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几天孩子的班主任孙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发豆芽,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也跟随孩子们的脚步进行了观察和学习。</h3><h3> </h3> <h3> 大自然是神奇的,可以让豆子变成豆芽,可以让豆子变成更多的豆子,随我一起来看看吧,看看我眼中豆子和你眼中的豆子有什么不同?</h3> <h3> 首先说豆芽,大家眼中的豆芽,一般都是这样模样这个印象的。但是,眼前的豆芽应该不是好豆芽,不是完整的豆芽。</h3> <h3> 对,讲课的过程中,细心的小朋友已经看出来了,这个豆芽没有根。</h3> <h3> 完整的豆芽应该是根茎叶都有的。如果豆瓣变成了绿色,是因为有了光照。</h3> <h3>这个完整的豆芽(绿豆芽)的图片,大家是不是很少把根和茎区分开的?</h3> <h3> 好了,为了弄清楚豆子发芽的过程,及豆子变成更多豆子的过程,我们以黄豆为例,来揭开自然界的神秘面纱吧!</h3> <h3> 这个是大豆的放大图片,平时很少看的这么清楚。豆子上面的疤痕部位,老百姓叫它豆嘴,就是豆子的嘴。</h3> <h3> 下面开启思维模式,在你继续阅读这个每篇之前,想一下,这个豆嘴的作用是什么呢?所谓存在即合理,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疤痕形状的豆嘴,必然有它的作用啊!</h3> <h3> 这个是豆子结构图,这是看了豆嘴的学名“种脐”,想必已经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了。</h3> <h3> 种脐是黄豆的脐带,是黄豆在豆荚里面生长的过程中吸收营养的部位。这个部位原本有一个纤维状的东西和豆荚连在一起,通过豆荚吸收来自根部和叶面收集的养分。储存足够的能量,才好作为种子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h3><h3> 但是,整个豆子作为一个整体种子,胚芽胚轴培根部分决定了下一代的豆子长出来什么样子,而豆瓣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营养的地方,为了豆子播种时最开始的时期的成长提供养分的。</h3><h3> 豆子的皮,主要是用来保护整个种子的。完整的豆皮虽然不厚,但是非常致密,很少有人想到豆嘴的旁边还有一个种孔,一个让种子可以呼吸的孔,因为豆子本身很小,所以种孔更小,基本上没有人注意到。</h3> <h3> 先说发豆芽,发豆芽的第一步就是先用温水(不能温度太高)或者凉水将豆子浸泡12-24小时,待豆子吸收水分膨胀变大,豆皮变得宽松,然后倒掉水分。</h3> <h3> 在某个容器的下面铺上一层湿布,把泡好的豆子均匀的撒在湿布上面,然后上面再盖两三层湿布或者吸有水分的纱布。整个发豆芽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种子见光,见光后会变绿,不见光长出来的豆芽是白嫩的。</h3> <h3> 记得每天给湿布淋两三次水,绕湿布保持水分,这个时候豆子既可以吸收水分,又不会因为浸泡在水里而无法呼吸。</h3> <h3> 再有一两天就开始长出白嫩的“豆芽”了。其实这个时候长出来的是种子的根,是一个渐渐变细的形状。正常的土壤里面种下的豆子,这个部位是往下长的。</h3> <h3>这个动画很好的阐述了种子发芽的最开始的部分,埋在土壤里面的种子,最先发出来的是根,一直往下扎根,等根扎稳了,然后开始往上长,再长就是茎的部分了。这个动画和黄豆真实生长稍微有点不同。</h3> <h3> 这个视频很好的描述了豆芽扎根及往上托举豆瓣的过程。</h3> <h3> 大家可以看到,前面尖尖的部分是根,本应该扎在土壤里面的根,中间粗细均匀的白色部分就茎了。再有两三天豆芽就长成了。</h3> <h3> 这就是长出来的豆芽。</h3> <h3> 那么,埋在土壤里面的豆子是什么情况呢?</h3> <h3> 这一张图很好的说明了豆子在土壤里面的几个过程。豆瓣就是图片上面豆苗最下面的两个小叶子,当豆瓣的营养杯豆苗完全吸收之后,就会慢慢的脱落了。</h3> <h3> 这个是慢录快放的视频,注意观察种子喜光的特性,叶子会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h3> <h3> 这个是播种大约一个月左右的豆苗,长势喜人。</h3> <h3> 豆苗越长越高</h3> <h3> 豆苗长到足够高度之后就不会再往上长了,下一步就是“”开花结果。</h3> <h3> 相信很多人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么漂亮的豆花。</h3> <h3> 这就是大家都吃过的毛豆,所谓毛豆就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豆子。里面的豆粒有一个脐带一样的东西和豆荚连着,吸收营养储存能量。</h3> <h3>收获的季节,一粒大豆变成了很多的大豆。</h3> <h3> 这个是绿豆芽的发芽过程。大家可以看一看,发芽的初期,小芽是从哪个部位率先突破种子那层外皮的呢?</h3> <h3> 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观察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是不是很多细节平时没有观察到呢?</h3> <h3>优秀的家庭,总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h3>