的官场“茄鲞”新产品来,真乃“奇葩”。</div><div><br></div><div>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树倒根在,有些还“与时俱进”,换了新马甲、穿上了隐身衣。如: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地方单位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在项目建设方面,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些就好比是“茄鲞”制作中的“刨皮法”:刻意将工作中不平衡、不到位、不体面的原貌掩去,精心打造有限的“亮点”、“盆景”,呈奉上级,邀功请赏。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在工作实效方面,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这些就好比是“茄鲞”制作中的加“辅料”和“调料”:没的说有、有的说好、好的说全,用子无虚有的假政绩蒙骗上级,迎合领导胃口。在改进会风文风方面,有的地方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在服务群众方面,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在履职担当方面,有人热衷于签订“责任状”、请示汇报,变“履责”为“推责”。这些就好比是“茄鲞”制作中的“炮制”:表面动作多多、程序到堂,实际全是糊弄人的花拳绣腿。在公开公示方面,一些地方单位不作为、少作为、慢作为,被动应付;在接受监督方面,不主动、不真心、不全面,虚如如委蛇。这些就好比是“茄鲞”制作中的“密封”:剥夺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评价权,害怕监督、曝光。</div><div><br></div><div> 上述种种乱作为、假作为、不作为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像挡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中间的一堵墙,使政策执行出现“两种温度”:上级温度高、力度大,到了基层便层层递减;政策效应产生“两种感受”:政府部门自我感觉良好,老百姓的实际获得感和认同度却很低。长此以往,损害的必然是党群关系,影响的必然是事业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div><div><br></div><div> “四风”问题表现于外,但根子在内,其实质是官本位思想、扭曲的群众观和政绩观作怪。当前,落实总书记指示,要重在坚持“两手抓”:一是抓“关键少数”。只有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认清“四风”的危害,自觉起来抵制官场“茄鲞”,制售者才不会有市场。二是抓“大环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让人民群众起来监督政府和各级官员,参与“四风”整治,官场“茄鲞”便无处遁形。</div><div><br></div><div> 作者简介</div><div> 王宇明:浠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创作小小说和杂文。已在《湖北日报》、《飞天》、小小说《百花园》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流云琢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