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小学开展3月语文主题式课例研究展示活动

excited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三月的春风,带来了蓬勃生机。</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三月的城北,吹响了新的号角。</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城北人在新的季节开始了新的征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城北小学在3月20日到22日开展了语文主题式课例研究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根据不同学段的需求和问题,制定了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学有所思,问有所得,使生长课堂发展得更加全面。</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本次语文课例研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教学语言,都是执教者和年级组团队在紧张的日常教学之余,挤出时间,历经四五次尝试,五六次研讨,六七次乃至更多时间的修改而完成。他们精益求精,千锤百炼,打造出一堂堂精品课。每一个问题,每一次合作,都渗透着执教者和团队们的心血与智慧。</h3> <h3>  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识字和阅读?这是本次低年级课例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杨天菊老师在执教《树和喜鹊》过程中以朗读作为突破口,培养语感。本课通过多种朗读手段理清了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接着把关键词放入文中的语境去感受孤单,再联系生活,加深对"邻居"的理解,明白了快乐的意义。执教者在阅读中因势利导,随文识字,用口诀记住结构和偏旁,在比较中加深对"AABB"词语的理解,最后把识字和阅读两条线汇聚在儿歌中。</h3> <h3>  陈春莲老师在《耳朵上的绿星星》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完成了低段识字教学。首先通过字源法,和学生一起观察古文字"帽"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熟悉书写要点。接着,从孩子们生活语境出发,理解了生字"戴"的含义和用法。对于重要有难度的汉字,教师把书写示范和评价结合起来,让学习过程有趣而完整。本课还成功地塑造了语境,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松鼠的善良,感受文字对情感传递的作用,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h3> <h3>  很多执教者对《美丽的小兴安岭》做出了不同的阐释,为何不让这篇文质兼美的经典去启发学生写作呢?任莉老师就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先在老师引导下找出小兴安岭在夏天的特点,然后总结出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加深体会,最后学以致用,开展小练笔。孩子们学会了用恰当的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实现了课堂的生长。这样就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克服了畏难情绪。学生也有话可说,有字可写,有情可诉。</h3> <h3>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会质疑就是孩子们走向独立思考的开始。刘建英老师在《飞檐走壁的虎将》一课中鼓励学生去质疑,从而引发思考再去发现,去解决。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却让学生合作起来,讨论壁虎的特点,思考起来,画出清晰的思维导图;说出来,孩子们进行了精彩的汇报,转换人称介绍壁虎;写起来,让学生用好结构抓特点。这些都丰富了课堂的内涵。</h3> <h3>  如何提高高段学生备学的有效性?周成群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本课教学中,备学单和课堂内容在设计上前后衔接,互相呼应。在预习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在课前生成质疑,在课堂中收集和解惑,进而慢慢走进孩子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把握好小女孩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与小女孩产生共鸣,并体验了以幻想写人物心理的写法,轻松学会表达。</h3> <h3>  曹廷惠老师在执教《翻越大雪山》中带领同学们翻越了环境描写这座"大雪山"。</h3><h3> 他们通过"读"、"想"、"悟"、"议"翻越了第一个制高点理解环境描写。课堂上各小组之间互帮互助,一起思考,共同感受,把文字转化为环境画面,再把画面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体会到关键词对于塑造环境的表现力。接着,他们翻过了"练"这个制高点,以景写我心,一片片妙笔生花之作绽开在课堂之上,再通过系统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进步指明方向。</h3> <h3>  在整个过程中,各个教研组的成员都进行了精心地准备,认真地学习,全程参与,效果显著。本次课例研究活动围绕"思问课堂"的"六段七善","六环四步备学"模式,结合生长课堂"学教练"教学,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生长课题"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养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